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eel钢铁市场周度观察:出口趋弱,钢价承压
我的钢铁4月14日
本文是 Mysteel 大客户服务部的《周度观察》精简版,其原文在上周六(4 月 12 日)已经发出。
上周初,特朗普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升级,这使得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突然升温。避险情绪开始上扬,资本加快流入黄金。同时,主要大宗商品普遍承受着压力。中国随后出台了反制措施,中美贸易摩擦再次加剧,黑色系商品大幅度下跌。周三的时候,上海螺纹的现货价格曾经一度跌到 3130 元/吨,接近去年的低点 3110 元/吨,市场的悲观情绪明显上升。
短期内关税影响已被市场部分消化。逆周期政策预期升温,促使价格自周四开始止跌回弹。但整体情况仍未修复至上周五的水平。跌势虽然有所缓和,但风险依然存在。
短期钢价因宏观预期提振而有所企稳,不过整体仍处在磨底阶段。从阶段性走势以及基本面的演变来看,钢价下行的压力仍然非常显著。
1.出口韧性削弱,阶段性回落或将加剧
当前钢材出口依然受到存量订单的支撑,也受到五一前抢单的影响,还受到价差优势的支持。然而,其边际优势正在逐渐减弱。随着订单逐步被交付,通道受到的扰动在不断加剧,并且外需也在逐渐变弱。预计在四月下旬,钢材出口将会进入一个回落的周期。
Mysteel 数据表明,在四月的首周,钢材的发运量四周均值呈现出连续第四周环比下降的态势,并且降幅进一步扩大到了 1.7%;同时,热卷港口的去库速度也环比急剧下降了 11.7 个百分点,这使得出口支撑明显减弱了。
2.高炉开工承压,铁水支撑趋弱
Mysteel 对 247 家钢厂进行了统计。上周,这些钢厂的高炉开工率升至 83.3%。这个开工率已经超过了去年的高点 83.1%。在同一时间,钢厂的盈利率自二月开始首次出现回落。周环比下滑到了 53.7%。这使得利润空间被压缩,高位的铁水产量或许已经达到了顶峰。
钢厂生产调整的态势较为温和。然而,由于利润与库存的双重压力在不断上升,减产的预期也在逐渐增强。热卷厂的库存连续第二周出现了增加的情况,而螺纹钢厂的库存则结束了连续六周的下降态势,环比回升了 7.5 万吨。另外,在四月中旬之后,检修计划集中开始释放,预计铁水的产量将会进入到回落的通道当中,原料端所提供的支撑也会同时变得越来越弱。
3.热卷供需矛盾趋紧,负反馈风险上升
上周热卷因局部检修,其产量出现短暂回落。不过,本周热卷复产之后,有可能重新回到 320 万吨的高位(依据 Mysteel 小样本)。与此同时,热卷的库销比环比上升了 0.39,达到 8.53 天,这表明库存压力在加大,并且外需呈现出回落的趋势,这是很明确的。
如果出口继续走弱,那么热卷有可能率先出现价格破位的情况,这会引发连锁式的负反馈,就像去年八月那样重演价格大跌的局面,从而带动黑色系整体走弱的风险上升。
螺纹:库存压力重现,短期反弹有限
上周,因为中美关税博弈升级,所以市场避险情绪提升了。上海螺纹的现货价格在周内曾经大幅度向下探寻到 3130 元/吨,4 月 11 日的收盘价是 3170 元/吨。它逼近了去年的低点 3110 元/吨,要知道 2024 年上海螺纹钢价的低点出现在 8 月 15 日,是 3090 元/吨。国内逆周期政策预期升温,这使得市场情绪有了略微的修复。价格回升到了 3160 元/吨,然而它仍然低于上周五的 3230 元/吨,整体的重心呈现出下移的态势。
在供给端方面,依据 Mysteel 的小样本数据来看,螺纹的产量连续第三周呈现回升态势,与上一个周期相比增加了 3.7 万吨,达到了 232.4 万吨。其中,短流程的产量有大幅增长,增长了 3.1 万吨,达到 30.5 万吨;高炉的产量仅微微增长了 0.6 万吨,增幅与上一个周期相比有所收窄。这主要是因为钢厂的利润持续被压缩,比如在江苏地区,吨钢的利润下降到了 37 元/吨,比上周减少了 10 元。同时,需求已经逼近了季节性的高点,这使得钢企的增产意愿变得更加谨慎。
