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鸟巢:2008 年奥运会主体育场,建筑奇迹的代表

   日期:2024-06-2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245    
核心提示:在他们的作品中,建筑的意义、场地等形而上的因素让位于材料、效果等更为直接、更具有感性意义的因素。大跨度五改下为PTFE声学吊顶,上弦屋面为ETFE膜结构“鸟巢”钢结构分析计算

鸟巢简介

国家体育场(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

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9.1万名。国家体育场项目为特种体育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寿命为100年。主体建筑为椭圆形鸟巢造型,由一系列钢桁架围成碗状观众席,南北长333米,东西宽296米,最高处为69米。国家体育场于2003年12月24日开工,2008年6月28日竣工。

施工过程

建筑设计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摒弃了复杂的手段,直接从材料和建造入手,用最纯粹的心去质问上帝。在他们的作品中,建筑的意义、场地等形而上的因素让位于材料、效果等更直接、更感性的因素。“建筑是变化的、四维的”,在他们的建筑中有着实质性的表达,随着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而变化。

结构设计

中国国家体育场(2008年奥运会主会场,俗称“鸟巢”),北京,2003-2007年,李兴刚设计(外方设计团队为2001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建筑事务所)

设计理念

国家体育场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缓坡上,体育场设计犹如一个集装箱,高地起伏的外观缓和了建筑的体积感,赋予了建筑戏剧性的震撼造型。国家体育场的形象完美而纯粹,外观是建筑的结构,立面与结构达到了完美的统一,结构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状结构,犹如树枝编织而成的鸟巢。体育场的空间效果前所未有的新颖,却又不失古朴典雅,为2008年奥运会奠定了一座独具特色、具有历史意义的标志性建筑。

内部结构

国家体育场局部地下室,地上七层,共设上、中、下三层看台,立面及顶部为交织大跨度钢结构。零层(运动场立面)为运动员、裁判、媒体及贵宾区国家体育场鸟巢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内设主要器材用房及车库。运动场位于凌增场馆中央。一层又称基层,是观众到达体育场的主要通道。西南为媒体工作区,内设零售商店、卫生间等辅助设施,观众可进入下层看台。二、三层为观众集散厅,内设零售商店、卫生间等辅助设施国家体育场鸟巢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观众可进入中层看台。四层为包厢层,五、六层为观众层,七层为东西两侧局部夹层。大跨度五层为PTFE吸声吊顶,上弦屋盖为ETFE膜结构。

结构分析

“鸟巢”钢结构分析计算

混凝土看​​台及底座结构分析计算

国家体育场钢筋混凝土结构看台按内部功能分为三层,呈碗状,支撑在六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上。整个看台结构被巨型空间钢桁架“鸟巢”包裹覆盖。看台共设8万个固定座位和1.1万个临时座位。混凝土看台结构平面呈圆形,柱网由一系列径向线和环向线交织而成。混凝土结构看台布置平面呈椭圆形,南北长300m,东西宽276m。看台东西高、南北低,看台面积逐层向上减小。为实现建筑理念,沿延伸方向分布有不规则的凹凸缝隙,在钢结构相邻部位形成较多混凝土结构包围钢结构的结构形式。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