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金马交通枢纽金马路TOD项目效果图大全

   日期:2024-04-2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258    
核心提示:金马路TOD项目作为南京八大交通枢纽之一,在城市土地复合利用中不断探索、前行,并逐渐成为城东板块的扛旗者。综上所述,本项目最终采用了方案三——钢筋混凝土+钢框架结构多塔体系。金马路TOD项目的顺利落地定会成为城东板块发展的新亮点!

前言

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新课题。 土地复合利用作为一种发展增长方式南京钢结构框架,通过提高土地利用质量和效率,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发展方向。 TOD作为一种独特且逐渐兴起的城市设计和城市发展模式,在土地综合利用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它将传统城市设计思想与现代生活理念相结合,充分缓解城市用地高强度开发压力,形成以交通线为导向的城市功能立体发展空间。 作为南京八大交通枢纽之一,金马路TOD项目在城市土地综合利用上不断探索、前行,已逐渐成为城东地区的旗手。

图1 金马交通枢纽位置图

项目概况

金马路TOD项目是绿地江苏事业部首个Metro+项目。 设计成为集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公交、出租汽车为一体的综合客运枢纽。 将带动城东工业、交通、居住、商业、大学等各类配套设施升级发展。 其中C地块为地铁正上方物业。 项目位于整个项目的西北角,北以规划的青马路为界,西以地铁2号线为界。 C地块由9#楼、10#楼两栋建筑组成,总建筑面积约50922平方米。 建筑高度49.45m。 下层二层裙楼高度11.2m,用于地铁4号线现有站厅; 上面的两座塔楼均为10层办公楼。 塔平面尺寸约为71.5m×36.5m。 地铁上部结构是结合车辆基础和上部物业而开发的建筑。 由于其使用功能的特殊性,使其具有不同于常规建筑的结构特点。

图2 金马交通枢纽总体规划

图3 金马路TOD项目效果图

图4 金马路站平面图

图5 金马路各单元标准平面图

结构方案比选

设计思路:1)满足建筑功能需求,提高工程品质,获得更多优质空间,便于大规模定制; 2)减少既有建筑的加固改造,减少施工过程中对地铁运营的影响; 3)根据地铁设计规范进行结构抗震计算分析,为地铁建筑预留安全储备。

本结构设计参数依据《钢结构设计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等,并查阅了中铁一院勘察设计院对结构参数作出如下数值。

南京钢结构建筑_南京钢结构_南京钢结构框架

表1 主要设计参数

图 6 选项 1(左) 选项 2(中) 选项 3(右)

方案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该方案预留给地铁初步设计(图6)。 该方案结构体系规整,竖向抗侧力构件连续,无结构薄弱层,结构整体抗扭刚度好,预留荷载充足,对下部结构安全影响小,地基沉降均匀。 然而,这种设计将导致上层办公空间的横向进深达到49.3m。 首先,长度远远超过常规办公楼的进深设计尺寸,导致室内办公区域难以划分,增加了销售难度; 其次,各办公区域的排烟设施难以满足消防规定,增加设备投资; 最后,垂直交通核心位于建筑东侧拟建区域。 西侧建筑面积在不增加垂直交通核心的情况下显然难以满足火灾疏散要求。

方案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塔系统

为了减少对现有站厅功能的影响,建筑垂直交通核心位于新建筑东侧两端。 减少建筑面积,增加层数,提高建筑的功能质量。 减少建筑水平进深,同时采用轻钢龙骨石膏隔墙板,减轻结构重量。 本方案为多塔结构体系(图6),存在塔塔Y向偏移、地基沉降不均匀等问题。 经计算分析发现,部分框架柱轴压比超限,需对下部框架柱进行识别加固。 大部分柱子的轴压比接近极限值,地铁建筑没有预留足够的安全储备,如图7所示。

图7 柱轴压比

方案三:钢筋混凝土+钢框架结构多塔系统

为了减轻上部自重,减少下部框架柱的加固改造工作,同时减少施工过程中对地铁运营线路的影响,在控制框架柱轴压比的基础上,新建的十层上部建筑底部框架柱采用轻质高强钢结构。 系统(图6)。 该方案解决了下框架柱轴压比超限的问题,但需要解决模型计算中阻尼比参数设置以及转换位置不同材料稳定连接的问题。 通过软件分别定义上下部分的结构阻尼比,计算出结构的综合阻尼比为0.042。 同时我们用两个软件检查综合阻尼比基本一致; 为保证新旧结构连接稳定,设置过渡层实现混凝土与钢结构的转换,下图8为三层过渡层式钢混凝土柱节点示例。

图8 嵌入式刚性柱底座

本项目土地出让中,要求预制装配率达到40%。 与其他结构体系相比,钢结构具有优异的装配性能,大部分钢结构工程都能很好地满足预制装配率要求。

据测算,该项目采用的钢结构体系比满足40%预制装配率的混凝土结构每平方米可节省100元单位造价,土建成本可节省近400万元。 同时,钢结构自重轻,避免了现有站厅的加固,节省加固费用约50万元。 考虑到上层建筑的主要功能是办公,墙体材料也进行了比较和选择。 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我们选择了市场上众多预制墙板中重量轻、价格便宜的轻钢龙骨石膏板,节省墙体材料成本约20万元。

目前,南京正在大力推广装配式结构的应用。 但预制构件的生产和施工质量与钢结构相比并无明显优势。 尤其是产能不足,常常导致停产。 作为一种工艺比较成熟的钢结构,可以很好的使用。 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相比,该项目采用的钢结构体系可缩短工期1个月左右南京钢结构框架,为项目快速推进提供了可靠保障。

综上所述,本项目最终采用方案三——钢筋混凝土+钢框架结构多塔体系。

现场进展情况

图9 项目前期预留

图10 项目现场进展情况

结论

金马路TOD是南京市重点项目,也是绿地江苏事业部与南京地铁公司的首个深度合作项目。 为了减轻自身重量,减少对下部地铁的影响,金马路TOD项目上部采用钢结构体系,墙体材料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 同时,利用钢结构本身的装配特点,可以轻松满足工业局规定的40%预制装配率要求,为节省预制构件的制作和安装成本、缩短工期提供了条件。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与地铁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了地铁设计、地铁运营等相关规范和要求,为长期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长期合作。

金马路TOD项目的顺利实施,必将成为城东板块发展的新亮点!

绿地集团架构专业中心

江苏事业部技术开发部

感激的:

【方案设计】:上海佑安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图设计】: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咨询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南京分院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