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晚,由五野钢构参与打造的国内首座多场景人行天桥——“交子环”景观桥进行亮灯试运行,这座成都金融城的吸睛新地标在夜晚迎来了“交子环”景观桥,以宋代在成都诞生的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为设计蓝本,一项延续千年的文化传承,正在成都绽放出绚丽的光芒……
“钢掌”托起千吨“饺子”
“交子环”景观桥位于成都南部,与天府国际金融中心218米高双塔及众多超高层建筑共同构成“一环双塔”新格局。造型尤为耀眼——桥梁内径90米,外径110米。桥梁外部采用钢结构,最大程度还原了北宋交子钞的铜钱纹饰和柔美质感。
一张交子钞票仅重几克,但交子环景大桥总重量却达3500吨。五冶钢构承担了该景区大桥的钢结构施工。据悉,钢结构是整个建设过程中技术含量最高、难度最大的部分,建设过程中,该大桥的“姐妹桥”、闻名全国的“网红”成都五岔子大桥,五冶钢构研发了“空间异形曲线钢箱梁桥施工技术”,如今这项技术已得到升级再利用。
交子环横跨益州大道与交子大道交汇处,此处车流密集,作业空间有限。为攻克空间钢箱梁在复杂地形下的测量和控制难点,采用四根“V”型腿斜柱钢结构景观桥,让钢箱梁如掌中之物般稳固,整座桥梁支撑稳定,显得轻盈如一张钞票。“大型‘V’型腿的深化和制造,复杂异型双曲构件的空中翻转……越是挑战,我们越有干劲,品牌就是在这场硬仗中锤炼出来的。”五冶钢构总工程师蒋友荣说。
“机器人”打造“好看”的桥梁
因高颜值而爆红的“交子环”景观桥,由结构环、交通环、风雨环廊三部分组成,桥面宽10米、周长300米的桥面将集交通、休闲、演艺、体育等场景于一体,是全国首座多场景共存的步行桥。
在钢结构制作安装阶段,五冶钢结构利用3D数字模型、焊接机器人模拟焊接过程,反复验证准确性和经济性,发明了多套加工扭面构件的专用模具钢结构景观桥,确保加工精度和位置尺寸,确保整座桥梁呈现出交子钞上典雅优美的铜币图案。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了“钢箱梁生产加工模块化标高调整工装平台及调整方法”、“一种不同半轴尺寸的椭圆弧形钢板结构用压模”等15项相关专利。
此外,针对项目地处车流繁忙地段、施工时间紧迫等客观原因,项目组积极修改施工方案、优化施工工艺,吹响抢工“号角”:仅用一天时间,近百人的专业队伍和4台350吨级汽车吊进场;仅用三天时间,路口四座主干道跨度全部吊装合拢;经过七个夜晚的奋战,300多米环形不规则景观长廊吊装合拢完成;一周时间内,近1500米厚板焊缝焊接完毕、检验合格……用五叶速度,为城市地标保驾护航。
从一块货币到世界级的公园式商圈,交子环景桥以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建筑美学,构筑了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交叉融合的“新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