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轻量化门式刚架结构设计优势突出
轻型门式刚架作为一种新型的施工方法,具有如下优良特点:
#01
很好的表现
门式结构工程所采用的钢材韧性好、塑性好、材质均匀,结构可靠性高,更适宜承受冲击和动力载荷,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而且钢材内部组织结构均匀,接近于各种各向同性的均质体;其密封性能好。
#02
简易安装
门式钢结构工业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生产效率高,同时能够保证工程质量,安装十分简便快捷。
#03
使用现场扬尘少,对周围环境污染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设周期短。
#04
门式钢结构工程自重较轻,使用的材料都是比较节能的材料,大部分材料都可以回收再利用,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的影响,还能降低成本。
02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前景光明
“十四五”期间,各地区陆续发布建筑业五年规划,出台多项利好装配式建筑行业的相关政策,地方政策加起来多达30余项。
因此,掌握甚至精通轻型门式刚架结构的设计对于结构设计人才来说是一个非常必要且迫切的提升。
03
掌握门式框架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
有很多人都想从事钢结构设计行业,但是看到纷繁的公式、复杂的节点结构,就觉得钢结构设计是一门很复杂、很难学的专业。
但其实业内人士都知道,钢结构设计是一门应用技术,并不需要高深的理论研究,而是注重经验的积累和对规范的理解。
如果你想掌握门式刚架结构设计,你需要愿意学习和提高,你需要找到一个优秀且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指导你,这样你才能快速上手。
随着你以后工作经验的积累,你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
04
Portal框架学习资料
宣瑞教育在结构设计教育领域深耕多年,为此我们特意邀请了拥有多年经验的张老师,编写了轻型门式刚架结构设计入门手册。
张先生是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2007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担任过多个钢结构设计项目、工程总承包项目的专业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现主要从事土木结构设计及工程管理(EPC项目),曾就职于某大型工业甲级设计院、某环境工程公司,擅长钢结构设计及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
本手册由张工、宣锐教育合作编写,全面讲解了钢结构计算公式的理论推导,主要针对轻型门式刚架结构的设计,从制作门式刚架前的基本知识、规范解读讲起,进而讲解了具体门式刚架设计的主要构件、次要构件、维护制度等内容。
手册内容通俗易懂,最后会用实例来巩固和强化训练,让学员学以致用。(文末摘录了手册的一部分内容,以供参考)
对于从未接触过轻型门式刚架结构的设计师来说,本手册可以帮助您快速获得门式刚架设计的基本而全面的了解。
对于有一定门式刚架设计经验的设计师来说,本手册可以帮助您加深对门式刚架设计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现在,宣瑞携手该号宠爱粉丝:这份手册+讲解实用案例的直播课作为礼物赠送给你,费用由宣瑞承担。
该手册仅限量发行 2,000 份。
05
支持直播课程
除了手册之外,宣睿教育还规划了直播课程,以真实案例进行讲解,同样由张老师进行讲解,帮助大家理解手册的内容,学习到更多的实际案例。
第一课:
轻型门式刚架设计基础知识
以及需要特别注意的要点
课程内容
介绍了门式刚架的组成、《门规》中问题的解读,以及主体结构(刚架柱、斜梁)、次结构(屋面檩条、墙梁等)、支撑体系(屋面支撑、柱支撑、角撑)、维护体系(屋面板及墙板等)等设计要点和设计流程及知识点。
关键点
对《门规》的规定有进一步、更深的理解,明确门式刚架房屋设计的基本流程和设计过程中需要把握的重点。
第二课:双坡多跨门式刚架实用设计
双坡多跨门式刚架设计实践
课程内容
介绍了双坡多跨门式刚架设计软件的实际操作,以及设计中具体参数、规范的详细说明以及软件的输出结果。
关键点
进一步掌握双坡多跨门式刚架设计应用软件,了解各设计参数的具体含义,从而对规范有更深入、更具体的理解。
仅限2000份,快来抢购吧
第三课:
起重机门式车架设计实践
(含吊车梁计算)
课程内容
本文介绍了门式刚架设计软件的实际操作(包括吊车梁的计算),以及设计中具体参数、规格的详细说明,以及软件的输出结果。
关键点
进一步掌握起重机门式刚架实用设计(包括吊车梁计算)的应用软件,了解各设计参数的具体含义,从而对规范有更深入、更具体的理解。
手动的。
内容摘录|EXCERPT
在结构设计中,建筑物的结构体系或方案必须是几何不变体系(稳定体,几何不变),不能是可变体系(机构,几何可变)。如图所示:
在软件操作界面填写相应的形状参数信息。注意主框架斜梁跨度较大,为便于运输和现场安装,通常采用分段加工、运输、安装。分段的原则是尽量使每根梁的总长度不超过9m钢结构设计基本原理,不宜大于12m(为便于运输,在9m以内为宜)。注意屋面斜梁是分段设计的,但框架柱通常采用整体加工、运输、安装,不分段。
斜梁的分段原则为:每段梁段长度不宜超过9m,每段梁段接头点应尽量靠近拐点,接头位置应避开端山墙抗风柱连接部位。
根据图示刚架在垂直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及弯矩包络图可知,梁端部的拐点位置通常为梁跨度的0.2~0.25倍处。
本案考虑斜梁脊部有水平纵拉杆,建议斜梁尽量不要在脊部两侧进行拼接,而应整体处理,以利于纵拉杆的连接。
斜梁截面可根据跨度做成变截面,最大截面在端部,通常梁端部高度为跨度的1/25~1/40。翼缘宽度的大致范围为180~350mm,由于翼缘是梁平面外稳定性的主要控制因素,因此建议不要取太小。梁腹板厚度从6mm开始,通常梁腹板厚度为6或8mm,腹板太厚不经济。
梁的计算主要计算平面内压弯构件的强度,以及平面外压弯构件的稳定性。由于梁的坡度较小,产生的轴力不大,因此可以省略平面内强度计算。
根据《门规》规定,建议按中梁、端梁原则确定梁的平面外计算长度。对于中梁的平面外计算长度,设计考虑了角撑的作用,软件根据角撑的信息计算梁的平面外稳定性。对于端梁,建议按纵向支撑的间距定义梁的平面外计算长度,通过输入斜梁的平面外计算长度来计算斜梁的平面外整体稳定性。
软件实际上是按照柱的平面内稳定性计算公式来计算斜梁的平面内稳定性的,因为从受力的角度来说,如果有轴力存在,那么斜梁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柱而不是梁。由于斜梁的坡度较小,因此其受到的轴力也较小钢结构设计基本原理,通常不需要考虑。《门规》附录A第0.9条也对不考虑轴力的斜梁的坡度取值范围作了说明。
上图中的剪力设计值可以手动计算,也可以自动计算,计算原理是风荷载设计值从山墙柱顶传递到节点处。另外要清楚,力的传递路径是山墙抗风柱把风荷载的水平力传递到屋面水平支撑的节点处,所以节点对应位置处必须有山墙柱。
柱间支撑的计算原理与屋面水平支撑相同,但由于柱间支撑受力较大,要求刚度较大,因此柱间支撑通常采用双角钢T型连接,其长细比限制不大于220,柱间支撑形式如下图所示:
立柱间的支撑通常采用十字支撑(十字支撑刚性较大),若工艺有其他要求,如设置闸门或车辆出入通道等,也可选用人形支撑或门式刚架。
若柱支撑为交叉支撑,可按拉杆设计,长细比限值建议取350,若为人形支撑压杆设计,长细比限值建议取200。门式刚架形式为将纵向做成刚架,按梁柱刚接框架计算。
限量2000份,立即领取,学完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