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钢结构厂房因具有安装方便、施工快捷等优点钢结构 地脚螺栓 定额,越来越得到普遍的应用,特别是轻钢结构厂房。
钢结构施工过程中,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地脚螺栓的预埋,因为预埋地脚螺栓的位置、标高是否正确,直接决定了整个厂房能否正常使用以及使用寿命。
以下是小编总结的大型钢结构厂房地脚螺栓预埋方法及偏差处理措施:
如何埋设地脚螺栓
锚栓的埋置方式按其与基础混凝土构造的关系,分为直埋式和后埋式。
直埋就是在浇注混凝土前将螺栓定位,在浇注混凝土后将螺栓埋入地下。
后埋就是在浇注混凝土时预留预埋螺栓的孔位,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将螺栓插入,进行第二次混凝土浇注。
直埋锚栓的优点是混凝土一次性浇注完成,混凝土强度均匀、整体性强,抗剪强度高;缺点是螺栓无固定支撑点,如果螺栓定位出现误差,处理相当麻烦。
后埋式锚栓的优点是锚栓支撑点可靠(已达到一定强度的基础混凝土),定位准确,不易出错;缺点是浇注后预留孔部分混凝土硬化收缩,容易使原混凝土间产生裂缝,降低整体抗剪强度,影响结构整体耐久性。现在普遍采用的是直埋式锚栓方法。
埋设地脚螺栓时,先根据螺栓的位置制作模具,为了准确定位,先确定基准位置,一般取柱子质心为定位点,根据柱子质心与螺栓的位置关系及螺栓直径,在模具上定位孔位,孔径比螺栓直径大2mm,模具比螺栓组外边距大50mm。为保证垂直度,可根据找平层厚度制作两块相同的模具,做成一定厚度的箱体。这样螺栓插入模具后钢结构 地脚螺栓 定额,就不会左右晃动。螺栓插入模具后,在上面拧上螺母固定,并可调节螺栓的预留高度。如图1所示:
图1 锚栓模具图
(注:D为螺栓孔径,d为螺栓直径,L为螺栓组螺栓间距,h与找平层厚度相同)
短柱模板支好后,应检查模板是否牢固。然后检查锚栓模具基点是否与柱子质心对齐。校正标高后,即可固定模具与短柱模板。然后用钢筋将螺栓与短柱钢筋可靠连接,防止钢筋移动。也可事先在螺栓下面焊上一根短钢筋,使短钢筋支撑在短柱基础混凝土上,防止螺栓发生竖向位移。螺栓加固完毕后,即可拆除模具,安装下一组锚栓。锚栓固定如图2所示:
图2 地脚螺栓固定示意图
(注:1.短柱基础混凝土 2.短柱主筋 3.短柱箍筋 4.地脚螺栓 5.地脚螺栓与短柱连接钢筋 6.螺栓连接钢筋 7.钢筋)
浇注混凝土前,必须将螺栓上部的丝杆、螺母涂上固体黄油,用塑料布包好,并用铁丝绑紧。浇注混凝土时,特别是泵送混凝土时,要避免因混凝土的挤压而使锚栓发生位移。混凝土泵管应避免直接浇注在锚栓上,尽量在锚栓及其周围30cm范围内采用人工铺设。使用振动棒时,在上述区域不要振动过于频繁。浇注混凝土时,施工人员必须加强对锚栓的监测,随时用水平仪、经纬仪对每组锚栓(特别是周围正在浇注混凝土的锚栓)进行复查,一旦发现偏差,应立即纠正。
地脚螺栓偏移处理措施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埋设大量的地脚螺栓,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图纸、测量、操作上的错误或失误,安装不严,或浇筑混凝土时受到冲击、震动等原因,经常会导致部分螺栓出现较大的偏差。
