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本周观点:
海外业务一直保持突破态势,未来的发展将会保持稳定并逐步前进。到目前这个时间点,申万建筑板块已经有 30 家公司公布了 2024 年年报。因为基建项目落地的速度有所放缓,所以整个行业的业绩都面临着压力。在这些公司中,营收同比增长的有 16 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的有 12 家。从细分领域来看,基建市政工程的韧性比较强。央企龙头在海外拓展方面成效较为突出,中铁的境外营收同比增长 10.26%,铁建的境外营收同比增长 9.27%,交建的境外营收同比增长 16.39%,中冶的境外营收同比增长 6.77%。国际工程与化学工程的表现很亮眼,东华科技的营收和利润都在增长,北方国际的归母净利润逆势增长了 14.32%。园林板块因资金和订单受限,仍处于修复阶段。装饰装修板块一直在持续分化。展望 2025 年,龙头央企的订单储备较为稳健。中铁、铁建、交建以及能建新签合同额的目标都呈现正增长态势。像安徽建工这样传统交通基建较强的省份的国企,预期营收和利润会同步得到改善。从整体方面来看,建筑行业有希望在政策给予支持以及海外进行拓展的带动之下加快自身的结构优化。那些国际化能力较为突出的企业将会率先获得益处,并且会迎来更具有确定性的增长机遇。
内需基建有发力的潜力,在 2025 年有希望迎来政策和项目的双重推动。近些年来,国内经济一直在持续推进去杠杆的进程。到了 2024 年,基建投资整体上比较谨慎,正因为如此,为 2025 年留出了较大的政策空间。从当下的项目储备以及区域发展战略来看,基建依然有着广阔的拓展空间。[id_789554343][id_847473654]
外部挑战在不断加剧,“一带一路”可能迎来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从 2018 年开始,美国依据“301 条款”,分四轮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累计涉及大约 3700 亿美元,涵盖了 66.4%的中国进口产品。这轮贸易摩擦使得中国输往美国的商品平均关税曾经一度上升到 21%,在协议签署之后依然维持在 19.3%,远远高于对其他国家大约 3%的水平。此情况对中国产生影响,使得中国对美出口承受明显压力。在 2017 至 2019 年间,美国在中国贸易总额中的占比从 14.2%下降到了 11.8%。2020 年初虽然签署了第一阶段协议,然而全年占比仅仅回升到了 13%。到了 2025 年,特朗普政府把对华关税提升至 54%的历史高位,这加剧了对美出口的成本压力以及市场流失的风险,双边贸易关系再次变得紧张起来。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情况下,“一带一路”战略具有重要意义。2024 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额有了增长,增长幅度为 5.16%。同时,对沿线国家的出口达到了历史新高,并且占中国外贸总额的 34.76%。“一带一路”峰会每两年举行一次,按照这个规律,预计 2025 年会召开新一届峰会。这次峰会有可能进一步推动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在基建和工程领域的合作会尤为突出,从而给相关方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市场回顾:
本周上证指数下滑了 0.28%,深证成指下滑了 2.28%,创业板指下滑了 2.95%。同期,申万建筑装饰指数下滑了 0.27%。在申万建筑子板块中,钢结构上涨了 3.32%,工程咨询服务上涨了 0.67%,基建市政工程上涨了 0.16%,它们的涨幅位居前列。
6. ST 元成,涨幅为+9.55%。
风险提示:经济的恢复情况未达到预期,基建投资的增速未达到预期,地产投资的增速未达到预期,政策的落地情况未达到预期。
1. 本周观点
1.1. 本周专题:关税战,对内基建发力,对外一带一路
1.1.1.海外业务持续突破,未来发展稳中求进
业绩呈现出分化的态势,其中国际工程的表现较为突出。到目前这个时间点,申万建筑板块当中已经有 30 家公司公布了 2024 年年报。因为基建项目落地的节奏有所放缓等一些因素的作用,整个行业的业绩依然处在承受压力的状态。在全年当中,营业收入同比呈现增长态势的公司有 16 家,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的公司是 12 家,这体现出了十分明显的结构性分化的趋势。从细分子板块的表现来看,基建市政工程板块的整体经营依然具有韧性。央企的龙头企业将重点放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上,并且在境外业务方面实现了积极的突破。24 年,中铁的境外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0.26%;铁建的境外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9.27%;交建的境外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6.39%;中冶的境外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6.77%。国际工程表现相对亮眼,化学工程也表现较好。东华科技的营收和利润均大幅增长。北方国际的营收下降 11.21%,但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4.32%,盈利能力较为突出。园林板块相对而言仍处在修复的初期阶段,它受到资金紧张以及订单不足的限制;装饰装修板块的表现则一直处于分化的状态。从整体上进行观察,该行业的年报呈现出“盈利承受压力、结构出现分化”这样的特征,那些具备国际化能力并且成本控制能力较为突出的企业,有希望在后续的政策发力以及市场复苏的过程中,成为核心的受益方向。
