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苏宓
出品 | CSDN(ID:CSDNnews)
还记得上月初,中国团队 Monica 推出了全球首款通用型 AI Agent 叫 Manus。这款产品一经推出就在网上引发了热烈讨论。然而,当时因为需要“邀请码”才能抢先体验,所以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也正是因为这样,催生了像 OpenManus 这样的开源替代方案。
如今,这款 AI Agent 再次引起了关注,而这次的关注来自资本市场的追捧。据硅星人 Pro 称,至少有三家位于硅谷的头部风险投资公司向 Manus 发出了投资邀约。彭博社最新报道称,Manus 背后的公司是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该公司已获得一轮融资,由美国风险投资公司 Benchmark 领投,筹集金额为 7500 万美元。这轮融资将公司估值直接推高到 5 亿美元,此估值几乎是此前估值的五倍。
消息人士透露,这轮融资吸引了 Benchmark 参与,同时也有 Manus 原有的几位投资人一同参与。新资金一方面将用于探索利用人工智能代理来替代日常任务,另一方面旨在把 Manus 的 AI 服务拓展到更多市场,像美国、日本以及中东等地区。
回顾 Manus 的发布情况,就不难明白资本为何会热情高涨。这款 AI Agent 的主要特点是“自主执行”,它能够在云端独自完成任务,并且不需要依赖人工指令。官方上个月发布时,在官网一次性放出了 51 个功能演示视频。这些视频展示了 Manus 在简历筛选方面的表现,也展示了它在房产研究方面的表现,还展示了它在股票分析方面的表现,以及在旅行规划方面的表现、在 SEO 优化方面的表现、在教育内容生成方面的表现等。其覆盖面相当广。
Manus 官方对于此次融资的消息选择不进行评论。Benchmark 暂时也没有回应外界的查询。
Manus 的联合创始人以及首席科学家季逸超先前强调过,他们的目标是构建“真正自主”的 AI 产品。目前的用户反馈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一部分人觉得它极具前景,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它还像是个“半成品”。然而,市场的热度以及资本的态度,似乎都在表明它至少处在了风口之上。
值得一提的是,Manus 在月底对外公布了两档订阅计划。一档是 Starter 计划,另一档是 Pro 计划。Starter 计划每月定价 39 美元,Pro 计划每月定价 199 美元。其定价风格与 GPT Pro 相似。然而,由于它仍处于测试阶段,这个价格策略引发了许多讨论,很多人认为价格偏贵。
当然,下一步要看 Manus 能否从“风口”飞起来,能否变成真正可落地的生产力工具,这得看它在实际场景中如何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