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新年伊始,为了给房地产、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普及一些专业知识,现将收集到的一些资料以问答形式转发,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指正!
1. 容积率是多少?
答:容积率是项目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通常用小数表示。
2. 什么是建筑密度?
答:建筑密度是项目总占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以百分比表示。
3. 绿地面积率(绿化率)是多少?
答:绿地率是项目总绿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
4. 什么是日照间距?
答:日照距就是前后建筑之间的距离,根据日照时间要求而定。日照距的计算一般以冬至日中午朝南的房屋底层窗台以上墙体能被太阳照射到的高度为准。
5. 建筑物和结构物有什么区别?
答:凡是供人们生产、生活或进行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都称为建筑物,例如公寓、工厂、学校等;不供人们生产或生活的建筑物称为构筑物,例如烟囱、水塔、桥梁等。
6、建筑“三大材料”是什么?
答:建筑“三大材料”是指钢材、水泥、木材。
7、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由哪三个组成部分?
答: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三部分组成。
8.什么是统一模量体系?什么是基本模量、扩展模量、子模量?
答:(1)所谓统一模数体系,是为了实现设计标准化而制定的一套基本规则,统一、协调不同建筑及其划分的尺寸,使其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从而加快设计速度,提高施工效率钢结构伸缩缝设置规范,降低建筑成本。
(2)基本模数是模数配合时选取的尺寸基本单位,以M表示,1M=100mm。
(3)膨胀模量为派生模量,其值为基本模量的倍数。膨胀模量有 3M(300mm)、6M(600mm)、12M(1200mm)、15M(1500mm)、30M(3000mm)、60M(6000mm)六种。建筑物中较大的尺寸,如开间、深度、跨度、柱距等,应为某一膨胀模量的倍数。
(4)次模量是派生模量的另一种类型,其值为基本模量的倍数。次模量有三种类型:1/10M(10mm)、1/5M(20mm)和1/2M(50mm)。建筑物中较小的尺寸,例如间隙、墙体厚度和结构节点,应为某个次模量的倍数。
9. 标注尺寸、构造尺寸、实际尺寸是多少?
答:(1)标示尺寸用于标示建筑定位轴线(跨度、深度)间的距离,以及建筑产品、建筑构件、相关设备位置间边界的尺寸。标示尺寸应符合模数体系的规定。
(2)施工尺寸是指建筑产品、建筑构件的设计尺寸。施工尺寸小于或大于标注尺寸。一般施工尺寸加上预留缝隙尺寸或减去必要的支撑尺寸等于标注尺寸。
(3)实际尺寸是指建筑制品、建筑构件的实际尺寸,其实际尺寸与施工尺寸之差应为建筑允许公差值。
10.什么是定位轴?
答:定位轴是用来确定建筑物主体结构或构件位置和标注尺寸的线。
11.什么是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什么是水平轴、垂直轴?
答:(1)水平是指建筑物的宽度。
(2)纵向是指建筑物的长度。
(3)沿建筑宽度方向设置的轴线叫横轴线,在轴线圈内用阿拉伯数字从左至右编号。
(4)沿建筑物长度方向延伸的轴线称为纵轴,在轴线圆内从上至下用大写字母进行编号(不用I、O、Z字母)。
12. 房屋的跨度和深度是多少?
答:跨度是指房屋的宽度与两横轴之间的距离;深度是指房屋的深度与两纵轴之间的距离。
13. 什么是层高?什么是净高?
答:层高是指建筑层高,是从本楼层的楼面或地面至上一层的楼面或地面的高度;净高是指房间的净高,是从地面至天花板底部的高度。
14. 一栋建筑物的总高度是多少?
答:建筑总高度是指从室外楼面至檐口顶部的总高度。
15.什么是海拔?什么是绝对海拔和相对海拔?
