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 型钢生产概况与包装:从发展历程到广泛应用

   日期:2024-06-0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285    
核心提示:H型钢生产概况和包装实际产能达到100万t/年,H型钢规格范围H400——H1000,定尺最长为24m,主要钢种为碳素结构钢、桥梁结构用钢、矿用钢、低合金结构钢和耐候钢等。产品极限规格为H400,主要钢种有碳素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等。

H 型钢生产概述和包装

01 H型钢的发展历史

1902年,卢森堡的阿尔贝德公司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台万能轧机,轧制出了宽翼缘的工字钢。1908年,美国伯利恒公司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宽翼缘工字钢厂;1914年,德国也建成了贝恩工字钢厂,生产同类产品。1955年,万能轧机已能生产内外翼缘面平行的工字钢。1958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开发了IPE系列宽翼缘、内外表面平行的工字钢,其截面面积分布更加优化,强度重量比更加合理,使用效率大大提高。因工字钢的截面形状与英文字母“H”相同,故得名“H型钢”。

20世纪60年代,随着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H型钢在各国受到普遍重视,多数工业发达国家都积极规划建设H型钢厂,生产厂家数量急剧增加,产品尺寸、形状趋于大型化,规格逐步系列化。这一时期,欧洲开发了HE系列H型钢,包括梁式、柱式和桩式H型钢。美国、日本等国家也相继制定了自己的H型钢产品标准。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钢铁市场逐渐饱和,H型钢的发展方向由产能扩张转向新技术开发。H型钢生产技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压铸钢锭,初轧矩形坯料和异形坯料,加热后送至开坯机、万能粗轧机和万能精轧机轧制成品。由于需要二次加热,能耗较大,成品率较低,因此只能生产H400系列及以下规格。

第二阶段采用连铸方坯、异型坯、板坯及“XH”“XX”轧制技术,缩短了生产线,降低了能耗,提高了成品率,改善了各区域轧制变形情况,提高了产品内在质量;得益于装备技术发展,轧机能力大幅提高,极限规格拓展到H800系列。第三阶段采用近型连铸异型坯CBP紧凑生产技术及“XH”轧制工艺,采用万能轧机串联布置,形成半连续或连续轧制,进一步增强了产品质量控制的稳定性,降低了生产成本。

近年来,随着液压辊缝自动控制、液压动态轴向调整、长材冷却矫直、轧后淬火-自回火工艺等技术的广泛应用,H型钢生产工艺日趋完善,产品表面和内在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02 热轧H型钢生产现状

目前,世界上生产H型钢的国家和地区有24个,拥有万能轧机120多台,主要集中在欧洲、亚洲和美洲,亚洲主要集中于中国、日本和韩国。世界H型钢总生产能力约5500万吨/年,近几年年消耗量约4200万吨。在主要产钢国,H型钢产量占热轧钢材总量的3%-6%。

1998年,马钢引进我国第一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H型钢生产线,设计能力60万吨/年,H型钢规格从H200至H800;同年11月,山东钢铁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引进一条小型H型钢生产线,设计能力50万吨/年,H型钢规格从H100至H350。到2002年,随着产能加速释放,实际已达到120万吨/年。2019年,马钢建成我国第一条重型热轧H型钢生产线。 H型钢产品高度可达1150mm,翼缘厚度超过115mm,翼缘宽度达到500mm,具备覆盖世界主流标准的能力。截至2019年底,我国拥有能够生产H型钢的生产线30余条,合计年生产能力超过3000万吨,如表1.4-1所示。

03 热轧H型钢的发展趋势

目前,对热轧H型钢超高、超宽、超厚规格品种开发研究还不够全面。由于孔型变形和生产线装备特点,从坯料到成品总压缩量较小,道次压力分布调整不灵活,轧后冷却条件选择性较差,超高强度、超高韧性产品开发难度很大,截面不同区域力学性能差距大于热轧板材产品。另外,热轧H型钢翼缘、腹板尺寸均有限制,两者之间需有一定的协调关系,规格调整灵活性较低。为此,国内钢铁企业相继加大投入,启动超高强度、超高韧性、耐火、耐候等重型热轧H型钢品种研发,并不断优化轧制工艺或对现有产品增加加工工序,提高产品断面力学性能的均匀性。 此外,定制化生产逐渐成为主流,不仅产品标准的内容不断扩大,钢企也在开发特殊规格或特殊牌号,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产品的适用性。

