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则
制定本标准,目的是规范建筑防护栏杆的设计、施工和验收,以达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
本标准可应用于建筑防护栏杆在设计方面、制作方面、施工方面、验收方面以及维护方面。
建筑防护栏杆工程除需符合本标准之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规定。
2 术语
2.0.1 防护栏杆 guardrail
对人体起安全防护作用并防止人体通过的栏杆,也称护栏。
2.0.2 可踏面 tread surface
防护栏杆底部宽度要达到 0.22m 及以上,同时高度要在 0.45m 及以下,这部分可踏部位的顶面。
2.0.3 栏板 railing panel
防护栏杆中存在一些板材,这些板材能够阻止人体直接通过,比如玻璃板、金属板、混凝土板等。
2.0.4 立柱 baluster
固定于建筑主体结构上,用于支撑扶手和栏板的构件。
2.0.5 扶手 handrail
固定于立柱或建筑结构上,可供用手抓握作为引导或支撑的构件。
2.0.6 正装式 flush mount
栏杆系统锚固于水平面的安装方式。
2.0.7 侧装式 side mount
栏杆系统锚固于竖直面的安装方式。
防护栏杆的高度为 valid height of guardrail 。
扶手上表面至立柱底部或锚固位置中心的垂直距离。
防护栏杆的防护高度。
可踏面至扶手上表面或至栏板顶部两者中的较大高度。
3 材料
落地窗所用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 的相关规定。
建筑防护栏杆用的玻璃需符合国家现行的以下标准的有关规定:《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 2 部分:钢化玻璃》GB 15763.2;《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 3 部分:夹层玻璃》GB 15763.3;《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 4 部分:均质钢化玻璃》GB 15763.4;以及《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建筑防护栏杆使用的玻璃需为夹层玻璃。这种玻璃要进行磨边处理,同时还要进行倒棱操作。磨边最好采用细磨的方式,而倒棱的宽度不应小于 1mm。
建筑防护栏杆的金属构件需依据腐蚀环境来选用金属材料。除了不锈钢之外,防护栏杆的其他金属材料以及金属零部件的表面,应当进行耐腐蚀和耐老化的处理。
不锈钢材料最好选用奥氏体型不锈钢或者奥氏体 - 铁素体型不锈钢。这些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应当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不锈钢和耐热钢 牌号及化学成分》GB/T 20878 中的相关规定。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的结构用无缝钢管需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结构用无缝钢管》GB/T 8162 的规定。
建筑防护栏杆用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的表面需采取有效的防腐、防锈处理措施。在湿度大于 70%的潮湿环境中,或者处于沿海地区时,室外建筑防护栏杆的构件应采用两道表面处理层,或者采用更高的防腐技术要求。
3.0.7 建筑防护栏杆用木质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金属夹具也应符合该现行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钢索防护栏杆所使用的钢索需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不锈钢丝绳》GB/T 9944的相关规定。
膜层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 5 部分:漆喷涂型材》GB/T 5237.5 的有关规定。
建筑防护栏杆采用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性能需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结构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拉挤型材》GB/T 31539。这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宜采用 M23 级型材,同时也宜采用 M30 级型材。
橡胶制品适合选用三元乙丙橡胶、氯丁橡胶以及硅橡胶。并且这些橡胶制品应当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工业用橡胶板》GB/T 5574的相关规定。
硅酮结构密封胶的性能需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 16776。
建筑防护栏杆与混凝土结构采用后锚固件连接时,机械锚栓的使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 的有关规定;化学锚栓的使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 的有关规定;植筋材料的使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 的有关规定。
焊接材料需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铅钎料》GB/T 20422 的规定。