答:(1)建筑物某一部位与某一水位参考点之间的高度差叫该部位的高程。
(2)绝对海拔又称高度。我国把青岛附近的黄海平均海平面定为绝对海拔零点,全国各地海拔均以此为准。
(3)相对高程是以建筑首层主要室内房间底层为零点(+0.00),表示某点距离底层的高度。
16、什么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利用率?什么是交通面积、结构面积?
答:(1)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的长与宽乘以层数的乘积,由使用面积、交通面积和结构面积组成。
(2)使用面积是指主要使用房间与辅助使用房间的净面积(净面积是轴向尺寸减去墙厚得到的净尺寸的乘积)。
(3)利用率,又称建筑面积比,是指可使用面积与建筑面积的百分比。
(4)交通面积是指人行道、楼梯间、电梯等交通设施的净面积。
(5)结构面积是指墙、柱所占的面积。
17.红线是什么?
答:红线是指规划部门批准给建设单位的用地范围,在图纸上一般用红色圈出,具有法律效力。
18.建筑物如何分类?
答:建筑的等级按耐久等级(使用年限)和耐火等级(耐火寿命)划分。
(1)按耐久性等级分为四级:一级,耐久性100年以上;二级,耐久性50至100年;三级,耐久性25至50年;四级,耐久性15年以下。
(2)按耐火等级分为四级:从一级到四级,建筑的耐火极限逐渐降低。
19、什么是砖混结构?
答:房屋的垂直承重构件为砖墙或砖柱,水平承重构件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屋面板,这种结构形式叫砖混结构。
20、什么是框架结构?
答:框架结构是指由柱、纵梁、横梁、楼板等组成的骨架作为承重结构,墙体为围护结构。
21、什么是剪力墙?
答:剪力墙是指在框架结构中加设的抵抗水平剪力的墙体。由于高层建筑需要抵抗的水平剪力主要由地震引起,因此剪力墙又称为抗震墙。
22、什么是剪力墙结构?
答:剪力墙结构是指竖向荷载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担;水平荷载20%~30%由框架承担,70%~80%由剪力墙承担的结构。剪力墙长度按每平方米建筑50mm设计。
23、什么是全剪力墙结构?
答:全剪力墙结构是利用建筑内墙(或内外墙)作为承重框架,承受建筑垂直和水平荷载的结构。
24.什么是圆柱形结构?
答:筒体结构是框架剪力墙结构和全剪力墙结构的综合演变和发展。筒体结构是房屋内外集中设置剪力墙或密集柱框架而形成的空间封闭筒体。其特点是集中设置剪力墙,以获得较大的自由隔断空间,多用于办公楼。
25、什么是钢结构?
答:钢结构是主要承重构件由钢材制成的结构,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延性好、施工速度快、抗震性好等特点。钢结构多用于超高层建筑,造价较高。
26、框架结构与砖混结构相比,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答:优点:
(1)重量轻:砖混结构自重1500kg/m2;框架结构若采用轻质板(加气混凝土隔墙、轻钢框架隔墙等),自重为400kg~600kg/m2,仅为砖混结构的1/3。
(2)房间布置灵活:框架结构的承重结构是框架本身,墙板只起围护和隔断的作用,因此布置相对灵活。
(3)增大有效面积:框架结构的墙体比砖混结构的墙体薄,相对增加了房屋的使用面积。
缺点:
(1)用钢量比砖混结构高30%左右,与砖混结构相比,造价较高。
(2)有些柱的截面尺寸过大,会凸出墙体,影响美观。
27. foundation 和 basis 有什么区别?
答:(1)基础是地基下面的土层。它的作用是承受从基础传递过来的所有荷载。
(2)基础是埋设在地面以下的承重结构,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承受从建筑物传来的一切荷载,并把这些荷载连同其自重一起传递给下面的土层。
28、什么是基础深度?什么是深基础、浅基础?
答:(1)基础埋深是指室外设计楼面至基础底部的垂直距离。
(2)基础深度在5米以上称为深基础;基础深度在0.5米至5米之间的称为浅基础。基础深度不得小于0.5米。
29. 建筑物地基可如何按三种不同的方式分类?