多家公司在 2025 年的经营计划呈现出稳定且有所进步的态势。从订单方面来看,龙头企业强者愈强。从已经披露的经营计划来看,建筑板块的龙头央企在订单储备方面保持着韧性,展现出了较强的稳健性以及前瞻布局的能力。中国交建 2025 年计划新签合同额为 20147 亿元,实现了正增长;中国铁建 2025 年计划新签合同额为 30600 亿元,实现了正增长;中国能建 2025 年计划新签合同额为 15000 亿元,也实现了正增长。在营收目标这方面,大部分基建头部企业都预计能够实现温和的增长。传统交通基建实力较强的省份的国企也呈现出了积极的预期。其中,安徽建工预计在 2025 年其营收会同比增长 3.6%,并且利润方面也会同步得到改善。从细分领域来看,工程咨询服务板块的目标增长较为显著。建发合诚、地铁设计等公司预计其收入与利润同比将有大幅提升。化学工程板块保持着高景气的态势。东华科技预计其营收将增长 12.8%,利润总额将增长 14.1%。
1.1.2.内需基建或迎来政策宽松与项目密集落地的双重利好
内需基建有发力的潜力,在 2025 年有希望迎来政策和项目的双重推动。近些年来,国内经济一直在推进去杠杆的进程。2024 年基建投资整体上比较谨慎,正是因为这样,为 2025 年留出了较大的政策空间。从当前的项目储备以及区域发展战略来看,基建依然有着广阔的拓展空间。江浙粤大运河工程等重点工程在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与中西部腹地建设等重点工程也在推进,西藏水电开发等重点工程同样在推进,新疆煤化工等重点工程也在推进。这些重点工程的相继推进,为后续基建提速奠定了坚实基础,显示出内需具有较强的韧性和潜在的动能。其二,地方国企代表,像四川路桥、安徽建工、隧道股份、新疆交建、西藏天路等。
外部挑战在不断加剧,“一带一路”有可能迎来政策方面的驱动以及市场方面的驱动。
特朗普 1.0 时期加征关税这件事,给中国外贸体系带来了深远的冲击。同时,也对出口、制造业以及企业盈利形成了多重压力。特朗普政府 1.0 时期,美国依据“301 条款”。从 2018 年开始,分四轮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形成了清单 1 至清单 4 。其中清单 4 又分为 4A 与 4B 。总计约 3700 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被征税。这些征税商品覆盖了 66.4%的中国进口产品。清单 1 于 2018 年 7 月实施,税率为 25%,包含钢铁产品等;清单 2 于 2018 年 8 月实施,税率 25%,包含铝产品等;清单 3 于 2018 年 9 月落地,初始税率 10%,2019 年 5 月上调至 25%,涵盖海产品等;清单 4A 自 2019 年 9 月征收 15%关税,包含电机电器等,后降至 7.5%;清单 4B 原定 2019 年 12 月执行,因协议达成而被搁置。此轮贸易摩擦致使中国输美商品的平均关税曾一度上升到 21%,在协议签署之后依然维持在 19.3%,这远远高于对其他国家大约 3%的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的出口企业遭遇了关税成本向外溢出、订单流失以及产能转移等诸多方面的挑战,外贸链条和盈利能力都遭受到了实质性的压缩。
美方加征关税给中国带来压力二手钢结构市场,“一带一路”成为中国稳定外贸、开拓市场的重要依托。在特朗普政府 1.0 阶段,美国持续对中国加征关税,导致中国对美出口的压力明显增大。面对高关税所引发的外需的不确定性,中国加快了对外贸易结构的调整步伐,通过深化“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地拓展了多元化的市场。数据表明,在 2017 年到 2019 年这段时间里,美国在中国对外贸易里的占比一直在持续下降,从 14.20%降到了 11.80%,这体现出加征关税给中美贸易带来了直接的抑制效果。尽管 2020 年年初中美签订了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对部分关税进行了调整,然而全年美国的贸易占比只是稍微回升到了 13.00%。与此相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在不断扩大。2017 年贸易占比为 26.51%,到 2019 年稳步上升至 29.32%。2020 年虽略有下滑,但仍维持在高位 29.08%。这一趋势表明,在外部环境趋紧的情况下,“一带一路”逐渐成为稳定中国外贸增长以及对冲美国市场风险的重要战略支撑。
