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黄金梨通过搭架技术种出,果个儿很大。大家务必记住,梨果采摘之后不能放松管理,要把梨园浇水灌溉与施用磷酸二氢钾和硼肥结合起来。近日,“80 后”种梨能手毛保旭在自家梨园采摘黄金梨的同时钢结构棚架,向前来“取经”的果农传授经验。
毛保旭曾是从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汪庄村走出的大学生。2017 年,家乡黄金梨产业园建设对他产生感召。他经过深思熟虑,辞去在省城郑州的工作。之后他返乡流转土地,将自家的地也算上,一共种下 20 亩梨树。
我从小就对鼓捣果树有着特别的喜爱。当提到梨园时,毛保旭开启了话匣子。他说自己回来种梨树之后,会抓住所有的机会外出进行学习,参加各种培训,还会参观全国各地的果园,以此来学习先进的栽培管理模式。
毛保旭前两年在产业园进行了学习考察后,第一次进行了梨树棚架栽培法的创新试验。前期每亩搭建钢结构棚架需投入五六千元钢结构棚架,然而这种模式对梨园通风、透光透气有利。不仅梨果产量大幅增加,商品果率也从 50%提升到 80%以上,投资能够很快收回。
这两年,周边的果农看到好处后,也将这种模式“照搬”到自家的果园里。去年秋天采果结束后,同村的果农张发远在他的 15 亩梨园中搭起了棚架。因为一亩能有好几千元的收益,所以开始我们不敢进行投资。张发远说,村里的大学生毛保旭回来后。他毫无保留地教给大家种草防落果的技术。他也毫无保留地教给大家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技术。他还毫无保留地教给大家新法修剪的技术。这几年大家种梨的产量有了明显提高。这几年大家种梨的收入也有了明显提高。
前些年,我们积极推动丘陵山区黄金梨产业园的建设。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青年人才回流。如今,这些青年人才又成为了产业发展的引领者。博望镇副镇长邓富国表示,目前全镇有机黄金梨的种植面积已经拓展到了 2.3 万亩。梨果产业覆盖了全镇的 32 个行政村。每年产出的黄金梨达到 2 亿多公斤。亩均收入在 2 万元以上。
产业园的统计显示,目前有 300 多人是大中专毕业生,他们返乡从事梨果等农业产业并且开始崭露头角。东风村的大学生郑海鸥返乡后承包了土地,种植了 500 亩黄金梨,还研发出了黄金梨膏、梨糖、梨饮料等深加工产品,并且建成了现代化生产线。大学毕业后在西安外事学院工作的何永健和张艳选择辞职返乡。他们成立了专业合作社,还建起了梨产业共富联合体。这个联合体统一指导技术,统一购置农用物资,统一进行“云端”销售。在 2023 年,合作社的网络销售占比达到了 65%,果品的售价提高了约 15%。郭老庄村的返乡大学生陈海洋看到阴雨天气摘运梨果很不方便,于是发明了田间“小火车”,既省工又省时还省力。
这两年,在一大批返乡人才的引领下,方城县黄金梨产业园以科技注入作为手段,以扩建冷藏保鲜设施作为保障,以黄金梨深加工作为链条,广泛开拓电商销售渠道,有力地加速了产业化进程,切实让黄金梨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黄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