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开工前准备工作:重视施工图纸会审,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日期:2024-06-2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57    
核心提示:钢结构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一般指钢结构基础预埋螺栓的质量控制,预埋螺栓是整个工程施工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是整个工程的基础。(二)钢结构主体工程的质量控制。1、钢结构制作工程质量控制钢结构工程的施工通常要经过工厂制作和现场安装两个阶段。

1.项目开始前做好充分准备

1、重视施工图纸的审查。

图纸是工程施工的依据,工程开工前,项目控制机构必须组织控制人员熟悉工程图纸和工程相关规范、标准、工艺技术条件,充分领会设计意图。

图纸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1、设计文件是否齐全,包括设计图、施工图、图纸说明、设计变更通知单等。

2、元器件的几何尺寸标注是否齐全;相关元器件尺寸标注是否正确;节点是否清晰,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3、标题栏中零部件数量是否符合工程及总量;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形式是否合理;加工符号、焊接符号是否齐全。

4、考虑施工单位的设备和技术条件,是否能满足图纸上的技术要求。

5、图纸标准化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等。

2、认真审查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建设单位全面指导工程实施的技术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工程的投资、质量、进度等。因此,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必须有针对性、有重点。审查的重点内容有:

1、质量保证体系和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

2.特殊工种培训合格证书、上岗证;

3.新技术的应用;

4.工程项目的针对性;

5.质量和进度控制措施和方法;

6.施工计划安排

3. 材料准备及核实

根据图纸材料表计算各种材料、规格、净材料用量,再加上一定的损耗,提出材料预算方案。工程预算一般可按实际使用值加10%进行材料选择和配制。核对来料规格、尺寸、重量,认真核对材料;如需材料代用,须经设计部门同意,并作相应修改。

(四)工艺流程的制定

编制工艺流程的原则是以最快的速度、最少的人工、最低的成本操作出符合图纸设计要求的产品。内容包括:1.成品的技术要求;2.具体措施:关键零件的加工方法、精度要求、检验方法及检具;主要零部件的工艺流程、工序质量标准、工艺措施(如装配顺序、焊接方法等);以及所用的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

工艺流程图(或工艺卡)的基本内容有零件名称、零件号、材料牌号、规格、件数、工序名称及内容、所用设备及工艺设备名称及编号、工时定额等。关键零件还应标明加工尺寸及公差,重要工序要用工艺图绘制。

(五)认真做好技术交底。

在岗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考核,特殊工种应合格,充分做好各工序的技术交底。技术交底按工程实施阶段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开工前的技术交底会议,参加人员主要有:工程图纸设计单位、工程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及生产单位相关部门和人员。

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为:

1.项目概况;

2.工程结构件种类、数量;

3.图纸中关键零件的描述及要求;

4、设计图各节点介绍;

5、对钢材、辅料的要求及原材料对接的质量要求;

6.工程验收技术标准说明;

7.交货期限及交货方式的说明;

8.元器件包装及运输要求;

9.涂层质量要求;

10.其他需要说明的技术要求。

第二层次为材料加工前的工厂施工人员交底会。参加人员主要有:生产单位技术、质量管理人员、技术部门、质检部门技术人员、质检人员、生产部门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及相关工序代表等。此类技术交底会的主要内容除上述十点外,还应包括工艺方案、工艺规程、施工要点、主要工序的控制方法、检验方法等与实际施工相关的内容。

2.加强现场施工质量控制

1、重视钢结构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

钢结构基础工程质量控制一般是指钢结构基础预埋螺栓的质量控制。预埋螺栓是整个施工工程的第一步钢结构 无垫铁安装,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是整个工程的基础。在施工基础预埋螺栓时,首先要熟悉图纸,了解图纸意图钢结构 无垫铁安装,制作安装模板。用两块安装模板和钢筋将预埋螺栓定位在柱的主筋和模板上,确保预埋螺栓不会因土建浇注混凝土的施工而发生位移。这样,每组螺栓之间的间距和高度就可以控制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同时,保护好螺栓丝扣,使其在混凝土浇注时不受损坏。土建工程完工后,用经纬仪、水平仪对地脚螺栓的标高和轴线进行复核,做好记录,交由下一道工序验收。