螺钉、螺栓的材质和机械性能需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其中包括《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GB/T 3098.1,《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母》GB/T 3098.2,《紧固件机械性能 自攻螺钉》GB/T 3098.5,《紧固件机械性能 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GB/T 3098.6,《紧固件机械性能 自钻自攻螺钉》GB/T 3098.11,《紧固件机械性能 不锈钢螺母》GB/T 3098.15的相关规定。
4 设计
4.1 一般规定
4.1.1 建筑防护栏杆应进行结构设计。
建筑防护栏杆的构件需要满足稳定性方面的要求。
建筑防护栏杆的各个部位,其构造要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要便于进行清洁工作、维护工作以及更换工作。
建筑防护栏杆最好采用装配式的方式,最好能减少在施工现场出现的焊接接头。
4.1.5 金属构件的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4.1.6 玻璃栏板上不宜雕刻花纹。
玻璃栏板需考虑施工误差、温度以及应力集中等对玻璃所产生的影响。当采用点支承结构时,玻璃栏板的驳接头与玻璃之间应当设置弹性材料制成的衬垫和衬套,这些衬垫和衬套的厚度最好不要小于 1mm,并且其连接部位应该是可以进行调节的。
玻璃栏板若采用两边支承,那么玻璃嵌入量不应小于 15 毫米;倘若采用四边支承,玻璃嵌入量不应小于 12 毫米。
室外金属防护栏杆需要进行防雷设计。同时,它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中的相关规定。
4.2 建筑设计
4.2.1 建筑防护栏杆的防护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4.2.2 建筑防护栏杆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4.2.3 建筑防护栏杆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无障碍楼梯的防护栏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 的规定。
玻璃幕墙的防护栏杆需要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的规定,该标准是《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 。
自动人行道的防护栏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 的规定。
4.3 结构设计
楼梯的栏杆活荷载标准值取值应符合规定;看台的栏杆活荷载标准值取值应符合规定;阳台的栏杆活荷载标准值取值应符合规定;上人屋面等的栏杆活荷载标准值取值应符合规定。
应对栏杆受水平集中力作用进行验算。水平集中力宜取 1.5kN。水平集中力应作用于栏杆中的不利位置。水平集中力可与均布荷载不同时作用。
室外栏板需考虑风荷载的作用,风荷载要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来进行取值,在结构设计时,风荷载与活荷载的组合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的相关规定。
防护栏杆立柱顶部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位移限值为 30mm。扶手挠度限值是扶手长度的 1/250。在风荷载作用下,玻璃栏板挠度限值是玻璃板跨度的 1/100。
应依据栏杆、栏板的结构形式以及固定条件,挑选与之对应的结构分析模型,对相关构件展开计算分析。倘若计算边界条件较为复杂,那就应当按照最不利的受力条件来进行计算。
连接件与主体的锚固承载力设计值需大于连接件自身的承载力设计值。
建筑防护栏杆与主体混凝土结构进行连接时,较为适宜的方式是采用预埋件。
建筑防护栏杆通过预埋件与混凝土结构连接时,需要按照受力预埋件来进行设计,并且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中的相关规定。
建筑防护栏杆通过机械锚栓、化学锚栓和植筋与混凝土结构相连接时,在每个立柱的位置,锚栓的数量不应少于 2 个,锚栓的直径不能小于 8mm,锚板的厚度最好不要小于 6mm,并且应当依据现行的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 的相关规定,按照非结构构件连接的方式来进行设计。
建筑防护栏杆与钢结构采用螺栓连接这种方式时,主体结构需要在连接处预留出螺栓孔。
窗的防护栏杆需要与建筑主体结构紧密相连。它不应仅仅固定在窗体上。
4.3.12 建筑防护栏杆不应直接锚固在砌体结构上。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防护栏杆的连接件需采用不锈钢材质。其钢板的厚度应不小于 3 毫米。
4.4 性能和检测要求
并且防护栏杆不能出现损坏。抗水平荷载性能检测需要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用玻璃与金属护栏》JG/T 342。
建筑防护栏杆进行抗垂直荷载性能检测时,其扶手的垂直荷载需按 1500N 来计算。扶手的最大挠度要小于等于 l/250,最大残余挠度应小于等于 l/1000,并且防护栏杆不能出现损坏。抗垂直荷载性能检测必须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用玻璃与金属护栏》JG/T 342 的相关规定。
建筑防护栏杆在进行抗软重物撞击性能检测时,其撞击能量 E 需为 300N·m。每次撞击过后,扶手的水平相对位移不应超过 h/25,并且防护栏杆不能出现损坏情况。抗软重物撞击性能检测要符合现行的行业标准《建筑用玻璃与金属护栏》JG/T 342 的相关规定。
