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杭州的一对建筑师夫妇,
在狭窄的开口、长长的深度里,
在一间可使用面积仅有40平米的“破房子”里,
地板被挖空,形成一个房中房。
下班后释放内心的压力。
济南家庭主妇丹子和丈夫,
我亲自设计了我女儿的学区房。
利用3.75米的层高,
两间卧室悬挂在面积仅有76平方米的房屋上方。
建筑师李亚伟离开了她的祖母
北京二环附近一套80平米的老旧公寓。
改造成了令所有朋友羡慕不已的新“豪宅”。
为了配合窗外繁忙的二环路风景,
她和她的丈夫建造了一座美丽的螺旋楼梯。
客厅布置得像一个展览馆。
周末邀请不同的朋友聚会。
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
凭借自己的能力,
按自己的兴趣去生活。
这对这些小户型居民来说,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责任编辑:张翔宇
今年,建筑师李亚伟暂时离开生活、工作了10年的法国巴黎,决定回到北京发展。
因为疫情原因,丈夫留在法国处理一些工作,两个孩子暂时住在西安的奶奶家北京钢结构拆除,李亚伟干脆利用这个时间差,把丈夫奶奶在二环路留下的一间小房子装修了一下。
两人拿出仅有的十几万积蓄,把这间仅有80平米的破旧小户型装修成了小户型loft装修的典范。
这个小区虽然比较老旧,但是很人性化,很有生活气息。房子在顶楼,六楼。她走上漆黑的楼梯,打开门,明亮开阔的视野让她很惊喜。
往左边看,是古老的城墙和护城河;往右边看,是北京现代繁华的CBD摩天大楼;正中间,因为靠近北京站,不时有绿皮火车经过,仿佛连接着过去和现在。好迷人啊!
小户型最怕的就是压抑感,李亚伟通过挑高的空间设计,将开阔感充分释放,其余部分简化:墙面刷成白色,地面采用自流平水泥,营造出自然纯粹的工业风。
现在的旋转楼梯是正对着玄关的,进门就可以上楼,不会影响到客厅、餐厅休息的人,建了这个楼梯之后,客厅面积变大了。
李亚伟把照片发到网上后,不少人都说自家的旋转楼梯是“豪宅标准”,甚至有人不相信只花了三四万。其实,制作过程并不复杂,先用钢架定型,再加木板,最后刷上灰泥、刷上白灰。
整套房子的装修花费了约18万元,李亚伟觉得,装修成本低的秘诀就是找到房子的特点,然后将其无限凸显、放大。
这套房子最大的优势就是景观,所以把阳台做成了可以完全打开的落地玻璃门,可以近距离欣赏风景,仿佛融入了城市的喧嚣,这是很难得的美妙体验。
这对夫妇的设计效果图
靠近马路的缺点就是噪音大,所以选择了加厚双层玻璃隔音,卧室朝北靠近小区,睡眠不会受到影响。
它的第二个优势是Loft结构,经过改造后,二楼近30平米,被打造成独立的儿童空间,包括一间卧室、一个游戏室。
保持空间的完整性,让琐碎的元素尽可能的消失,这样就会看起来令人耳目一新。
比如选择无框门,可以从内侧推开也可以从外侧推开,就不需要门把手了。每一扇门都是纯白色的,在空间里隐形,几乎没有存在感。
装修完成后,大家都说这套房子的客厅就像画廊,适合做小型展览,其实这是一种有趣的“客厅文化”。
回国后,李亚伟发现这种文化在北京也开始流行起来。很多聚会从餐厅搬到了彼此家里,私人家里也有了作为展示的空间。疫情进一步推动了这种趋势。
打造好的客厅文化,需要在装修时多考虑陈列展示功能。当时,她特意让工人焊上了两排9米多长的铸铁板,从客厅一直延伸到餐厅。
上面摆放着我收藏的器皿,按照其特点进行摆放,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客厅的装饰。
卧室门口摆放着一把来自印度的老虎椅,每个来访的人都会想坐上去。
旁边的装置原本是社区里丢弃的一根破木桩,朋友来访时提起,他用一些树枝缠在上面,做成了一个新的装置艺术,真的很合适。
李亚伟是一名狂热的烹饪爱好者,这次装修,她把厨房面积从原来的5平方米扩大到近10平方米。
厨房墙面铺贴小白砖,与客厅自然的工业风一致,这种白砖普通款只要几块钱一块北京钢结构拆除,但弧形款价格很贵,要60到100块钱一块。保证每一个边角都是圆润的,美观又安全。
工作台和厨房一样长,可以把食材摊开,烹饪各种菜肴。没有橱柜,所以所有东西都塞在工作台下面。炉灶隐藏在厨房的一个小角落里,正对着厨房。有窗户,每天做饭的时候可以欣赏风景。
很多人看到李亚伟在网上晒出的家居照片,都会质疑她,花了那么多钱买器皿,为什么不省下来买个大一点的房子呢?
