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项目部署概要
1.超高层建筑施工部署如何安排
施工部署包括施工顺序、流程划分、塔吊选择、施工电梯布置等多个方面,在施工顺序上,应先布置塔楼,后布置裙房,在场地较小的前提下,为便于平面布置,裙房地下室应采用逆向施工方法。
在流程分割方面,对于刚构钢柱与普通现浇楼板的框剪结构,楼板与剪力墙是同时分层施工的,因此可按标准层结构统一分割。对于墙体-外框钢柱组合楼板的框剪结构,宜按先核心筒、后外框的流水线施工顺序组织施工,各子工程的施工顺序为:核心筒刚构钢柱-核心筒剪力墙-筒外框钢柱-钢框架梁-楼板施工,每道工序相隔3层。
在塔吊选型中,钢构件的截面尺寸和结构布置是关键控制因素。选择塔吊,首先要确定构件的划分。构件的划分考虑3点:
a.分段后构件数量(即吊装次数)对工期或与其他工序时间匹配的影响
b.分段后焊接量增加,增加钢结构安装成本
c.运输车辆的长度限制及场地限制。这些问题确定后,即可初步选定塔吊型号。另外还必须考虑塔吊在高空处吊运重型构件时的容绳量,容绳量不足将导致塔吊无法在高倍率下作业外框筒钢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受温度影响非常,严重影响起重量。
在施工电梯布置方面,超高层工程交叉作业较多,主体结构、砌体、装修等会同时施工,因此对电梯的需求较大,虽然没有必要将电梯直接布置在核心筒内核心筒工作面,但如果全部布置在建筑外安装电梯,会影响幕墙施工进度,所以最好同时布置在建筑内外,按高区、低区或停层进行区分。电梯应扎根地下室,这样可以解决电梯减震器的高度影响,方便材料装卸外框筒钢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受温度影响非常,但未封闭的地下室应做好排水。
另外,无论采用何种部署,核心筒内的楼梯都必须逐层跟进,保持其作为火灾逃生通道的畅通。
2、各个施工工序应该在什么时候插入?
工序的交织、穿插,与一般高层项目的建设并无太大区别。
2.混凝土施工
1、超厚核心筒墙高标号混凝土裂缝控制要点是什么?
a.适当的水灰比控制裂缝;
b.适当的外加剂保证泵送,并对每车进行坍落度、膨胀度、模具温度测试;
c.固化过程中注意保温,建议使用导热系数低的木模。
2、超高层泵送混凝土施工中泵车、泵管、截止阀的选择与布置如何考虑?
泵车应选用料斗容量小但输送压力大的机型;泵管应选用专用高压泵管,为了节省成本,低层施工时可省去高压泵管,只用普通泵管,当输送高度达到一定高度时,可改用高压泵管;正负零位设置截止阀,每30层设置防回流冲击弯头。
3、高性能混凝土的泵送性能及外加剂如何控制?
坍落度和铺展度是衡量混凝土流动性和和易性的指标,我个人认为坍落度应在220mm以上,铺展度应在600mm以上。外加剂是适量的减水剂,目的是提高流动性。
4、钢管混凝土浇筑方案是怎样的?
钢管混凝土有压力灌浆和塔吊灌浆两种选择。压力灌浆施工工艺复杂,但灌浆速度快,质量能保证,适用于单根截面较小,根数较多的工程。塔吊料斗施工简单,但危险性较大,质量难以保证,占用塔吊,适用于单根截面较大,根数较少的场合。总体来说,还是压力灌浆优越。
3. 模板及支撑系统
1、使用铝模的优缺点、注意事项及劳务承包方式有哪些?
优点:施工速度快、成型质量好、周转次数多、损耗小、支撑体系简单;
缺点:一次性投资较大、不适用于高标号混凝土的保温及养护裂缝控制。
铝模板适用于标准层结构简单、标高变化不大、特殊功能室少的场合,由专业队伍做,单独分包。
2、爬模施工时应注意哪些要点及承包方法?
首要的是防止高处坠物,其他注意事项有:操作平台的设计及安全考虑、爬升装置的维护、爬升轨道的防变形及余量的考虑、采用变截面爬升或斜爬升、爬锥位置的计算、爬锥的预埋及支架的拆除等。
承包方式采用劳务为主施工,爬升模板厂家技术指导。
4.钢结构
1、复杂钢结构构件深化设计;钢筋与钢结构连接节点优化方案;水平钢结构与混凝土核心筒连接节点优化方案?
复杂钢结构构件的深化设计除考虑各节重量、安装标高、吊装措施、焊接措施、螺栓和防腐层是在工厂施工还是在现场施工等因素外,主要应考虑钢筋与构件的相交及箍筋的绑扎,为简化节点的绑扎,经设计院同意,可采用下列方法处理节点:设置供钢筋穿过的孔洞、焊接套筒或连接钢板与受力钢筋形成连接、在构件上焊接带状钢筋等,孔洞内的钢板与非受力钢筋形成钩形连接,不需焊接。
2、控制混凝土核心管与外框架钢柱变形差异的要点是什么?