(2)主体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

1、钢结构生产项目的质量控制

钢结构工程施工通常经过工厂制造和现场安装两个阶段。钢结构工程大多在工厂车间内进行,工厂加工制造的钢结构构件质量对钢结构工程现场安装和整体结构的安全稳定至关重要。因此,钢结构生产厂家必须具备相应的企业资质、生产规模、技术能力、机械设备、工艺先进等。

钢结构制造的一般工艺流程分为:放样→下料→拼板→切割→组装→埋弧焊→钻孔→装配→校正成型→铆接件下料→制造装配→焊接及焊接检验→防锈处理、喷漆、编号→构件验收交付。在钢结构生产中,应根据钢结构生产工艺流程,把握质量控制的重点工序,如控制关键部位的加工、主要构件的工序及措施、所用的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等。

2、钢构件安装质量控制。安装柱、梁时主要检查柱底板下垫块是否牢固、平整,柱是否垂直、有无位移,梁的垂直度、直线度、侧弯度,螺栓紧固情况,摩擦面清理等。验收合格后方可吊装。当钢结构安装完毕在空间形成固定单元,并经验收合格后,要求施工单位用膨胀混凝土对柱底板与基础顶部之间的空隙进行二次浇注。

3、螺栓安装质量控制。钢结构工程中螺栓连接一般采用高强度螺栓和普通螺栓。普通螺栓连接时,每根螺栓一端加垫片不得超过两个,不得用气割方法扩大螺栓孔。螺栓拧紧后,外露螺纹不得小于2个螺距。高强度螺栓使用前,应检查螺栓合格证及复验单。安装过程中,板叠接触面应平整,接触面须大于75%,边缘间隙不大于0.8mm,高强度螺栓应插入自如,不得有敲击、扩孔现象。

4、焊接质量控制。钢结构焊接前应检查焊条合格证,并按使用说明使用。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第一、二级焊缝不得有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第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透等缺陷。第一、二级焊缝应按要求进行无损检测,在规定的焊缝和位置检查焊工钢印。

3、门窗安装质量的控制。

控制钢窗安装质量的关键点有两个,一是钢窗入户证、产品检测报告及外观的检查。二是钢窗与固定钢窗的立柱之间的缝隙控制。如果先施工固定钢窗的立柱,可能造成钢窗与立柱缝隙过大或无法安装钢窗。在控制过程中,我们要求安装人员先将钢窗一侧的立柱固定好,待钢窗完全固定到位后再将另一侧的立柱焊接好,确保钢窗与立柱之间没有缝隙。

3.切实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钢结构生产效率很高,工件在空间移动频繁,各工序所用机械设备必须做好防护,因此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极其重要,特别是在制作大型、超大型钢结构时,更要注意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1、进入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及生产管理人员应佩戴劳动防护用品,按规定操作。操作人员应接受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为便于钢结构生产和操作人员操作,构件应按一定的高度测量。装配吊篮、焊接吊篮、各种搁置架等应距地面0.4~1.2米。构件的堆放和搁置应十分稳固,必要时应设支撑或定位。构件的堆放不得超过2层。索具和起重设备应定期检查,不得超过额定载荷。正常磨损的钢丝绳应按要求更换。

3、所有钢结构生产中各种模具的制作、安装均应进行强度计算,不能仅凭经验来估算。

4、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氧气、乙烯、丙烷、电源等必须有安全防护措施,定期进行漏电、接地等检查。

5、施工现场应针对危险源做出适当的标志、信号、警告等,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6、构件的吊装应由一人指挥进行,构件移动时,移动范围内严禁任何人停留或通行。

7、各生产现场安全通道必须畅通。

“百年工程,质量第一。”随着钢结构在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大量钢结构建筑的出现,钢结构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加强对钢结构工程相关专业知识和管理内容的学习,在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以质量求生存,切实做好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把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对于还未办理加装电梯的邻居们来说,与其想,不如行动,赶紧行动起来吧!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