库存方面,上周螺纹钢厂库的去化态势连续六周结束。其环比增加了 7.5 万吨,达到 217.7 万吨。这表明钢厂端的库存压力开始显现出来。虽然华中、西南以及华北的部分轧线已经开始进行检修,但是由于利润仍然存在,并且受到需求回补预期的支撑,生产的积极性依然比较高。Mysteel 调研显示,华北地区的部分钢企计划在本周恢复生产,预计螺纹的产量可能会进一步上升。
从需求端来看,由于期螺下跌以及清明假期的干扰,上周螺纹的小样本总库存减少了 20.3 万吨,降幅与上一个环比相比收窄了 0.7 万吨。假期结束之后,需求或许会在阶段性地释放。预计本周螺纹的表需将达到上半年的高点,短期库存的去化节奏依然能够保持。价格下行暂时难以顺利进行。然而,考虑到去年同期的高点明显比当前要强,需求的顶部或许会提前达到顶点,反弹的空间是有限的。
本周来看,上海螺纹现货价格预计会有小幅的反弹。主要原因是出现了超跌修复的情况,同时也有短期需求的支撑。不过,要警惕资金面带来的制约。Mysteel 最新的调研显示,只有 9.09%的建筑企业反馈资金到位情况良好,超过 65%的企业认为资金情况处于持平状态,这表明整体的资金环境改善的程度是有限的。四月中下旬需求达到顶点后开始回落,而供应依然处于高位。在这种情况下,库存去化的速度会逐渐变慢,螺纹价格再次承受压力的风险有可能会上升。
热卷:出口趋弱压制需求,高供应下价格破位风险渐升
上周,中美关税博弈持续发酵,这对市场产生了影响。市场的悲观情绪加重了。在上海,热卷的现货周均价出现了变化,环比下跌了 89 元/吨,达到了 3266 元/吨,刷新了年内周度的新低。
出口持续回落产生了影响,热卷的表需明显变弱。从 Mysteel 数据能够看出,小样本的表观需求与上个周期相比急剧下降了 17 万吨,降到了 332.3 万吨,单周的降幅达到了 5.1%,差不多是春节时的水平;唐山港口的库存去库速度也大幅度地减少了 11.7 个百分点,降到了 5%。下游订单呈现出明显的减少态势。东北地区的钢厂厂库以及南方地区的钢厂厂库,在连续两周的时间里都处于累库的状态。热卷的库销比也开始出现反转并且向上运行,与上一个周期相比,增加了 0.4 天,达到了 8.5 天,库存方面的压力正在加速积聚。
展望未来市场,出口对热卷需求产生的拖累会逐渐增大。Mysteel 卫星数据表明,中国钢材向外发送的量四周的平均值已经连续四周呈现下降的态势。并且,经过调研得知,由于美国关税政策反复无常,海外买家持观望态度的情绪在不断升温,在四月份,新接到的出口订单与上月相比下滑了 10%至 30%,预计到四月下旬,将会成为订单出现断层在发运端明显显现的关键转折点。
河北海关从五月开始要实施出口报关的新规定,这个规定要求必须提供增值税发票。因为出口操作的难度提升了,并且监管也在收紧,所以这可能会进一步抑制外需的释放。
不过,在短期内,钢材出口或许依然具有一定的韧性,有三个因素能够缓冲阶段性的出口下滑情况:
在钢材出口遭遇阻碍的背景之下,钢坯出口成为了一种替代的路径。在 4 月 9 日至 10 日这段时间里,华东地区与华南地区的钢坯出口成交量达到了 30 万吨,这种情况部分地缓解了整体出口下滑所带来的冲击。
报关政策窗口使得短期出现了“抢出口”的情况。一些企业为了规避五月的新政,正在加快对存量合同的执行。博兴等地的加工厂已经开始对未来 2 至 3 周的订单进行赶工。
这种价差强化了我国钢材在东南亚市场的价格优势。
上周热卷小样本产量有一定变化,因个别钢厂进行检修,产量下滑了 9.4 万吨,降至 313 万吨。不过,根据 Mysteel 的排产调研得知,河北的多家钢厂将会在本周恢复生产。到了四月下旬,产量或许会回归到 320 万吨的高位,供应方面的压力也将进一步加大。
综合进行判断,在短期内,热卷的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韧性。供应方面,其回升的节奏并不一致。到了四月中旬的时候,供需之间的矛盾依然处于缓慢积累的阶段。
四月下旬起需警惕,随着出口订单缺口逐步传导且供应压力回升,热卷供需矛盾可能会集中爆发,价格面临破位下行的风险,要密切关注库存的变化以及钢厂复产的节奏。
铁矿:短暂反弹高度有限,中期偏弱运行
上周,美国关税消息产生冲击。金融市场整体呈现下挫态势。黑色系商品也随之出现下跌情况。铁矿价格承受的压力较为明显。青岛港的 PB 粉周均价报 755 元/吨。环比价格下跌了 29 元。周中时一度触及 741 元/吨。创下去年十月以来的新低。
