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格隆汇报道,北京日报记者通过查阅知网资料,发现妇产科相关论文中存在性别混淆现象,实验对照组与观察组成员中提及男性患者,其病症涵盖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以及产后出血等多种疾病。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在2019年发表的一篇论文,题为《介入超声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治疗中的效果及运用价值研究》,其中提到,研究者选取了该院接收的100名患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病人,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他们平均分成了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0人;在对照组中,男性有26人,女性有24人;而在观察组中,男性有25人,女性有25人。
《大家健康》2015年发表的文章《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要点分析》提到,共有78例子宫肌瘤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45例,女性患者有33例,他们的年龄分布在26至57岁之间。在这些患者中,有32例出现了痛经症状,17例经期延长并伴有经量增多,4例出现便秘问题,29例患有贫血,22例有尿频现象,还有54例存在其他伴随症状。
《中国医药(600056)指南》2018年版中发表的《子宫腺肌瘤腹腔镜保守手术的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一文中提到,该院对60名患有子宫腺肌瘤的患者进行了研究,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在实验组中,男性患者有18位,女性患者有12位;他们的年龄分布在22至4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5岁,标准差为8.5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