锚栓是连接上部结构与基础的重要构件,若埋置偏差过大,会产生过大的应力,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和使用寿命。一旦出现较大的偏差,应认真调整纠正。处理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螺栓直径和偏差大小确定,同时还要考虑结构类型、施工现场条件等因素。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处理方法。
(1)地脚螺栓平面位置偏差的处理
当螺栓中心与设计中心线偏差在10mm以内时,可调整柱底板螺栓孔位置或镗孔(切孔)进行调整,但要特别小心,避免损坏底座。
当螺栓直径在36mm以内,偏差距离小于1.5d时,一般采用热弯螺栓法。可在根部凿出深度为150~200mm的槽,用氧乙炔枪烘烤螺栓根部,使螺栓弯曲成S形(图3a)。热弯时应采用圆角过渡。弯曲部分应埋入混凝土,防止拐角处产生应力集中,因为锚栓弯曲或变形会使螺栓的工作应力比正常大几倍。加热温度应在700~800℃范围内,避免水冷,防止螺栓变脆。 若螺栓直径等于或大于36mm,也可采用热弯,但在弯曲部位需焊接钢板或钢筋等锚固体,其长度不应小于S弯上、下切点间的距离(图4b),并应校核焊缝长度,使螺栓伸直与断裂时强度相等。
图3 地脚螺栓平面位置偏差处理
(注:1.螺栓 2.新浇筑混凝土 3.焊接钢板)
(a)d≤36mm,且偏差距离小于1.5d;
(b)当d>36mm,且偏差距离大于1.5d时。
当地脚螺栓偏差较大(大于1.5d)时,可采用过渡钢架,即先将螺栓切断,焊接槽钢架,再在槽钢上焊接新螺栓。槽钢焊缝必须经过计算,将新安装的螺栓通过槽钢或下层型钢与原埋入基础内偏差较大的螺栓牢固焊接在一起,以传递上部结构所受的水平力和垂直力。框架设计应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使之成为一个可靠的整体。
当地脚螺栓偏差过大,无法安装到上部结构上,或图纸尺寸有误导致预埋地脚螺栓位置、标高与设计图不符,或柱底板加工误差过大时,需要更换预埋地脚螺栓,埋设新螺栓。此时可用钻头将原地脚螺栓拆除或切断,在原螺栓附近钻孔,在孔内重新安装化学螺栓。
(2)地脚螺栓标高偏差的处理
当地脚螺栓标高偏差在-10~30mm,但柱脚安装仍能保证螺纹有2个螺母长度时,可不加工,或将螺母拧紧后再焊在垫块和柱脚板上,以防止螺母松动;若螺纹较高,可加钢垫进行调整。
当螺栓标高偏差大于-10~30mm,不能满足安装要求时,可采用螺栓伸长法解决。
先将螺栓周围混凝土凿成凹坑,用同直径螺栓焊上、下槽(图4a),或焊后在两侧焊上、下槽(图4b),但上下筋不应露于短柱找平层表面,以方便钢柱安装。螺栓直径在36mm以内时,焊2根上下筋;螺栓直径大于36mm时,焊3根上下筋(图4c)。加设的上下筋截面积不应小于原螺栓截面积的1.3倍,不宜采用小于16mm的钢筋。焊缝长度一般为两侧各2.5d(d为螺栓直径)。
另外,也可以用直径为原螺栓两倍的螺栓,加工成内螺纹,套在原螺栓上,或加装螺套或焊上套筒,连接新螺栓。这种接长方法精度较高,但劳动强度较大,而且要注意新加套筒的高度不能高于短柱找平层,否则会影响钢柱的安装。
图4 锚栓焊接延伸
(a)坡口焊
(b)再添加 2 个连接杆
(c)添加3条支撑条用于连接
若螺栓高于设计标高较多,可先将螺母旋入然后剪掉上部螺纹,保留适当高度,再顺着螺栓螺纹上下拧动螺母数次,确保螺纹通畅。
所有螺栓检查、校准后,如果短时间内不安装上部结构,则必须在螺纹上涂固体黄油,用塑料纸包裹,并用铁丝扎紧。
· 结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