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版本提供了一系列功能,有效提高设计效率,提高计算精度,解决设计者迫切的功能需求,有效帮助设计者提高设计质量。
功能亮点如下:
1、全面支持最新的工程规范和技术标准。
支持北京市地方标准《建筑工程减震隔震技术规程》(DB11/2075-2022);
支持上海地方标准《建筑抗震设计标准》DG/TJ08-9-2023;
支持《建筑耗能、减震、隔震技术标准》DG/TJ08-2326-2020;
支持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建筑工程隔震减振技术规程》DB54/T0268-2022;
支持《危险房屋识别标准》(JGJ125-2016);
支持《基于维持正常建筑功能的抗震技术导则》RISN-TG046-2023;
支持即将出台的《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部分修订版);
支持即将出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部分修订版)。
2、进一步夯实通用标准和现行标准的深度支撑能力。
评审软件新增了对规范《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北京市《平时和战时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DB11/994-2021最小配筋率强度筋的评审, ETC。;
根据一系列通用规范中对地板舒适度的要求,软件增加了走廊、室内立交桥的舒适度验证,一键完成符合审核要求的地板舒适度验证结果;
楼板施工图纸根据一系列通用规范和其他强度要求进行支撑验证,如板支撑锚固长度、最小配筋率、保护层厚度、挠度裂缝等。
3、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更快速、高效地应对建筑规划的变化。
V2版本在智能衬线、数字绘图联动、建模格式刷动、双击改变墙长等一系列高效应对建筑方案变化的基础上,增加了快速直接排列人字形、V形等新功能。形牙套和X形牙套;
双击文字即可修改轴距;
双击文本修改节点坐标等功能,高效调整结构布局;
自动识别建筑图纸中的分区线荷载;
新增后处理截面验证和复杂节点设计功能,时刻掌控构件承载能力设计;
提供上部结构和基础工程比对功能,实现结构方案快速、全方位的比对和变更;
施工图本地增量自动更新,方案变更引起的图纸变更可一键调整。
4、更加智能化、系统化的辅助设计方案。
PKPM软件平台+Arup成熟高效的算法相结合共同开发了PKPM-AID软件,操作简单,实现各种等截面、变截面构件的智能截面优化,各种结构指标的自动调节和控制、以及结构方案的比选等,提出智能辅助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智能施工图参数化,采用人工智能选择钢筋,一键实现高质量自动化图纸;
智能校对实现自动对齐、自动识别图层、自动全面详细的一键校对。
5、进一步优化算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空间网架结构技术规程》的要求,针对机场航站楼、高铁站等复杂大跨空间结构,进行多维地震作用下的效应分析执行操作。 与传统算法相比最大差异为正或负。 20%;
提供基于时程分析的组件设计,更好地考虑阻尼装置对耗能下部结构的动态影响;
基本的局部抗浮稳定校核增加了基于联合经验的自动计算功能,使抗浮校核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新增用户手动修改冲孔锥形状的功能。 对于复杂情况,在软件自动形成的冲孔锥的基础上,可以交互编辑冲孔范围,使验证结果更加合理,“自主可控”的主动权掌握在设计者自己的手中。
6、梁作图及全新柱板作图软件,月活跃用户数百万。
施工图纸全面优化,智能选筋、配筋合理;
参数化图纸制作,图纸美观,大大减少图纸修改工作量;
审图、计算、施工图模块深度集成,施工图边修改边审,双击修改,修改立即审核;
自信的自检结果;
全新立柱施工图,用户户外测试好评100%;
支持多种绘制方式,智能选筋、智能合并,支持钢混凝土柱绘制,大幅提高绘制质量和效率;
柱纵向钢筋支撑平行钢筋和双排,箍筋支撑井字形复合箍。
分区绘制实现不同区域塔楼、地下室的绘制;
增量更新可以直观简洁的差异比较,只改变不同的部分更新,省时省力;
全新BIM板施工图可实现参数分层设置,采用普通+附加钢筋、填充+图例+平面标注的方法,实现整栋建筑的一键绘制;
新型复合楼板设计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24,支持压型钢板复合楼板全流程设计,选择符合工程实际的加固参数,生成可与标准图册相媲美的施工图结果;
施工图中统计的混凝土和钢筋数量直接连接PKPM碳排放软件,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计算。
7、加强施工图审查软件建设,全面提高审查的准确性和范围。
新增对中望CAD软件2023-2024的支持;
对钢筋简化图纸模型(WPJ+DWG)的验证进行了深入改进,使图纸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达到了模型模型的水平;
