问:如何做好现场督导工作?
回答:1.要求
1.1术语“现场监理”是指工程监理机构对工程关键部位或者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实施的监理活动。
1.2工程监理机构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建设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现场监理的重点部位、重点工序,安排监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理,并及时做好现场监理记录。现场监理记录应按本规范表A.0.6的要求填写。
1.3工程监理机构应当将影响工程主体结构安全、竣工后无法检验质量或者返工会造成重大损失的部位和施工工序确定为现场监理的重点部位和重点工序。
2. 待命依据
2.1《房屋建筑工程现场监理管理办法(试行)》为建监[2002]189号文件。
2.2经批准的监理计划及施工组织设计。
2.3 相关规范。
3. 边线内容
3.1 关键部件
3.1.1基础工程。
3.1.2 主要结构。
3.2 关键流程
3.2.1基础工程包括:土方回填、钻孔灌注桩浇筑、地下连续墙、土钉墙、后浇带等结构混凝土浇筑、防水混凝土浇筑、防水膜层细部结构处理、钢结构安装。
3.2.2主体结构工程包括:梁柱节点隐筋处理、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预制结构安装、钢结构安装、网架结构安装、索膜安装。
4. 监察程序
4.1工程监理单位应编制《现场监理计划》,明确现场监理范围、内容、程序和人员职责。现场监理计划的编制程序应按照监理实施规则和程序进行,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参加。
4.2现场监理计划应一份送交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一份送交项目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4.3施工企业应当按照监理企业制定的现场监理计划,对需要现场监理的重点部位、关键工序施工前24小时,以书面形式通知监理企业派驻施工现场的工程监理机构。
4.4工程监理机构应安排现场监理人员按照现场监理计划实施现场监理,并及时处理或报告其职责范围内出现的问题。
4.5现场监理在总监理工程师指导下由现场监理人员实施。
5. 监察组的职责
5.1检查施工单位现场质检人员是否到岗,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施工机具、建筑材料是否备齐。
5.2监督现场重点部位、重点工序的施工和施工方案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执行情况。
5.3 检查进场建筑材料、建筑构件、设备及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检验报告,并监督施工企业到现场检验或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复检。
5.4 做好现场监理记录和监理日记,保存现场监理原始资料。
6 现场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6.1未尽职。现场监理人员未尽职到场,未对需要检查的内容进行检测。例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未检测坍落度。如果坍落度不符合要求,将影响当天的外观质量。例如,未留相同条件下的试块,这将给混凝土强度的判定带来困难。
6.2问题处理不及时。现场监理人员对现场质量风险处理不及时,如悬臂板钢筋位置不准确造成质量风险。
6.3 督导或记录内容缺失。
6.3.1 监测内容缺少主体结构的关键工序梁柱节点隐蔽加固工序。
6.3.2现场监理人员未及时填写《现场监理记录》或填写不完整,如未记录冬季施工时的天气温度,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导致质量问题分析缺乏客观条件,不准确。
6.4现场监理计划编制程序不到位,监理单位编制计划后,未按要求送交相关单位,而是束之高阁,加之部分图纸拖延,未根据现场进度进行修改,使得现场监理计划编制缺乏针对性。
6.5 扩大现场监理范围。例如,业主要求对预应力管桩施工进行现场监理,并要求对每条焊缝进行拍照存档。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毕竟对每条焊缝进行拍照来检测桩基的完整性和承载力并不容易,而且会给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带来负面情绪,其实不利于监理工作的开展。再如,屋面防水也进行现场监理。
6.6 对策建议
6.6.1现场督导人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照现场检查的有关内容进行工作,不得将现场工作流于形式。
6.6.2 总监理工程师可不定期对现场监理记录进行抽查钢结构旁站监理纪录,提前发现问题钢结构旁站监理纪录,并尽快纠正。
6.6.3 监理单位应提高现场监理人员的技术素质,使其在现场监理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尽量解决,或及时向总监理工程师报告,以免留下质量风险。
6.6.4监理单位必须严格按照监理程序进行,及时将《现场监理计划》报送相关单位,使参与各方了解现场监理的程序和内容,也有利于现场监理工作的实施。
6.6.5监理单位应尽可能多与业主单位沟通,落实相关文件的要求,不给监理人员增加额外的工作,让他们的精力用在实际的监理工作上。
7. 现场录音
应该具体指定什么时间?
8. 站内仪表
如果有不恰当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担当作为,发挥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