04 国内H型钢生产线概况

我国生产H型钢的厂家有20多家,H型钢生产线31条,其中产能最大的有马钢、莱钢、津西钢铁、日照钢铁等4家。

1.马钢H型钢生产线

马钢拥有重型、大型、小型三条H型钢生产线和一条补充生产轻薄型H型钢的轻型钢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310万吨/年。可生产从轻薄到重型、从小型到大型的H型钢,全面覆盖美、英、欧、俄、澳、日、韩及国标规格,大大满足了各行业的需求。先进的装备和技术可确保H型钢尺寸、板形、力学性能、外观表面质量稳定可控,并具有开发高强度、高韧性、高耐腐蚀、抗震、耐火等钢材品种的能力,满足不同领域的特殊要求。

(1)大型H型钢生产线

该生产线于1998年建成投产,是我国第一条H型钢生产线,其技术和主要设备分别由德国曼内斯曼德马格公司、西门子公司和埃瑟姆公司提供。采用近终形异形毛坯连铸技术、串联万能轧制技术(万能-边轧-万能轧制线布置)、微张力控制技术,全线计算机自动控制。主要设备有步进梁式加热炉、双辊板坯轧机、串联万能粗轧机、万能精轧机、锯床、步进梁式冷床、辊式矫直机、堆料机、打包机等。

目前生产线实际生产能力可达110万吨/年,H型钢规格从H200至H800,最长定尺21m,其中翼缘厚度50mm规格为国内独家供应,已开发300余种规格,主要钢种有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耐候钢、抗震钢、耐火钢以及桥梁、钻机、锅炉、船体、车辆等专用钢。

(2)小型H型钢生产线

该生产线于2005年建成投产,是我国第一条小H型钢全连续轧制生产线,主要技术设备由意大利达涅利公司提供,步进梁加热炉由北京菲尼克斯工业炉公司提供,其他辅助设备由马钢公司等制造。采用近终形异形方坯连铸技术和全连续轧制技术,全部布置在5.5m高的平台上。

目前生产线实际生产能力可达60万吨/年,H型钢规格从H100至H400,最长定尺18m,已开发150多个规格,主要钢种有碳素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低合金钢、桥梁及船体结构用钢、耐候钢等。

(3)轻钢生产线

该生产线于2018年8月投产,主要产品为角钢、槽钢、U型钢等各类异型钢,但同时具备热轧H型钢、工字钢生产能力,可采用矩形连铸坯或异型连铸坯,加热炉为阶梯式,轧机采用“2+6”半连续布局,即2台可逆式开坯机和6台连轧精轧机。主要生产技术及设备全部来自中国,实现了全线国产化。

目前该生产线实际生产能力可达60万吨/年,热轧H型钢规格可达H150,最长定尺18m,可生产钢种包括碳素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低合金钢、桥梁及船体结构用钢、耐候钢等。

(4)重型H型钢生产线

该生产线于2020年5月投产,是我国第一条能够生产超厚、超宽、超高规格H型钢的生产线,大大拓展了我国H型钢的规格覆盖范围,实现了高端H型钢的自给自足,进一步保障了我国关键物资的战略安全,提升了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采用“1+1+3”轧机布局,即2台方坯开坯机和1台UR-E-UF连轧机组,以及一台大型龙门矫直机,并采用近终形异形方坯连铸、连轧万能轧微张力控制、QST等先进工艺和技术。轧线关键工艺技术和主要设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设计年生产能力80万吨。

典型H型钢规格包括翼缘厚度可达140mm、翼缘宽度可达500mm、腹板高度可达1150mm,并在全球首创内腔深度310mm的热轧帽型钢。该装备及工艺可确保超厚、超宽、超高H型钢屈服强度水平达到460MPa,耐低温性能可达-60℃,具有耐火、耐腐蚀、抗震等性能,能较好地满足建筑、交通、能源、机械等领域对高端钢材的需求。

据统计,1998年至2019年,马钢共生产优质H型钢2500万吨,其中出口450万吨,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销往我国几乎所有省(市、自治区),以及美国、加拿大、欧盟、日本、东南亚等48个国家和地区。