仅凭配筋图即可检查图纸与模具的一致性;
继续扩大规范条款的覆盖范围,增加型钢柱和异形柱的审查和鉴定、计算和实际匹配的比较以及规范的各种结构要求的审查;
支持对用户关心且容易出错的人防构件最大、最小配筋率、人防梁的锚固长度、延性比、防护层厚度等进行审核;
新增导出BIM审阅数据功能,读取图纸后可直接生成数据供BIM审阅系统使用。
8、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提供实用的细节改进功能。
支持高清分辨率,优化2K、4K高清分辨率屏幕下的显示效果;
软件整个模块增加了歪脖子看图片的功能,一键将图形切换到舒适的视角;
自由“夹层板布置”不再要求夹层板布置与楼板梁一致。 可通过选框批量生成夹层梁,也可手动指定夹层板边界,轻松形成夹层板;
两个标准层合并为一个标准层,更方便创建夹层和调整指标统计;
楼板施工图自动识别“层间楼板”,支持一键绘制图纸;
全新的组合梁设计,根据梁跨设计组合梁,自动划分剪跨截面,根据剪力关键信息自动确定各截面的属性,可按全剪承载或部分剪承载进行计算,并可智能优化的复合梁截面。 独特设计双击修改尺寸,计算结果实时刷新;
基础软件的有限元计算结果以图文形式显示在基础模型中,为模型编辑提供方便的参考;
为石油化工建筑防爆设计提供工具箱PKPM-KB软件,解决石油化工建筑防爆设计可简化为单自由度系统并利用数值积分方法对构件进行动态分析;
整体有限元分析软件PKPM-KB-EP可以通过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完成爆炸荷载下建筑物精确动力行为的模拟分析。
9、精细打磨,有效提升基础设计质量和效率。
基本组件类型可以导入、导出和复用,提高工作效率;
基础工程拼装可多人协作,直接拼装各塔或隔断的基础,无需再次导入DWG;
构件批量转换功能可一键批量转换承台与筏板、承台与板加厚区域、筏板与防水板、系梁与基础梁等。 无需删除和重新排列,大大提高模型修改效率;
通过两个方向的桩距快速修改桩位布置,效率显着提高;
在桩体承载力试算中,增加了压屈稳定系数的计算,并增加了负摩阻力的试算,使计算更加准确;
基于单元对基础进行校核修改功能,修改承载力、混凝土强度、基础厚度方便快捷;
通过基础工程比对功能,可实现因基础布置方案变更而引起的计算结果变化,快速查找差异原因,精准控制差异;
增加了JCCAD桩体承载力试算、压缩屈曲稳定系数计算、负摩阻试算功能。
10、三维门架全面升级,全新门架施工图上线,一套软件完成全流程设计。
与巴特勒联合开发的全新三维龙门软件,支持不规则框架设计;
支持纵向构件和荷载的交互布置;
屋面、墙体围护结构智能布局,自动计算、绘图;
与JCCAD全面集成进行基础设计;
零部件准确导入 Tekla;
支持交叉柱、箱形柱、门式支撑等更复杂节点形式的设计与绘制;
施工图方式更符合设计师的习惯;
准确统计板材用钢量,更详细的统计报告;
为龙门结构提供智能辅助设计功能,实现变截面构件的智能优化。
11、为复杂结构的设计提供更完整的解决方案。
PKPM 和 SSG 强有力地结合在一起。 PKPM减隔震软件中嵌入了SSG减隔震程序。 模型无缝直接连接SSG隔震,进行中、大地震的弹塑性分析结果;
利用SSG等效线性化的等效刚度和阻尼结果,根据反应谱法计算配筋,解决了反应谱迭代确定的阻尼过大、时程分析需要大量人工的麻烦问题数据处理;
减隔震软件支持多地标,补充多维反应谱法等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24,适用范围更广;
隔震支持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基于集成模型和小地震计算的设计方法,满足北京地标建筑等要求;
PKPM-CAE通用有限元软件支持将PKPM等结构设计软件建立的结构模型(包括加固数据)自动转换为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自动网格划分、结构抗爆整体分析;
筒仓和石化储罐的模态分析和光谱分析;
分析审查钢结构的薄弱部位或复杂节点;
大跨度网壳结构的屈曲分析考虑了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
结构的多尺度分析;
12、更加开放的结构性生态系统,结合各行业主体的优势,解决行业问题。
免费开放的PKPM二次开发资源,提供模型、分析、设计资源,然后在此基础上扩展应用,让行业内各公司直接高效调用底层数据;
AI-struct人工智能矢量建模系统调用API实现PKPM模型的自动化建模、结构分析和施工图生成;
嵌入Rhino Grasshopper参数化建模模块的新开发电池组,支持结构模型和3D几何模型双向相互转换;
与双向接口电池组配合使用,可以在Rihno中将下部结构模型和上部网格模塑在一起:空间位置调整、效果预览、转为PKPM模型联动。
增强对工业研究所模型转换的支持,Everything 3D取代pdms,支持与PKPM的增量双向联动,允许用户在修改结构模型后仅将模型变化的部分同步到Everything 3D。
PKPM-Euler结构参数化建模系统调用API实现与PKPM软件实时联动,实现结构模型的参数化创建和修改。
PKPM Structure V2将在工程数字化大会2023结构数字化设计创新与发展论坛上发布!
前往或用手机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