特朗普政府进入 2.0 时期后,关税博弈再次升级,中美贸易摩擦步入了新一轮高度紧张的阶段。2025 年 1 月,特朗普政府公布了《美国优先贸易政策》,着重强调会加强对华贸易的评估二手钢结构市场,并且会持续以关税作为核心手段来实施贸易施压。特朗普在 2 月签署了第 14195 号行政命令。此命令宣布要对全部中国大陆进口商品加征 10%的关税。3 月时,他又迅速把税率上调到了 20%。到了 2025 年 4 月,美国推出了“对等关税”政策,并且将关税提升到了 54%的历史高位,这个税率远远超过了 1.0 时期的整体税负水平。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国外贸企业如果过度依赖美国市场,那么它们或许将会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以及经营风险,而寻求多元化的市场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美国持续收紧贸易政策并且加征关税,这是不利的外部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一带一路”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它成为了中国稳定外贸基本盘以及拓展国际市场空间的重要战略支撑。2024 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额达到 21424.4 亿美元,同比增长 5.16%,比全国外贸整体增速高出 1.36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在中国对外贸易格局里的地位在不断上升。2024 年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在我国外贸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达到 34.76%,并且这种比重已经连续四年呈现增长态势;我国对沿线国家的出口占比提升到了 36.3%,比上一年上升了 1.1 个百分点,从而进一步稳固了其在中国外贸里的核心地位。在美国市场不确定性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加快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经贸联动的步伐,这样做有助于减少对美国的依赖,能够优化出口的结构,还可以推动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当中实现更为有利的布局。建议着重对上海港湾、北方国际、中钢国际、中工国际等予以关注。
今年有可能召开第四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相关的基建及工程企业或许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国家的顶层战略,从 2013 年开始提出,之后已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并且在 2017 年正式被写入党章。2017 年举办了首届高峰论坛,2019 年举办了第二届高峰论坛,2023 年举办了第三届高峰论坛。2021 年由于特殊宏观背景暂停了一次。目前已恢复常态化进程。若按照“两年一届”的节奏,2025 年将会迎来第四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历届经验显示,在论坛召开的前夕,通常会有合作协议密集签署的情况,同时政策红利会被释放出来,基建项目也会加速落地。这样一来,市场预期有望升高,相关的建筑工程企业以及设备企业或许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1.2. 基建数据跟踪
本周专项债的发行量为 1524.26 亿元。到 2025 年 4 月 6 日为止,累计发行量是 24344.69 亿元。累计发行量同比增长了 124.60%。
城投债方面,本周的发行量是 377.02 亿元。净融资额为-202.35 亿元。到 2025 年 4 月 6 日时,累计净融资额是-887.81 亿元。
2. 行业要闻简评
一季度房地产市场在局部出现回暖现象。核心城市的土地市场活跃度有了显著提升,二手房市场的活跃度也显著提升了。
每经网报道称,2025 年一季度,全国 300 城住宅用地市场有回暖迹象。成交规划建筑面积同比下降了约 5%,然而出让金额同比增长超过 20%。核心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情绪开始回升,房企拿地的信心有所增强。TOP100 房企拿地总额达到 2895.8 亿元,同比增长 30.6%。中指研究院的数据表明,杭州的住宅用地成交金额达到了 595.1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49%,已经完成了 24 年目标的 51%。并且,成交的楼面均价和溢价率都创造了 2023 年以来季度的新高。在同一时间,根据北京商报的报道,北京的二手房市场在 3 月成交的套数突破了 1.9 万套,与上一个环比相比增长了近 62%。
广州首先启动了配售型保障房的申购工作,保障性住房正在加快进入到实质的供应阶段。
