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搬迁退二进三、破产关停三类企业土地重组

   日期:2023-07-1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554    
核心提示:重钢旧厂区重钢老厂区重钢老厂区航拍

在“环保搬迁、退二进三、破产关停”三类企业土地重组过程中,2006年,重钢关停了老厂区落后产能;2007年,重庆钢铁与重钢集团启动环保搬迁,将重庆钢铁原位于重庆主城大渡口区的钢铁生产区域搬迁至长寿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年产830万吨钢的长寿新厂区;2011年9月,重钢在大渡口区的生产全面关停;2013年一季度,长寿新区绝大部分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并投入运行;2014年重钢除子公司外整体搬迁至重庆长寿区江南镇。

原以为这是重庆钢铁作为一家传统老国企实现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却出乎意料地成为企业问题系统性爆发的导火索。

环保搬迁初始概算150亿元,但建设内容和投资金额历经多次调整,到2013年才全面完成,总投资最后高达367亿元。而所需资金来源除原厂区土地出让金140亿元外,其余皆为融资,致使债务“雪球”越滚越大,每年仅折旧成本、财务成本就分别超过10亿元。

而在搬迁完成之时,恰逢钢铁行业低迷。重钢的产品与市场需求严重错配,管理成本高且劳动效率低……

旧钢构多少钱一吨_旧钢构信息_旧钢结构回收

重钢旧厂区

“手里只有140亿元,却搞360多亿元的投资,加上企业经营的流动资金需求,重钢的环保搬迁至少要400亿元才能‘玩转’;如此好大喜功违背常理、常识,岂能不败?”熟悉重钢集团的一名业内人士说,为了给上市公司“续命”,述复二手钢结构不停拆东墙补西墙,优质资产出售殆尽仍于事无补。“为了给上市公司‘保壳’,甚至到了‘卖儿卖女’——出售优质子公司的地步。”“在最危急的时候,重钢账上余额只有10多万元,企业上下哀鸿一片,就差‘断气’了。”相关人士称。除了环保搬迁“贪大求洋”背上巨额债务,重庆钢铁还集各种“国企病”于一身,核心问题是无视市场规律,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错配,可以说是供给侧改革的“反面典型”。

从产品结构看,当时重庆钢铁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严重错配。重庆及西南地区为钢材净流入地区。作为重庆唯一的大型钢铁企业,重庆钢铁在环保搬迁决策中未考虑占领本地的汽车、建筑钢材市场,反而将主导产品定位为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的船舶用钢,其吨钢成本比沿海地区钢厂高出30%以上,市场竞争力可想而知。记者了解到,在重庆钢铁启动环保搬迁时,相关研究机构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就提出了以船用钢为主导产品风险过高的警示,但却没有引起管理层重视;2011年项目部分投产,却正值钢铁行业和造船业“寒冬”旧钢构信息,投产之日便是亏损之时。

旧钢结构回收_旧钢构多少钱一吨_旧钢构信息

重钢老厂区

从体制看,重庆钢铁改革滞后,生产管理水平低下。重庆钢铁虽为“A+H”股上市公司,但国资一股独大,并未建立健全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决策机制。一位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重庆钢铁的管理层害怕承担责任;中层和基层员工遇到问题不是去思考如何解决,而是找各种理由借口推诿塞责,企业从上到下彻底失去了踏实干事的氛围。

随着债务危机愈演愈烈,管理层忙于奔走“要钱”“续命”,生产管理无人关心,车间一级竟无财务核算;员工对企业前景丧失信心,大量骨干员工出走,人均生产效率只有行业平均水平的一半。此外,重钢无论是环保搬迁项目建设还是日常生产经营,都遭受关联公司“围啃”旧钢构信息,跑冒滴漏严重,重钢集团多名中高层干部因涉嫌违纪违法被查处。

受钢材市场持续恶化的影响,2014年和2013年,重庆钢铁的营业收入分别同比下挫30.28%及4.85%,2015年的营业收入为83.50亿元,同比下降31.8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59.8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亏损93.03亿元。

据统计,重庆钢铁2011年至2016年,平均年亏损近40亿元;至到2016年底,实际负债总额417亿元,生产经营举步维艰,面临退市风险;2017年4月,重庆钢铁总资产364亿元、负债417亿元,负债率高达114.6%;加上潜在资产减值损失约100亿元,实际净资产约-153亿元;同期135家债权人发起219起诉讼,银行账户和主要资产均被查封冻结,现金流完全枯竭,上交所给予重庆钢铁A股退市风险警示。

重钢老厂区航拍

重庆钢铁的各种问题、矛盾错综复杂,传统的“拆弹”方式无外乎整体出售、企业重组或破产清算。但重庆钢铁四处寻觅“接盘侠”,始终无人愿意施以援手;考虑过与本地国企重组,但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只是在延缓“死期”甚至再赔上一家优质企业;而一旦走上破产清算程序,将引发一系列灾难性的连锁反应:

旧钢构信息_旧钢构多少钱一吨_旧钢结构回收

重庆钢铁资产评估价值仅186亿元,普通债权清偿率将低至16.64%,重庆地方国企将一次性承受高达210亿元的债权及担保损失,8000多员工将失业,17万户股东的股票价值归零,地方金融生态将遭受巨大冲击……仅以16家银行的200多亿元债权计算,一旦破产清算这些银行在重庆的拨备金全部用完都不够。

在破产清算债权受偿率过低,整体出售没有适合对手方,企业重组成本太高、代价太大且前景不明的情况下,经反复研究论证,确定了实施司法重整并引入有资本实力和运营能力的战略投资者,实现“表里兼治”,一次性既解决债务问题又解决发展问题。

2017年7月,重庆钢铁经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正式进入司法重整,充分发挥政府协调能力和中介机构专业能力相结合的优势,协调各方利益,共同制定了“利用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以股抵债,辅以低效、无效资产剥离”的重整方案。

重钢老家属区

当时重庆钢铁已经退无可退,必须在半年内完成司法重整、引进战略投资并实现“ST摘帽”,一旦失败就只能破产清算。“可以说是向死而生,不成功便成仁。这考验重庆新一届领导班子推进改革的勇气和智慧。”一位参与此过程的政府官员称。重庆将重钢改革脱困作为全市国企改革的重中之重,成立领导小组,推进司法重整工作,从述复二手钢结构、资产结构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对症下药。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