“我们的想法是,量入为出,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生活,这样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幸福感。”
范九江与妻子翟翟在杭州共同经营一家建筑事务所,他们不仅是夫妻,更是工作伙伴。
此前他们住在工作室的二楼,住了久了发现会干扰楼下的工作室,加上看到隔壁住户被迫搬走后,夫妻俩决定不管工作室有多小,也要有自己的独立空间。
2017年底,他们在杭州西溪湿地附近买了一套二手房,但户型太差,开间窄,进深长,可用面积只有40平米,决定自己装修。
这套房子层高3.7米,建单层太浪费,建双层又不直,开发商把二楼两个卧室隔开,前后摆放两个小箱子,很是郁闷。
因为两人未来几年都没有生孩子的打算,能睡个好觉、养只猫、偶尔做点好吃的就已经足够了,所以想在这个3.7米的高度做一些好玩的事情。
整个房子建了一个“院子”
范九江夫妇俩特别喜欢中国传统的山水村落,第一步就是在家里建一个大院子,可以随时随地坐躺,看书、看电影,或者逗猫玩。
拆除所有非承重墙,在40平方米的区域内搭建了一个3.5米见方的大高架平台,平台底部做成储物空间,四周环绕着45厘米高的柜子。
改造后剖面图
院子建成后,其他一切都围绕着它来设计。首先,楼梯被扩大成一个有4个台阶的露台,每个台阶高45厘米。由于山丘不断上升,空间显得更长。整个深度可达8米以上。
顺着台阶来到“山顶”,山顶上有一个“山洞”,是新人休息的地方。
面对大窗户全开阔,躺在床上就能看到外面的自然风景,虽然层高只有1.6米,但感觉特别包裹,就像睡在室外的小阁楼里一样。
这些连续起伏的梯田,成了家里两只猫的游乐场,它们每天爬上爬下,玩得不亦乐乎。
庭院高度35厘米,用于储物;每级台阶高度45厘米,既可坐可靠;4级台阶总高度1.8米,除去楼板厚度就留给卧室了,正好1.6米高,不多不少。
房屋容积的六分之一用于储藏,除了大型桦木多层家具隐藏了近14立方米的储藏空间外,“山”的背后也有储藏空间。
现在储物区还有一半以上没有被填满,对于夫妻俩来说,很容易达到家里什么都没有的状态。
阳台也进行了改造,减少了外阳台的进深,放置了榻榻米,偶尔父母来探望的时候,可以拉起窗帘,在这里放一张单人床垫,这里就能变成一间小卧室了。
翟女士热爱烹饪美味佳肴,她希望家里的厨房应有尽有:双开门冰箱、烤箱、洗碗机、净水器等。
范九江在原来的厨房里做了一个拐弯,进门首先看到的就是厨房,而厨房的尽头并不直接通向院子,而是做了一个横向交通,在进院子之前向左拐弯。
两边还做了将近5米长的操作台面来放置这些大型电器,厨房完工之后,老婆非常满意。
夫妻俩平时就在家里闲逛,有时坐在台阶上,放下屏风,一起看电影,周末也会邀请一些朋友来家里喝下午茶,院子里能容纳一百多人,人很少。
范九江说:“对于我来说,这个空间已经超越了40平米的功能,它提供了很多使用的可能性,人多的时候可以舒服地用,人少的时候可以安静地用。”
这套房子使用面积只有76平米,位于济南市东部历下区,属于济南市教育区,每年都有很多人为了解决孩子上学的问题搬到这里居住。
2015年4月,女儿出生,济南家庭主妇丹子和丈夫决定拿出仅有的30万元积蓄,支付历下区一套学区房的首付,“这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房子虽然不大,但室内层高却有3.75米,丹子决定自己设计,除了一家三口和三只狗之外,还要满足偶尔来这里居住的祖父母的需求。
改造后平面图
丹子并没有选择把整个房子纵向一分为二,而是设计了两层钢结构,把两间卧室“悬”在空中,看上去就像是“悬浮”起来的。
改造之后,两室一厅的小房子变成了三室两厅的大空间,整个房子的面积扩大了一倍。
一楼左边是厨房和餐厅,后面是儿童房。
开放空间包含客厅、室内阳台、工作区、衣帽间,中间为卫生间和洗衣房,二楼为主卧、次卧、储藏室。
事实上,拿到房子的第二天,丹子就把除了承重墙以外的所有墙都拆了。
因为她有在公寓楼里建造阁楼的经验,所以她自己设计了二楼卧室的钢结构,光是设计就花了她半年的时间,而施工只用了两周时间。
夫妻俩自己购买了钢材,然后找到4S店做展示架的工人,让他们到自己家里进行切割、焊接,然后固定在墙面上。
采用错层设计,划分了8个主要功能区。
总层高3.75米,设计原则是“上下交替”,楼下是供人行走的场所,楼上基本作为储物使用。
钢结构一共有两套,一套是主卧,一套是次卧,还做了楼梯,钢结构外面贴了防腐木,最后贴了石膏板。
主卧剖面图
卧室下方层高设定为2.1米,足够正常行走;二楼利用高差,层高2.1米、1.5米,分别用于行走和睡眠,这样既能充分利用空间,又不会让人感觉压抑。
为了节省高度,没有买床,床是钢结构一体的,上面铺了榻榻米床垫,主卧大概6平米,次卧5平米,卧室只用来睡觉,专控使用。
丹子和丈夫是山东临沂人,两人大学毕业后一起在济南工作、结婚,2011年夫妻俩养了第一只狗,到现在已经养了8年,2012年又养了第二只、第三只……夫妻俩经常开玩笑说,按照女儿的年龄,她就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
自从买了这个房子之后,丹子的父亲就一直问:“为什么你们一直换小一点的房子呢?”但在装修完毕之后,当他真正来看这里的时候,他觉得住起来非常舒服,没有任何压迫感。
“我最喜欢这个家的一点是,每个人,哪怕是狗狗,都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我女儿现在上幼儿园,接下来还要上小学、初中……所以我们至少还要在这里住12年的时间。”
部分图片提供:久舍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