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9 日消息来自 IT 之家。最新研究发表在《IEEE Access》上,该研究指出下一代 DNA 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存在显著的安全漏洞。
IT 之家指出:NGS 具有快速且成本低廉的特性,在 DNA 和 RNA 测序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药物研发、法医学以及农业等领域的进步。不过,该技术需要经过样本准备、测序以及数据分析等复杂的流程,并且依赖于高端的仪器、软件和互联系统。
这些环节给网络攻击提供了诸多切入点,像“目标性重新识别攻击”以及基因档案的构建等,并且还有可能引发不道德的研究。研究表明,这些威胁比普通的数据泄露要严重得多,有可能会对个人隐私、科研成果以及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研究的主要作者是 Nasreen Anjum 博士,她来自朴茨茅斯大学计算机学院。她强调必须采取先进的防护措施。
她表示:我们的研究敲响了警钟。保护基因组数据,这不仅仅是一个加密的问题,更要提前去应对那些尚未出现的攻击。我们需要对精准医疗安全的思维方式进行彻底的改变。
研究揭示了多种潜在威胁。其中包括利用合成 DNA 编码的恶意软件。还有基于 AI 的基因组数据篡改。以及能够从基因信息中识别个体的技术。
微生物学家 Mahreen-Ul-Hassan 博士作为另一位作者警告道:基因组数据属于人类最为私密的数据之一。倘若其发生泄露,所带来的后果要远远超过普通数据泄露的情况。
研究团队由多所机构的专家构成。其中有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的专家,有格洛斯特郡大学的专家,有纳尔詹大学的专家,还有贝娜齐尔・布托女子大学的专家。
研究呼吁立即采取行动,以提升基因组学的网络安全水平。其中的建议有:开发出安全的测序方法;对数据存储进行加密;利用 AI 工具来检测异常活动。
Anjum 博士指出,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专家往往各自为战,生物技术领域的专家也往往各自为战,安全领域的专家同样往往各自为战。但现在这些领域的专家必须紧密合作。她警告说,如果缺乏协调行动,基因组数据就可能被用于监控,基因组数据就可能被用于歧视,基因组数据甚至可能被用于生物恐怖主义。当前保护措施是零散的,全球生物安全存在着重大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