答:(1)按所用材料分:可分为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等。
(2)按结构形式分:可分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网架基础、板式基础、筏板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等。
(3)按所用材料受力特性分: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30. 什么是防潮层?
答:为了防止地下湿气沿墙体上升和防止地表水对墙体的侵蚀,用防水材料把下层墙体和上层墙体隔开,这层阻隔层即为防潮层。防潮层一般位于首层室内楼板(+0.00)以下60mm~70mm,标高为-0.06m~-0.07m。
31. 什么是脚踏板?什么是踢脚板?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答:(1)外墙下部靠近室外楼面的部分叫踢脚线。踢脚线的作用是防止地下水和屋檐滴落的雨水侵蚀,从而保护墙面,保证室内干燥,提高建筑的耐久性。踢脚线的高度一般为室内楼面与室外楼面的差值。
(2)踢脚线是外墙内侧和内墙两侧与室内地面接缝处的结构,踢脚线的作用是防止扫地时弄脏墙面,踢脚线的高度一般为120mm~150mm。
32. 什么是水分散体?什么是明沟?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排水坡是在基础底部附近;明沟是在基础底部附近设置的排水沟。它们的作用是为了将屋檐滴落的雨水迅速排出,防止积水渗入基础而造成建筑物下沉。
33. 什么是凿刻?
答:就是在已完工的混凝土结构表面凿出一系列的压痕。作用:使两个施工阶段的施工表面牢固粘结。通常在现浇结构中,现浇板浇筑完成后,需要凿出表面,以便浇筑下一层柱子和墙体。使混凝土粘结牢固
34. 什么是粗化?
A:在墙面上刷完水泥砂浆后,用刷子之类的工具把水泥砂浆拉成有点像冰淇淋尖头的形状。目的是防止墙面太过光滑,无法产生声音和光线的有序反射。多用于公共场所的外墙。
35. 什么是脱发?
答:抹灰也叫喷涂,就是用专用喷枪将带有黏合剂的细砂水泥砂浆喷涂在结构层上,使抹灰层与结构层粘结牢固,不产生抹灰层空鼓现象。
36.什么是马镫?
答:用来满足倾斜截面的抗剪强度,连接受拉主钢筋与受压区混凝土,使它们共同受力。另外,还用于固定主钢筋的位置,使梁内各种钢筋组成钢骨架。箍筋按材质分为螺纹钢筋、圆钢筋、冷拉低碳钢丝箍筋。按形状有平面箍筋(四边形、八边形、六边形、环形)和螺旋箍筋。按受力有剪力箍筋、约束箍筋、分布箍筋。按构造有单箍筋、双箍筋、多箍筋。各种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即谁是支撑的问题。基础是柱、墙的支撑,柱是梁的支撑,梁是板的支撑,次梁由主梁支撑。纵向钢筋锚固入支撑; 横向钢筋(箍筋)不进入支撑,进入支撑也是结构要求,不是受力要求。柱、墙插筋的箍筋进入支撑,不起箍筋作用,只起稳定作用,用一个大的方箍就可以了,真正起箍筋作用到上部柱子时,需要一根一根拉。梁进入支撑时,纵筋也进入,但要求箍筋在连梁到顶层时才进入支撑,因为顶层连梁上部受力筋在表面,锚固不可靠,必须用箍筋约束,才能不倒塌。 梁箍筋的计算长度为每跨净跨长减100MM,即梁的箍筋从距柱边50MM开始布置,柱内可以不布置梁箍筋,但柱箍筋必须布置且更密;这在中国抗震设计规范中有明确的规定;梁钢筋的锚固问题只与梁底部有没有支撑有关,与支撑是柱、墙还是其他主梁无关;梁钢筋在支撑处的锚固长度与梁的类型(框架梁\次梁)和支撑类型(边支撑\中支撑)有关;框架梁在边支撑处的锚固长度为0.4倍LAE(LAE为一次锚固长度)+钩15D(D为钢筋直径); 若边支撑本身宽度不小于1倍钢筋锚固长度,则框架梁钢筋可不采用弯钩直接锚固,但此时直锚长度必须不小于1倍锚固长度;中支撑处框架梁底部钢筋锚固长度为1倍LAE,面部全长钢筋在跨中1/3区域连接(冷连接或焊接或机械连接),必须满足连接长度规范;边支撑处次梁锚固长度为直截面12D+弯钩15D,中支撑处锚固长度为12D;记住,这就是框架梁与次梁的区别; 梁中框架钢筋、结构腰筋、扭转腰筋的连接长度是大多数人容易犯的错误问题:无论什么梁,梁中框架钢筋、结构腰筋的连接长度都是15D,扭转腰筋的方法与梁中主筋相同,并遵守受力主筋的连接规范;关于主梁箍筋长度的问题,大多数人只知道是梁高的1.5倍,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其实,对于抗震一级结构,主梁箍筋长度为梁高的2.0倍,对于抗震二级、三级、四级结构,则仅为梁高的1.5倍。
37.什么是止水带?