建筑防护栏杆进行抗硬物撞击性能检测时,其撞击物体的降落高度需取 1.2m。并且在撞击之后,防护栏杆不能出现损坏的情况。抗硬物撞击性能检测要符合现行的行业标准《建筑用玻璃与金属护栏》JG/T 342的相关规定。
建筑防护栏杆进行抗风压性能检测时,指标 p 需依照本标准第 4.3.3 条的规定来选取风荷载标准值,并且抗风压性能的分级要符合表 4.4.5 的规定。在风荷载施加的情况下,扶手的水平相对位移不应超出 30mm。经过荷载作用之后,防护栏杆不可以出现损坏。等效静载法的抗风压性能检测应当符合本标准的附录 A 规定。
表4.4.5 抗风压性能分级(kPa)
建筑防护栏杆在进行抗水平反复荷载性能检测时,需将水平反复拉力 F 设定为 1000N。接着,分别对防护栏杆的室内侧和室外侧反复施加拉力 F,且各施加 10 次。在此之后,防护栏杆不应出现损坏情况。同时,抗水平反复荷载性能检测要符合本标准附录 B 的规定。
建筑防护栏杆进行间隙检测时,栏板或者水平构件的间隙距离要大于 30mm 同时不应大于 110mm。并且防护栏杆的间隙检测必须符合本标准附录 C 的规定。
5 加工制作
5.1 一般规定
建筑防护栏杆在进行加工制作之前,需要对已经建成的主体结构进行再次测量。
5.1.2 建筑防护栏杆加工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建筑防护栏杆产品的加工精度需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 1804以及《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GB/T 1184的相关规定。木制品加工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木制件极限与配合》GB/T 12471的相关规定。
建筑防护栏杆的加工制作件不应有毛刺、尖锐角、锐边以及倒钩等情况。冷弯加工之后的扶手金属构件,其表面应当光滑,不能有皱褶,也不能有凹凸和裂纹。
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加工也需符合国家现行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 中对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相关要求。
5.2 金属构件
5.2.1 建筑防护栏杆立柱加工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5.2.2 平板型预埋件加工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5.2.3 建筑防护栏杆钢构件的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建筑防护栏杆所使用的铝合金构件进行加工时,应满足以下规定:
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 规定了钢材焊接应符合的相关内容。
铝合金构件之间进行焊接时,要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铝及铝合金弧焊推荐工艺》GB/T 22086的相关规定。
5.3 玻璃
5.3.1 玻璃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5.3.2 夹层玻璃、点支承玻璃的加工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表5.3.2-1 夹层玻璃的尺寸允许偏差(mm)
表5.3.2-2 点支承玻璃孔及形位的尺寸允许偏差
5.4 木质材料构件
建筑防护栏杆用木质材料构件进行加工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标准》GB 50005 的相关要求。在加工过程中,应符合以下规定:
5.4.2 木质扶手构件弯曲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5.5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型材的加工精度需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结构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拉挤型材》GB/T 31539 里的尺寸允许偏差规定。打孔直径的允许偏差为±0.8mm。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表面需要进行处理或者涂装。处理后的表面要平整光滑,并且颜色均匀。同时,表面不能有裂纹、毛刺以及纤维裸露的情况。
5.5.3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型材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6 安装施工
6.1 一般规定
进场安装的建筑防护栏杆构件及附件,其材料品种、规格、色泽和性能要符合设计要求。在建筑防护栏杆构件安装之前,应当进行检验,那些不合格的构件是不可以安装使用的。
6.1.2 建筑防护栏杆的安装施工应有施工方案。
建筑防护栏杆的防雷施工需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中的相关规定,该标准为《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 50601 。
建筑防护栏杆安装施工之前,安装施工单位要和相关单位一起检查现场的情况,并且要确认现场具备防护栏杆施工的条件。
应检查主体结构施工的偏差情况,以及预埋件安装的位置和预留槽口的尺寸与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若安装预埋件或预留槽口不符合设计要求,就应采取补救措施;倘若主体结构未埋设预埋件或预留槽口,就需要重新设计连接方案。并且,补救措施以及新设计方案都应经过原设计单位的审查认可。
