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AirPods首次亮相,其无线设计颠覆了人们对耳机的固有印象,迅速在全球用户心中树立起“未来科技”的象征地位。从最初的简约无线体验出发,AirPods不断进化,陆续加入了主动降噪、透明模式、空间音频、对话感知等创新功能,其能力边界得以不断拓展,逐渐演变成一款集增强现实功能于一体的“耳朵上的智能设备”。
在即将发布的iOS 19系统里,AirPods的功能性有望实现进一步的提升。据彭博社的记者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透露,苹果公司打算为AirPods增添一项备受期待的新特性——即时翻译功能。
实时翻译:AirPods的新技能
目前信息显示,iOS 19操作系统将赋予AirPods用户在跨语言对话中的实时语音翻译功能。具体来说,当一位使用中文的iPhone用户遇到周围有人用英语交谈时,iPhone能即时识别对方的话语并进行翻译,随后通过AirPods耳机将翻译后的中文内容播放出来。相反,若中文用户意图作出回应,iPhone亦能将中文内容翻译成英文,并予以语音播放,以此帮助双方实现交流的顺畅。
这种独特的体验与一般的翻译软件有着根本的不同点:无需拿起手机查看屏幕,从而解放了双手和视线。耳机能够实时进行播报,显著缩短了对话中的等待时长。与空间音频技术和对话感知功能相配合,整体的使用感受变得更加自然和顺畅。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具体适配的机型尚未明朗,古尔曼却有所暗示,至少部分现行的AirPods系列(比如AirPods Pro 2)将能够实现这一功能。同时,苹果也有可能将完整的体验保留在即将推出的AirPods Pro 3上,并利用其全新的H3芯片,从而最大化地发挥其算力优势。
技术挑战与突破
实现“耳机实时翻译”这一功能,背后隐藏着众多技术挑战,例如:语音识别(ASR)需在嘈杂环境中精确捕捉对方的话语内容;自然语言理解(NLU)要把握语境、口音、方言等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低延迟翻译则要求将源语言几乎无缝地转换为目标语言,并迅速播放。
观察苹果在Siri、空间音频、主动降噪等领域的丰富技术积累,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将这一体验变为现实。此外,得益于Apple Silicon芯片性能的持续增强以及iOS本地AI处理能力的不断提升,实时翻译这一功能已从遥不可及的梦想逐渐转变为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且拥有了坚实的硬件与软件双重支撑。
使用场景:不只是出国旅游
若你认为实时翻译仅是出国旅游时的额外便利,那么你或许并未充分认识到其巨大潜力。在日益增多的多语言交流场合(诸如国际商务、跨国公司间的交流、留学生活等),实时翻译正逐渐成为日常沟通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尤为关键的是,即便在无需播放音乐、播客或通话的情况下,用户也有佩戴AirPods的充足理由。AirPods从单纯的“播放设备”角色转变为“听觉信息接口”,这种转变在无形中增强了用户对苹果生态系统的依赖程度。
近几年来,我们见证了诸多相似的趋势。比如,骨传导耳机突出强调开放式的听觉体验和信息辅助功能;OpenAI、字节跳动、科大讯飞等企业正在尝试将语音助手与耳机进行深度融合;至于苹果,其做法显然更加系统化:通过iPhone、AirPods、Apple Watch等设备实现协同作业,构建了一个以人耳为中心的隐形交互生态系统。在不久的将来,随着语音识别、机器翻译以及情绪感知等技术的不断进步,AirPods有望成为我们最为贴心的AI助手——它不仅能听见我们的声音,还能流畅地表达,并且反应迅速。
AirPods的未来,是更聪明还是更好听?
审视AirPods的发展历程,从无线音频技术,演变至主动降噪技术,再到对话感知功能,直至即将实现的实时翻译技术,每一次的升级都不仅仅是功能的简单叠加,更是持续深化与用户之间连接方式的变革。此次,实时翻译功能的加入,或许将使更多人重新审视耳机的价值:它不再仅仅是聆听音乐的伙伴,也不再仅仅是通话的设备,而是成为跨越语言障碍、实现沟通的桥梁。
当然,我们还需等待iOS 19的正式推出,届时才能知晓最终的体验效果。然而,有一点是可以预见的,那就是在未来的日子里,使用AirPods将不再仅仅是为了聆听我们熟悉的声音,而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和感知这个世界上各种各样不同的声音。
(9788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