答:止水带一般用于地下工程的防水。止水带分为: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
1、止水带利用橡胶的高弹性和压缩变形特性,在各种荷载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从而起到紧固、密封的作用,有效地防止建筑构件漏水、渗水,同时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在很多工程建筑中,土建与水土结构之间都存在一定的伸缩要求,还有防水、防震等问题。因此,使用和安装橡胶止水带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主要用于水渠、隧道出口、挡水坝、输水渡槽等混凝土浇筑时必须设置的永久性变形缝。E系列止水带
2、遇水膨胀橡胶遇水膨胀橡胶是公司近期研发的新产品,该产品是在橡胶中添加亲水可膨胀的高分子物质,使其既具有一般橡胶制品的性能,又具有遇水自膨胀的独特性能钢结构伸缩缝设置规范,是一种以水止水的新型防水材料,防水效果比一般橡胶更可靠。遇水膨胀橡胶比普通橡胶具有更为突出的特点和优势:该种橡胶在接触水或受潮后会膨胀变形2-3倍,并填补接缝处一切不规则表面、空洞和缝隙,同时产生巨大的接触压力,彻底杜绝漏水。当接缝处或施工缝发生位移,使缝隙超过材料的弹性范围时,普通橡胶止水材料就失去止水作用,而本材料还能通过吸水膨胀而止水。 采用遇水膨胀橡胶作为防漏、密封止水材料,不但节省了用量,而且消除了一般弹性材料因过度压缩而产生弹性疲劳的特点,使防水效果更加可靠。遇水膨胀橡胶腻子遇水膨胀橡胶腻子既具有一般腻子的良好粘结性和耐低温性,又具有良好的膨胀特性。本产品由多种高分子化工材料合成,强度高于普通腻子,特别适用于防水工程。
38.什么是冷加工?
答:通常指金属切削加工,即用切削刀具从金属材料(毛坯)或工件上切去多余的金属层,使工件具有一定的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如车削、钻、铣、刨、磨、拉等。在金属加工中,与热加工相对应的是冷加工,是指在再结晶温度以下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的加工工艺,如冷轧、冷拉、冷锻、冲压、冷挤压等。冷加工对变形的抗力很大,在使金属成形的同时,可利用加工硬化来提高工件的硬度和强度。冷加工适用于加工截面尺寸较小、对加工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的金属零件。
39. 什么是女儿墙?
答:特指房屋外墙高出屋顶的矮墙。
40、什么是建设工程招标投标?
答: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是指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就拟建工程发布公告,运用合法的手段吸引建设工程承包单位参加竞争,再通过合法的程序选择最佳候选人,完成建设任务的行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是指经过特定审查取得招标资格的建设工程承包单位,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招标单位填写投标书,争取中标的一种法律行为。
41. 什么是水平墙?什么是垂直墙?
