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行业内各位大佬的交流讨论内容。 笔者仅对讨论内容进行总结,希望对大家消防设计有所帮助。
在大多数结构设计师的印象中,建筑消防是建筑师和设备工程师的工作,因此很多人对基本的消防概念并不熟悉和不了解。 因为《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的发布,要求结构工程师学习所谓的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于是大家就一起讨论、交流。
规范3.1.4明确要求“钢结构防火设计文件应注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构件的设计耐火极限、构件的防火措施、性能要求和设计指标防火材料”。 所谓“消防设计文件”是指图纸和计算书。 由于防火材料可能会因耐久性问题而被更换,因此他们的做法必须在图纸中得到体现。
《钢结构用防火涂料》(GB 14907-2018)对防火涂料有具体要求。 但需要注意的是,GB14907是一个材料规范,是判定一种材料是否可以用作防火涂料的标准。 它不是施工标准,更不是设计标准。 型式检验报告是根据14907标准对该涂料进行检测的结果。 符合 14907 标准的防火涂料型式检验报告只是材料合规性的证明,仅此而已。
GB14907规范的检验和试验条件(截面、应力形式、载荷)受到限制(I36工字钢、弯曲简支梁、极限载荷),型式检验报告是根据14907规范得到的试验结果。 当实际工程构件的上述情况与14907不一致时,不能直接使用报告结果。
GB14907要求阻燃涂层性能参数,厚度不是必需的。 如果你遇到设计厚度的要求,那你就是装懂了。 对于涂料应用规范(《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T/CECS 24-2020))来说,仅根据厚度满足耐火极限是错误的。 这仍然是旧概念; 另外,GB14907还对性能参数与厚度的换算进行了说明。 此外,防火设计和防火涂料应用是两个不同的事情。 一是如何设计并获得所需的性能参数,二是如何应用涂层。 两者之间的桥梁是材料性能参数。 采用哪种涂层可以达到设计要求的性能参数? 这是涂层应用。 其中,防火涂料厂家鱼龙混杂,花样百出。
对于风荷载和地震,目前可以进行比例风洞实验和地面震动实验。 那么,对于火灾,能否根据实验来确定呢?
当然,火灾对钢结构建筑的影响本质上可以归为热影响; 可以用物理处理来代替模拟火灾对钢结构建筑的影响; 此外,对于一些重要的建筑钢结构防火设计,可能还需要考虑防火性能设计。 是的,有些人这样做;有些人这样做。 这种实验肯定比目前报道的这些实验的模型更加合理和准确; 做与不做,区别在于成本;
目前标准设计的一些假设仍需改进。 最大的问题是着火曲线、着火点的不确定性、环境影响的变化等,这些都与实际施工有关
然而钢结构防火设计,该规范是基于控制火灾下结构的应力损坏的方法。 方向一定要正确。 火灾是结构的意外荷载。 这与自然界中的爆炸、冲击是一样的。 时间、地点、损害面和可持续性没有任何规则。 规范的标准曲线保守、一刀切,防火方法要求所有部件同时达到; 防火性能设计已经提出很多年了,很多专家也做了各种总结,但总是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