建筑防护栏杆施工需按照各工序的技术控制标准来执行。每一道工序完成之后,都应该进行检查。如果没有经过检查并获得认可,就不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对于隐蔽工程,应当有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1.7 建筑防护栏杆的施工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对高层建筑室外防护栏杆进行测量时,需要在风力不大于 4 级的情况下进行。
建筑防护栏杆在安装过程中,要及时对半成品和成品加以保护;在构件进行存放、搬运以及安装等操作时,应当轻拿轻放,不能出现碰撞、损坏以及污染构件的情况;对于型材、玻璃等构件的表面,应该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焊接作业时,需要采取保护措施。这样做是为了防止焊渣溅落。焊渣不能溅落在支承构件上。焊渣也不能溅落在玻璃表面上。
室外金属防护栏杆使用的铝合金型材,要先把电泳喷涂、粉末喷涂、氟碳喷涂等非导电性的表面处理层去除掉,然后再安装防雷连接件。防护栏杆与不同金属的防雷连接件之间,应该采取措施,以防止双金属出现电化学腐蚀。
建筑防护栏杆安装完毕后,需全面检查防护栏杆所有连接件的安装质量,还要检查空心构件装饰封盖的安装情况,同时要将附着在防护栏杆构件上的砂浆、混凝土或其他杂物清理干净。
6.2 预埋件、后锚固件及连接件
预埋件、锚栓及连接件产品进场时,要按照合同来核对它们的型号、规格以及数量等。锚栓或者钢筋以及胶粘剂的类别和规格应当符合设计的要求。锚栓和胶粘剂必须要有产品生产商提供的产品合格证书、使用说明书、检测报告或者认证证书。
包括对植筋施工的规定。
连接件需在主体结构面完成之后进行安装,并且要在装饰面施工之前完成安装,不能在装饰面施工之后才安装。
6.3 金属防护栏杆
不锈钢构件及饰件的连接焊接需使用不锈钢焊条进行氩弧焊。焊缝的长度和高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并且要打磨掉毛刺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2025,将表面处理为发纹或抛光面。不锈钢构件及饰件的螺栓连接应采用不锈钢螺栓,铝合金材料不能在现场进行焊接。
6.3.2 钢管扶手端部应采用可靠的措施封闭。
薄壁截面焊接处附近的铁锈需清除干净,污垢需清除干净,积水也需清除干净。焊条要烘干。并且不得在非焊缝处的构件表面起弧,也不得在非焊缝处的构件表面灭弧。
建筑防护栏杆主要受力构件采用螺栓连接时,需将螺栓紧固,并且要有防松脱的措施,外露螺纹的长度不应少于 2 倍螺距。热浸镀锌闭合截面钢构件的主节点连接适合采用拴接或者铆接。
建筑防护栏杆钢构件的表面处理、除锈以及涂刷防锈底漆,最好在安装之前完成。其中,焊缝两侧各 50mm 的部位可以暂时不进行涂装。对于埋入混凝土或砂浆内的构件,防锈底漆应当涂刷到埋设界面以下 30 至 50mm 的位置。在进行面漆涂装之前,需要进行二次表面处理以及底漆的补涂工作。
6.4 木质防护栏杆
木质防护栏杆的立柱与地面预埋固定的地方,要用混凝土等材料填实并使其牢固。同时,预埋的地方不可以有积水的现象。
建筑防护栏杆木质构件表面的底漆处理最好在安装之前完成。在进行面漆涂装之前,应当先进行二次表面处理,并且还要补涂底漆。
- 每一扶手段长度方向拼接榫头不应超过 1 个。
用木螺丝固定扶手与栏杆、栏板时,固定的间距需不大于 400mm。在操作过程中,应在固定点处,先把扶手料钻出定位孔或者小孔,接着把木螺丝拧进去,让螺头能够达到平正的状态,不可以用锤子直接将其打入。
应根据栏板或栏杆顶面的斜度来配制起步弯头。弯头可以通过切角对缝粘接的方式进行制作。在断块切配的区段内,与支承固定件连接的螺钉数量不应少于 3 个。当扶手的断面大于 70mm 进行接头配制时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2025,除了使用聚醋酸乙烯等化学胶粘剂进行粘结之外,还应该在下面制作暗榫或者用铁件进行铆固。
木质防护栏杆施工完毕后,要对防护栏杆整体进行检查,还要对局部进行检查。要确认防护栏杆的接缝拼接是严密的,纹理是顺直的,颜色是一致的。同时要确认构件没有裂缝、变形的情况,节点也没有松动、腐朽和虫蛀的现象。如果发现有问题,就应该及时进行处理。
6.5 玻璃栏板
玻璃栏板安装时,支承块的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规格、数量和位置也应符合设计要求。定位块同样如此。并且玻璃与金属件不得直接接触。
6.5.2 框支承玻璃防护栏杆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6.5.3 扶手焊接安装时,应用挡板对玻璃进行防护。
点支承玻璃栏板驳接头的衬垫应安装到位,玻璃栏板驳接头的衬套也应安装到位。
点支承玻璃栏板爪件安装的允许偏差需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 的相关规定。
7 工程验收
7.1 一般规定
建筑防护栏杆工程验收需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 50210 的规定。
建筑防护栏杆工程验收时,需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提交以下资料的部分或全部:
建筑防护栏杆工程验收之前,在安装施工过程中需要完成以下隐蔽项目的验收:
建筑防护栏杆工程需要进行观感检验以及抽样检验。检验批的划分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装配防护栏杆进行抗多种性能检测,包括抗水平荷载性能、抗垂直荷载性能、抗硬物撞击性能、抗风压性能、抗水平反复荷载性能,同时还要进行防护栏杆间隙检测。在进行这些检测时,检测数量应按照同设计、材料、工艺和施工条件来确定,且不应少于 3 个。
装配防护栏杆抗软重物撞击性能需进行现场检测;若采用预埋件与主体结构连接,检测数量应按照同设计、材料、工艺和施工条件来确定,且不应少于 3 个;若采用后锚固件与主体结构连接,检测数量需按 0.5%的比例随机抽取,同时不应少于 6 个。