对于确实需要控制变形差异的工程,应事先对变形进行模拟计算,然后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实际测量来验证预测值的有效性,并对后期施工进行适当的调整。由于结构的竖向变形在高度上并不是均匀分布的。
3、悬臂桁架、环臂桁架的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有哪些?
在适当的位置搭拱,从下到上、从固定端到非固定端的逐块施工顺序,能起支撑作用的结构跟进,合理的焊接顺序和工艺,减少焊接应力,临时支撑结构的卸载时间,空间定位测量的准确性。
4、钢板墙体施工控制要点有哪些?
钢板墙吊装垂直度控制是施工控制重点,由于钢板墙的挡墙作用,给墙体模板对线材的精确定位、墙体箍筋的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5.大型机械
1、选择动臂塔机及混凝土布料杆有哪些优化及注意事项?
动臂塔机:钢构件的截面尺寸和结构布置是塔机选型的关键控制因素。选择塔机,首先要确定构件的划分。构件的划分应考虑3点:
a.分段后构件数量(即吊装次数)对工期或与其他工序时间匹配的影响
b.分段后焊接量增加,增加钢结构安装成本
c.运输车辆的长度限制及场地限制。这些问题确定后,即可初步选定塔吊型号。另外还必须考虑塔吊在高空处吊运重型构件时的容绳量,容绳量不足将导致塔吊无法在高倍率下作业,严重影响起重量。
布置位置:当钢构件数量不多,且核心管壁厚能提供足够的承载力时,可在核心管内布置大型塔吊,在核心管外布置较小的塔吊;当钢构件数量较多,吊装次数较多的情况下,应在核心管周围布置塔吊。布置在核心管内时,采用钢支架加简支梁形式的附墙体系,布置在核心管外时,采用外悬臂加三角支撑的附墙体系。
液压混凝土布料杆选型,根据标准楼面面积或水流断面积确定布料杆的覆盖面积和臂长。液压混凝土布料杆对底座会产生较大的弯矩,底座有两种形式:4腿式当布料杆安装在坚实的混凝土楼板上或稳定的爬升模板系统上时,可采用4腿式;其它情况下,应附在配套的垂直钢结构上,并通过与2、3层楼板固定。
2、施工升降机的选择与布置要点有哪些?
超高层工程交叉作业较多,主体结构、砌体、装修等会同时施工,因此对电梯的需求较大,虽然没有必要将电梯直接布置在核心筒内核心筒工作面,但如果全部布置在建筑外,也会影响幕墙施工进度,所以最好同时布置在建筑内外,并以高区、低区或停层进行区分。电梯应扎根地下室,这样可以解决电梯减震器的高度影响,方便装卸,但应做好未围护地下室的排水工作。
6. 绿色建筑与 BIM
1、超高层建筑如何进行绿色施工?
在项目规划前期,我们会考虑绿色施工相关内容,制定绿色施工实施方案,深入挖掘四节一环的每一个环节,如废水、自然水的收集、处理及回用、物料周转及使用、垃圾倾倒、处理及回用、环境影响等。对超标化工废弃物的专门处理,需要制定专项规划、专项资金。
2. BIM技术在项目中如何应用,取得了哪些成果?
所有项目在钢结构深化、机电安装、立面安装等都采用了BIM技术,效果明显,每个项目都是技术部有专人负责实施,没有外包,可以说迈出了一大步。
七、其他事项
1.超高层建筑测量误差如何控制及测量仪器的配置要求
根据施工经验,超高层建筑的测量施工难度不大,首先要保证测量平台,与楼层墙体同时施工的楼梯休息平台是不错的选择。配备铅垂线(控制点的垂直传输)、经纬仪(楼层控制线的勘测)、全站仪(外框钢结构勘测)、水准仪(高程控制),对各仪器的精度没有特殊要求,与普通高层施工一致,值得注意的是GPS无法提供很高的精度和稳定性,所以不建议使用。
2、有工程总承包管理经验吗?
对于项目部分包,通过经济手段加强管理,对方服从项目部的管理;对于自有分包,钢构件加工、安装单独承包,爬升模板、铝模板、普通模板单独承包。
3、冷却水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
长沙国金中心项目采用大容量混凝土冷却水系统,具体为在基础两侧布置高位进水管和低位出水管,进出水管间设置S型连通支管,间距3米,管径150mm,当混凝土升温、内部温度达到75℃时开始注水。
4、经查阅网上资料,感觉本项目冷凝水设计有两点不恰当:
1、最好采用上、中、下三套独立的循环水系统,因为混凝土内部温度会随着深度不同而变化,峰值区域会逐渐向上移动,这样根据实际测量的混凝土内部温度更容易控制,每层循环水量控制内部温差;
2、如果采用S型支管,个人认为进水口与出水口应该具有互相转换的功能,也就是由于循环水带来的传热作用,当下部混凝土温度高时,应采用低进水口,而当上部混凝土温度高时,则采用高进水口,有利于减少混凝土内部的温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