下半周的时候,关税扰动暂时停歇了,并且国内对冲政策出台的预期在升温。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情绪出现了阶段性的修复,矿价也有了触底反弹的迹象。不过,本轮的反弹主要是受到超跌技术性修复以及情绪面提振的驱动,其持续性和高度都是有限的,后续依然面临着多重下行压力。
铁水产量有见顶的预期,并且这种预期在增强。在前期,铁水产量一直处于持续攀升的状态,并且已经达到了去年以来的新高。然而,随着钢厂盈利率的下滑以及成材库存压力的逐渐显现,炼铁端的增产动力变得越来越弱,所以铁水有可能会进入回落的通道。
结构性需求在减弱,PB 粉承受的压力较为明显。近期,钢厂对于 PB 粉的需求变得更加谨慎,部分钢厂开始转向中低品粉进行补库。一方面,性价比得到改善,这使得中低品粉的占比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国产矿的产量持续释放,对进口中高品粉形成了替代。MNPJ 粉的需求也有回落的迹象,这推动了 PB 粉的现货价格进一步下跌。
钢材出口呈现下降态势,这对整体原料采购的热情产生了拖累。虽然中期依然存在压力,然而由于前期价格下跌得过快,并且叠加了政策预期回暖的因素,所以在本周,铁矿有可能出现技术性的反弹。
整体而言,铁水产量已达顶点,铁矿石去库速度逐渐放缓,并且黑色系的整体需求预期有所下调。基于这些情况,铁矿价格在四月下旬仍有重回弱势通道的可能,需要警惕反弹之后再度转弱的风险。
双焦:焦炭提张夭折、焦煤反弹临近尾声
上周,黑色系商品因中美关税博弈而持续走弱,双焦的价格走势出现了分化。在港口,准一级焦的*均价为 1330 元/吨,相较于上周环比下跌了 35 元;而临汾的低硫主焦煤*均价上涨了 25 元,达到了 1310 元/吨。
铁水产量维持高位,从而对刚需起到了支撑作用。然而,由于期货价格连续走低,并且“第一轮提涨”遭遇搁浅,这使得焦炭的情绪变得较为低落,价格也承受着下行的压力。前期的调研数据表明,高炉的检修计划并不多,铁水产量在一段时间内将会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这对于焦炭而言,仍然具有一定的刚性支撑。
当前焦炭的即期利润因为焦煤的上涨而进一步被压缩了。焦企的增产意愿有所减弱,产量在边际上出现了回落的情况。总体的供需情况一直维持着“弱平衡”的格局。焦炭的总库存在持续下降。宏观方面的利空因素在短期之内得到了出清之后,市场有希望迎来一个小幅修复的窗口。
本周焦炭预计仍有希望发起新一轮的提涨。提涨的幅度或许会控制在 50 元/吨以内。涨价的逻辑主要是基于情绪的修复以及库存的去化。其驱动力比较有限。时间窗口主要集中在四月的中上旬。之后或许会重新回到回调的通道。
焦煤价格之前由于终端备货以及投机性需求的释放而出现了快速的反弹。在上周,它继续保持着小幅上涨的态势。然而,在宏观扰动不断增强的这种背景之下,市场的采购意愿开始变弱,流拍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在短期内,成交的活跃度明显地出现了下滑。
同时,焦煤的供应端没有明显的干扰情况。前期的涨价已经使部分预期被提前消耗了,从基本面来看,仍然是比较宽松的。在焦化利润被压缩且难以扭转这种局面的背景下,焦煤价格上涨的动力逐渐减弱,预计价格的反弹已经快要结束了。
钢材出口呈现下滑态势,外部政策存在不确定性,这两者仍是压制黑色系价格弹性的关键变量。倘若后续外需一直处于恶化状态,或者中美贸易摩擦再次出现升级情况,那么煤焦价格的上行空间将会进一步受到限制,可能会在当前的价位附近进行短期的盘整,从而打消其涨价的预期,要等到供需矛盾进一步积累之后,才会进入下行通道。
以下是关于价格规格的说明:文中*号分别代表以下规格的价格(除废钢外均为含税价格)。
螺纹:上海螺纹HRB400E20mm
热卷:上海Q235B:4.75*1500*C.
铁矿:青岛港PB粉(车板含税湿吨价格)
废钢:张家港重废(厚度≥6mm)
焦炭:日照港准一级出库
焦煤:临汾低硫主焦
如果您认为本微信文章对您有价值,那就请帮忙多多点赞、点击“在看”以及进行转发吧,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