2.莱钢H型钢生产线

目前,莱钢拥有大、中、小三条钢铁生产线,主要生产轻系列、中系列、大系列H型钢及其他钢材产品,生产能力达260万吨/年。

(1)大型H型钢生产线

该生产线于2005年建成投产,技术及设备由奥钢联、斯坦因、西马克梅尔、西门子等提供,采用近终形异形毛坯连铸机、数字化加热炉、CCS万能串联机组、XH轧制工艺、CRS双支撑矫直机及快速换辊系统、打包机等技术及设备,实际生产能力达100万吨/年,H型钢规格范围为H400-H1000,最长定尺24m,主要钢种有碳素结构钢、桥梁结构钢、矿山用钢、低合金结构钢、耐候钢等。

(2)中型H型钢生产线

该生产线于1998年建成投产,主要设备全部从日本进口,生产过程采用两级微机控制,实际生产能力达100万吨/年,H型钢规格从H100~H400,最长定尺24m,主要钢种有碳素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矿用钢等。

(3)小型H型钢生产线

该生产线2001年由常熟搬迁至山东莱芜,改造后于2002年投入试生产。核心设备由燕山大学轧机研究所提供,是吸收全球先进经验研制的第四代产品,在国内万能轧机中技术成熟度较高,实际生产能力达60万吨/年。主要生产叉车门梁等各类异型钢、各类滑轨、导轨以及一些轻型、超轻型H型钢,其中H型钢规格从H50到H150。

3.津西H型钢生产线

目前,津西钢铁共有4条钢铁生产线,其中大型1条,中型3条,主要生产中、大型系列H型钢及其他钢材,生产能力510万吨/年。

(1)大型H型钢生产线

该生产线于2006年建成投产,技术设备由SMS Meer等公司提供,实际生产能力150万吨/年。坯料为近终形异形坯料,轧机布局为“1+3”,即1台往复式方坯轧机和3台万能轧机。主要产品类型为H型钢和Z型钢板桩。产品极限规格为H1000,主要钢种为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钢等。

(2)中型H型钢生产线

中型钢材生产线3条,其中设计年产110万吨的2条分别于2008年、2009年建成投产,技术及主要设备由意大利达涅利公司提供。两条生产线均可使用异形坯和矩形坯,轧线采用半连续“1+10”布局,主要产品类型为H型钢、工字钢、角钢、槽钢,产品极限规格为H400,主要钢种为碳素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等。设计年产140万吨的生产线轧机布局为“1+11”,主要产品类型为H型钢、工字钢、槽钢、钢板桩美标钢结构验收规范,产品极限规格为H450,主要钢种为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钢等。

4.日照H型钢生产线

日照目前拥有大型、中型钢铁生产线各一条,主要生产中、大规格系列H型钢及其他钢材,生产能力为250万吨/年。

(1)大型H型钢生产线

该生产线技术及主要设备由西马克梅尔等公司提供,年生产能力100万吨。坯料为近终形异形坯,轧机布局为“1+3”,即1台往复式方坯开坯机和3台往复式万能轧机。主要产品类型为H型钢,主要钢种包括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钢等。

(2)中型H型钢生产线

该生产线于2004年建成投产,技术及设备由意大利达涅利公司提供,年生产能力150万吨。采用方坯或矩形坯,轧机布置为“1+11”半连续式,即1台往复式方坯轧机加11台连续式轧机。主要产品类型为H型钢、工字钢、槽钢。产品极限规格为H350,主要钢种为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钢等。

05 H型钢包装

按现行标准《钢材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GB/T 2101-2017规定,每米质量不大于60kg的H型钢必须成捆交货,其他规格的H型钢可以成捆交货。对于每米质量较大的H型钢,经供需双方协商,也可按单根交货。每捆H型钢应用钢带、盘条或钢丝捆扎牢固,一端应平齐。根据需方要求并在合同中注明,也可先捆成小捆,再将几小捆捆成大捆。

成捆交货的H型钢的包装应符合表1.4-2的规定。包装类别通常由供方选定,经供需双方协议并在合同中注明也可采用其他包装类别。以多根长度交货的H型钢,同捆内的长度差不受表1.4-2的限制。同一批中的短根应捆扎在一起。少量的短根可捆扎成大捆,与大捆的长度差不受表1.4-2的限制。采用人工装卸时,必须在合同中规定每捆质量不大于80kg,长度等于或大于6000mm,均匀捆扎不少于3次美标钢结构验收规范,长度小于6000mm时,捆扎不少于2次。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