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淮北矿业集团绿霞置业公司承建的职工公寓、研发中心两栋楼竣工验收,正在集中入住。这是国内首座采用“板架集成技术体系+被动式建筑体系”建造的装配式钢结构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标志着这一新型建筑技术在淮北矿业集团的构件生产、施工安装全部完成。
已通过竣工验收的绿建智建员工公寓外景。 乔诗清 摄
8月中旬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绿夏智建公司制定的《“板架一体化”承重围护一体化预制钢结构建筑体系应用技术规范》通过“安徽省2023地方标准项目评审”,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新型建筑业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开拓能力。这一新型绿色建筑工艺体系是政府大力支持的绿色、节能、低碳、环保、安全、高效的新型建筑业项目,与传统建筑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作业现场零扬尘污染、零湿作业,对环境几乎零污染,不产生建筑垃圾,体现了绿色建筑的真正意义。
工人们在操作绿夏智建新型建筑技术构件生产线。 乔诗清 摄
“该工艺系统在环保、能耗指标上优势明显,现场施工体积小,可节水60%,减少噪音和粉尘污染80%以上,几乎不使用砂石,最大程度避免对环境的破坏,符合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能大大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和气密性。通过新风热回收技术的综合应用,仅需很少的能耗就能将室内温度调节到合适的温度,节能率达85%以上。”绿夏智建总经理朱英江介绍,该工艺系统已通过工信部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大部分构件在车间预制,安全环境大大改善,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率降低95%。与传统现浇工艺相比,工期缩短57%,传统劳动力可减少60%以上,避免了施工现场大量人工作业、湿作业的弊端。同时成本低,有利于占领市场;体系装配式率可达90%以上;装配式建筑等级AAA,能更好地满足政府对土地流转、规划、审批、验收等不同阶段的建设要求。”绿霞智建总工程师胡连飞表示,2022年项目将实现“当年拿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的目标,并被评为淮北市装配式建筑生产示范基地。
工人操作等离子切割机器人切割构件型材。 乔诗清 摄
4月份,绿霞智建中标当地政府8.7万平方米淮海都市工业园建设项目。目前,公司已有2个项目通过竣工验收;4个项目正在建设中;1个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同时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正加快推进钢结构装配式技术研发中心建设,积极筹划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力争“十四五”期间完成“高新技术企业评审”,着力打造皖北地区新型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龙头企业。(乔诗清 王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