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异性桥梁及钢结构桥梁问题研究与分析专题(共五讲)

   日期:2024-06-2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274    
核心提示:正交异性桥梁及钢结构桥梁若干问题研究与分析专题《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防断抗裂技术研究》本次报告将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典型疲劳破坏形式进行分析总结。《钢桥若干新进展和正交异性钢桥面新探索》正交异性钢桥面3个发展阶段;、正交异性钢桥面关键技术问题;正交异性钢桥面最新探索与发展。

03 优质课程推荐

正交异性桥梁及钢结构桥梁若干问题研究分析专题

(共五讲)

专家简介

易伦雄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工学博士桥梁钢结构细节设计,毕业于中南大学。主持设计京沪高铁大胜关长江大桥等十余座特大桥梁,对大跨度高铁桥梁、桥梁钢结构、桥梁结构钢有深入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

简单的介绍

正交异性钢桥面断裂与开裂防治技术研究

1、课程从正交异性钢桥面典型病害入手,分析了病害的影响因素及几种改进技术方案,提出了以先防断裂为主要解决疲劳病害的技术路线;

2.基于断裂力学抗断裂准则与判定,推导并制定服役条件下钢桥面U肋焊缝的质量等级和力学性能要求;

3.介绍正交异性钢桥面U肋全焊透焊接新技术的研发、工程应用及工业化生产情况。

专家简介

石永吉

中国铁道科学院铁道建筑研究所研究员

研究主要集中在螺栓和焊接钢梁、桥梁设计规范、钢桥疲劳与断裂、既有桥梁安全评估与修复加固、组合结构、大跨度悬索桥和斜拉桥、钢桥制造、车桥动力相互作用与减振、新型城市交通系统等方面。

参与的主要铁路桥梁工程有成昆铁路栓接焊接钢梁、白河大桥、昌东黄河大桥、九江长江大桥、安康斜腿刚构桥等。撰写论文60余篇,其中在国际会议和期刊上发表10余篇;出版专著2部;译著出版英、日文书刊4部;主编铁道部标准2部。为研究生讲授现代桥梁、钢结构疲劳与断裂、组合结构等课程。主持的“老旧铆接钢桥剩余寿命评估”项目获1994年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大跨度钢箱梁关键制造工艺”项目获2000年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项目分别获院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简单的介绍

钢桥面耐久性设计

由于钢桥面疲劳的复杂性,用以往的疲劳计算方法很难对其进行评价。日本在2002年3月出版的《钢制公路桥梁疲劳设计指南》中首次提出了钢桥面结构细节疲劳设计的概念,并在之后出版的钢桥设计规范中对结构细节进行了规定。本课程从以下5个方面介绍钢桥面的耐久性设计:

1.钢桥面的结构特点及疲劳;

2.钢桥疲劳设计方法;

3.钢桥面结构疲劳设计;

4.钢桥面结构细节疲劳设计;

5、制造焊接、加工的要求。

专家简介

范文丽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桥梁钢结构专家。长期从事桥梁钢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稳定性与疲劳行为、连接行为、腐蚀与防腐等研究、设计和教学工作。参加过国内多项大型公路、铁路桥梁工程科研项目并担任技术顾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及省部级奖励9项。参与编制了国内现行公路、铁路钢管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现担任中国钢结构协会桥梁结构分会高级理事、钢结构焊接分会理事。

简单的介绍

《正交各向异性板结构的疲劳与抗疲劳》

预测结构的寿命是工程界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正交异性钢桥面和横隔板(称为“两板”)出现多条疲劳裂纹,不仅降低了结构的承载能力,而且修复难度极大,导致结构劣化。

疲劳现象是结构损伤和重复载荷作用的结果,而焊接接头的“缺口效应”往往难以预测。在桥面与U型肋之间的超长大曲率焊缝上,缺陷类型及分布情况难以确定,作用于其上的移动载荷的位置、大小及频率也具有不确定性。在服役期间,焊趾处出现大量纵向疲劳裂纹;隔板疲劳裂纹多出现在肋孔处,并沿水平方向扩展。针对两种板材疲劳裂纹特征不同,采取措施尽可能消除焊接接头的“缺口效应”,削弱隔板局部的“刚度效应”,成为破解正交各向异性板结构低阶性质的利器。

专家简介

吴冲

同济大学教授

日本京都大学工学博士,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桥梁工程设计院、市政设计院副总工程师,主要从事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设计理论与方法、钢桥施工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参加和主持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纵向项目和国家重大桥梁项目的科研设计以及《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D64-2015)的修订工作。

简单的介绍

《钢桥面疲劳破坏形式及抗疲劳措施》

本报告将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典型疲劳破坏形式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增加顶板厚度、减小梁距、优化圆弧切口形状、开设加劲肋、厚边厚翼缘热轧U肋、热加工厚边U肋、U肋高强螺栓连接等钢结构构造措施,以及UHPC铺装、钢纤维混凝土铺装、普通混凝土铺装对钢桥面板疲劳寿命的影响,并介绍机器人自动焊接、U肋内侧焊接机器人、U肋埋弧全熔透焊等先进技术在钢桥面板制造中的应用。

专家简介

郑开锋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结构钢桥、大跨度桥梁、桥梁精密计算及仿真分析计算等。入选“国家十万人才工程”,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发表论文120余篇桥梁钢结构细节设计,入选“F5000中国优秀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铁道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公路桥梁学会优秀论文奖。参与《公路悬索桥设计规范》等编撰,担任50余项大型复杂桥梁工程技术顾问、咨询专家,考察过60多个国家的著名桥梁和复杂结构桥梁。

简单的介绍

钢桥的一些新发展及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新探索

1.钢桥的主要优点和缺点;

2、我国钢桥发展回顾;

3.国内外钢桥的一些新发展;

4、正交异性钢桥面的三个发展阶段;

5.正交异性钢桥面关键技术问题;

6.正交异性钢桥面的最新探索与发展。

8月5日前报名:99元/人

8月5日后恢复原价199/人

桥梁钢结构细节设计_桥梁钢结构详图_桥梁钢结构细节设计pdf

《桥梁》公开课-云课堂会员免费

扫描二维码提前预订可享优惠

联系人:侯林曦 13918635063

结尾

关于我们

《桥》杂志自2004年创刊以来,致力于搭建行业学术交流平台,打造知识分享和观点交流的媒介。十多年来,我们举办了数百场学术会议,邀请了千余位专家做学术报告,数万人次参与。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我们还可以为那些因为时间冲突、任务繁重、时间不够等原因无法参加线下活动的同仁们提供一个全新的选择——“Bridge”公开课。

自2018年7月起,《桥牌》杂志社正式推出《桥牌公开课》这张新名片,迄今已举办了10余场公开课活动,包括海外直播、国际会议、专题会议、标准推广、暑期学校等,赢得了业界的信任与好评。尤其是近期推出的《桥牌公开课》“抗击疫情”系列公益讲座,受到了桥梁行业各界同仁的一致好评。

目前,《桥梁》公开课已与国内多家建设、养护、设计及高校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粉丝群体已逾万人。这些创新与探索也正符合《桥梁》杂志创办之初桥梁前辈们的重托。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孜孜不倦地为业界搭建一个有效、正向的学术交流平台。

-《桥》杂志网络平台-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