答:(1)横墙是沿建筑物宽度方向布置的墙体。
(2)纵墙是沿建筑长度方向布置的墙。
42、什么是水平墙承重、垂直墙承重、纵横墙混合承重?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1)横墙承重是在横墙上设置梁或板,其优点是横墙较密集,使横向刚度较大,抗震性能较高,外墙开窗灵活性较大,容易防止透风;缺点是用料较多,开间尺寸灵活性不够。
(2)纵墙承重,即在纵墙上放置梁或板。其优点是可灵活划分建筑不同区段,材料用量少;缺点是刚度较差,外墙开窗受到很大限制。
(3)纵横墙混合承重,即在纵、横墙上都放置梁或板。其优点是房间布置灵活,整体刚度好;缺点是所用梁、板种类较多,施工较麻烦。
43、普通粘土砖的标准规格有哪些?
答:普通粘土砖的标准规格为长240mm、宽115mm、厚53mm,灰缝宽度按10mm计算,所以标准砖的长宽厚比例为(240+10):(115+10):(53+10)=4:2:1,1立方米砌体用标准砖为512块(含灰缝)。
44、什么是顺砖、丁砖?什么是面砖、豆砖?
答:(1)顺砖是指长度沿墙面方向的砖;定砖是指宽度沿墙面方向的砖。
(2)平铺在地面的砖叫睡砖;侧铺在地面的砖叫斗砖。
45. 什么是门楣?其作用是什么?
答:过梁是门窗洞口上方的水平梁,其作用是承受门窗洞口上部的荷载并传递给门窗两侧墙体,防止门窗框被压坏或变形。过梁的长度一般为门窗洞口跨度加500mm。
46.什么是环梁?其作用是什么?
答:圈梁又称“腰箍”,是在同一水平面上设置于墙体上的连续封闭梁,其作用是加强整个建筑的整体性和空间刚度,抵抗房屋的不均匀沉降,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47.什么是结构柱?其作用是什么?
答:构造柱是设置在墙体主要转角处的垂直构件,其作用是与圈梁共同构成空间骨架,提高建筑的整体刚度和延性,抑制墙体裂缝的发展,从而增加建筑的抗震能力。
48. 什么是[wiki]伸缩接头[/wiki]?
答:当房屋受到温度变化、相邻部位不均匀沉降、地震引起的相互碰撞等不良外界因素影响时,整栋建筑将发生变形、开裂等破坏。为了避免房屋发生此类破坏,往往人为地将房屋分割成几个独立的单元,以保证它们变形时互相不干扰。这些单元之间的缝隙就是变形缝。
49、伸缩缝有哪几种类型?其设置原则是什么?
答:根据外界破坏因素的不同,变形缝分为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三种。
(1)伸缩缝:伸缩缝又叫温度缝,是考虑到温度变化对建筑物的影响而设置的。气候中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建筑材料和构件的热胀冷缩,过长过宽的建筑物会因这种热胀冷缩而开裂甚至损坏。因此设置伸缩缝是为了将过长过宽的建筑物分成几段,保证每段都能自由热胀冷缩,从而避免墙体开裂。伸缩缝宽20~30mm,缝内填有弹性保温材料。
(2)沉降缝:沉降缝的设置是为了考虑到房屋某些部位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可能性。当建筑物相邻部位的高差、荷载、结构形式、地基承载力等存在较大差异,或建筑物平面形状复杂或相连建筑物分期修建时,相邻部位就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整个建筑物开裂、倾斜,甚至倒塌。因此设置沉降缝,把建筑物分成几个独立的单元,保证各单元独立沉降,不受彼此制约。沉降缝的宽度一般为30~120mm。
(3)抗震缝:抗震缝的设计要考虑到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对于抗震地区的多层砖混结构房屋,当房屋高差大于6米,或房屋为错层、楼板高差较大,或房屋各部分结构刚度和质量完全不同时,在地震中,房屋相邻部分就有可能相互碰撞而发生破坏。因此,需要设计抗震缝,将建筑物划分为几个形状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避免地震破坏。抗震缝宽度一般为50~100mm。
(根据网上的介绍,如有错误,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