3 月 21 日,广州开始了第一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申购意向预登记工作。它成为了全国首个上市销售配售型保障房的一线城市。据华夏时报称,此次广州推出的房源处在次中心区域,其价格以 1 字头呈现,仅为同区域、同品质二手商品房价格的大约一半,是新房价格的三分之一到一半。
3.公司动态简评
3.1.订单类
本周,中国能建发布公告,其所属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签署了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市供水项目合同。此合同金额约为 6512 亿坚戈,折合人民币约 96 亿元。这一事件标志着公司在海外基础设施领域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推动“一带一路”市场的拓展。该项目有希望提升公司海外营收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并且能够进一步强化其在中亚区域的品牌影响力以及工程总承包能力。
3.2.其他类
本周,建筑及基建相关企业开始陆续发布业绩预告修正以及股权变动的公告。冠中生态预估 2024 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会亏损 5800 万元到 7300 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会亏损 6600 万元到 8100 万元。文科股份预计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亏损 7000 万元到 1.05 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 2.5 亿元到 2.85 亿元。中岩大地的控股股东是王立建先生。他通过集中竞价这种方式进行了股份的减持。同时,他还通过大宗交易方式也进行了股份的减持。这两种方式合计使得他减持了公司股份 2.94%。
4.一周市场回顾
4.1.板块跟踪
本周上证指数有下滑,下滑幅度为 0.28%;深证成指也下滑了,下滑幅度是 2.28%;创业板指同样下滑,下滑幅度为 2.95%。在同期,申万建筑装饰指数出现下滑,下滑幅度为 0.27%。在申万建筑子板块里,钢结构上涨,上涨幅度为 3.32%;工程咨询服务上涨,上涨幅度为 0.67%;基建市政工程上涨,上涨幅度为 0.16%,且这三个子板块涨幅居前。个股方面,本周申万建筑的股票情况如下:有 83 只股票上涨;涨幅排在前五的分别是,山水比德的涨幅为+40.04%,中岩大地的涨幅为+24.04%,鸿路钢构的涨幅为+13.00%,中天精装的涨幅为+10.68%,ST 元成的涨幅为+9.55%;跌幅排在前五的分别是,*ST 嘉寓的跌幅为-20.37%,海南发展的跌幅为-18.51%,*ST 花王的跌幅为-13.09%,东易日盛的跌幅为-11.36%,华电科工的跌幅为-8.58%。
4.2.大宗交易
本周有 4 家公司出现大宗交易。其中中岩大地的总成交额是 6680.82 万元。新疆交建的总成交额为 5170.75 万元。交建股份的总成交额是 998.14 万元。永福股份的总成交额为 201.12 万元。
4.3.资金面跟踪
从宏观情况来看,本周美元对人民币的即期汇率是 7.3043,它比上周的收盘价上涨了 3.88bp。十年期国债的到期收益率为 1.7180%,相较于上周下滑了 8.82bp。一个月的 SHIBOR 为 1.8650%,比上周下滑了 8.00bp。
5.风险提示
经济恢复未达预期:在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经济有望逐渐向上发展,然而复苏的进程存在着不确定性。倘若经济恢复没有达到预期,便有可能对市场需求产生抑制作用,进而影响到行业的增长以及整体的业绩表现。
基建/地产投资增速未达到预期:虽然“稳增长”政策的预期会促使基建投资有所发展,但是具体项目能够落地以及资金能够到位的速度存在着不稳定性。倘若基建投资超出预期地出现下降的情况,那么宏观经济所面临的压力或许会进一步增大。
政策未能如预期般落地: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倘若政策的出台情况或者执行力度没有达到预期,那么就有可能导致行业增长被延缓,并且会对相关的市场预期以及项目落地的进度产生影响。
重要提示:本公众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源证券)客户中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参考。因为本公众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所以若您不是华源证券客户中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您需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证券研究报告称:关税战正在进行。在国内方面,基建正在大力发力;而在对外方面,“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这是关于建筑装饰行业的周报(213918635063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