7.2 主控项目
建筑防护栏杆工程使用的各种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建筑防护栏杆工程使用的各种配件也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的方法包括检查产品合格证书,检查性能检测报告,检查材料进场验收记录,检查复验报告。
7.2.2 预埋件、后锚固件的数量、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建筑防护栏杆与主体结构进行连接时,需符合设计要求;构件之间的连接也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手扳检查;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建筑防护栏杆的立柱锚固位置,其抗拔力或抗剪力需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现场检测报告。
点支承玻璃栏板两边的垫圈应压平。
检验方法:观察;塞尺、手扳检查。
7.2.6 建筑防护栏杆的防腐处理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验收记录。
7.3 一般项目
不能有擦伤及碰伤。
检验方法:观察;手动检查。
7.3.2 栏板与栏板之间间距应均匀。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
建筑防护栏杆安装完成后,其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要符合表 7.3.3 的规定。
表7.3.3 防护栏杆安装后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8 维护
- 防护栏杆在不同环境下的注意事项。
建筑防护栏杆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以及进行保养和维护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建筑防护栏杆竣工验收之后,室外防护栏杆每 3 年需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室内防护栏杆每 5 年需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且应检查以下内容:
8.0.4 建筑防护栏杆上不得布置花架。
8.0.5 对于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予以维修处理;对于那些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并且已经失去维修价值的防护栏杆,应该进行更换。
当防护栏杆遭遇其他灾害或意外时,若出现严重损坏,应及时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损坏程度制定处理方案,及时处理。
附录A 等效静载法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
A.0.1 检测试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A.0.2 检测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A.0.3 风压取值应符合本标准表4.4.5的规定。
A.0.4 防护栏杆栏板应为检测的主要受力部位。
在立柱对应的扶手处设置测量点,其中 A 点和 B 点(如图 A.0.5 所示)应当是平整且垂直的平面。
图A.0.5 等效静载法抗风压性能检测示意
位移计;气囊;压力计;空气泵;反力支承架分别为:1-位移计;2-气囊;3-压力计;4-空气泵;5-反力支承架。
A.0.6 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A.0.7 检测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附录B 抗水平反复荷载性能检测方法
B.0.1 检测试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B.0.2 检测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B.0.3 水平反复拉力 F 的数值为 1000N,防护栏杆栏板的中心处应作为受力的位置。
B.0.4 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B.0.4 抗水平反复荷载性能检测示意
1-吸盘
附录C 防护栏杆间隙检测方法
C.0.1 检测试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检测设备需是表面光滑平整的钢球,它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在检测期间不能发生变形,并且其直径分别为 110mm 和 30mm。
C.0.3 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阅读到这里,如果有收获,给我也给自己点个赞吧!一起加油!
今天分享的是关于「行业标准」《建筑防护栏杆技术标准》JGJ∕T 470-2019,此内容来源于网络,由 Cc 整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向原作者表示感谢。若有版权及内容方面的问题,请联系我,我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每天进步一点,就会离目标更近一步。希望这些能对你有所启发,欢迎留言补充,大家一起探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