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梁碳纤维加固后裂缝和挠度计算规范解读

   日期:2024-08-1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12    
核心提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工程应用技术标准》5.2.11条给出了加固后增加挠度的计算方法,其计算方法就更加简单了,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一致的,区别就是要把碳纤维的面积代换为钢筋面积来计算,规范给出了代换的公式:(2)粘钢加固也缺少裂缝和挠度计算方法,能否参照碳纤维的计算方法?

01 简介

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抗剪承载力计算可以按照《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进行,但该规范并没有列出裂缝、挠度如何计算,导致很多朋友不知道具体该怎么算,其实在另一篇规范中已经给出了详细的计算方法。

本规范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工程应用技术标准》,当前最新版本为50608-2020。

02裂缝宽度计算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工程应用技术标准》第5.2.10条给出了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其计算原理其实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一样的钢结构挠度检测,只是考虑了碳纤维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用面积等效法来近似。

03 挠度计算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工程应用技术标准》第5.2.11条给出了加固后挠度增加的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比较简便,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一致。不同之处在于计算时必须将碳纤维的面积代入钢筋面积中。规范给出了代入的公式:

虽然规范提供了裂缝和挠度的计算方法,但相信很多朋友可能还存在以下疑问:

(1)对于碳纤维与粘钢加固,如果加固后的裂缝与挠度计算均通过,且进行了抗剪加固,保证结构不发生剥离破坏钢结构挠度检测,是否可以超过40%的限值?

(2)粘钢加固也缺乏裂缝和挠度的计算方法,碳纤维的计算方法能否作为参考?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