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经开区龙山湖蝶变:乡村振兴与创意农业的齐鲁样板实践

   日期:2025-03-2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285    
核心提示:威海钢结构越来越多怀揣乡创梦想的人才走进龙山湖,用创意之光点亮龙山湖片区的乡村振兴之路。

这是一个关于龙山湖蜕变的故事,同时也是威海经开区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体现。 龙山湖发生了蜕变,这展现了威海经开区在乡村振兴方面的积极作为。 龙山湖的蝶变,为威海经开区的乡村振兴写下了生动的注脚。

龙山湖水库是威海市自成立以来建设的首座中型水库。它于 2015 年开始动工,2019 年开始下闸蓄水,2022 年完成竣工验收。在水库建设期间,共平整抬升了 2000 亩田地,还遗留了 130 余套旧村房屋。库区的 8 个村共 2038 户村民回迁到了楼上。这带来了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周边大量的土地、房屋以及劳动力逐渐处于闲置且低效的状态。

生态红利怎样进行释放呢?库区的产业如何得以发展呢?回迁的村民怎样实现增收呢?威海经开区给出了“千万工程”在农村基层的鲜活实践案例。

2024 年,威海经开区抓住创建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的政策机遇。威海经开区规划建设龙山湖创意农业样板片区。该片区总面积约 48 平方公里。片区覆盖泊于镇 11 个行政村。片区覆盖泊于镇 9 个股份经济合作社。

威海经开区围绕“盘活闲置资源、赋能乡村振兴”这一命题,以“政府主导,国企、合作社、股民多方参与”的方式,打造出“小而精”“小而特”的现代农业典范。规划了“一轴两区四核”的产业发展格局,其中包括一条龙山湖共富产业发展轴,龙山湖、石家河两大创意农业示范区,还有蔬菜坊、红酒庄、园田里、乡泊居四大创意农业场景。威海经开区探索实践将创意农业作为城郊乡镇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推动 20 个集体经济组织增收 1200 万元,5560 户村民户均增收 1100 余元,从而探索出一条卓有成效的经开区乡村振兴新路子。

威海钢结构公司有哪些_威海钢结构_威海钢结构加工厂

11 月时龙山湖畔的麦苗很嫩。在麦田的后方山坡上,有一带是红瓦白墙的联排建筑,格外显眼。这里就是新落成的乡泊居项目。

站在民居前,只见烟波浩渺,山色空蒙。空气中,弥漫着湖畔所独有的气息。放眼望去,中式山居水岸人家的意境之美扑面而来。这一刻,隐世生活有了具体的呈现。

泊于镇河北吴家村的村民未曾料到。短短数月时间过去,昔日那些废弃的老屋以及荒凉的田野发生了巨大变化。那些老树、古井还有雕花门楼,虽然依旧是原来的老物件,但模样却明显不同了。故土在时间的流转中变成了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地方。

20 栋经过改造焕然一新的民居旁边,一些工人正在忙着修理小菜园,还有一些工人在埋头平整管线。当前,乡泊居的一期工程即将结束,二期的 12 栋新民居的改造提升工程紧接着被提上了日程,预计在明年 5 月能够竣工。

威海广安城投置业有限公司的项目团队接手了经开区的重点农业产业配套项目。今年 7 月,项目经理孙海洋带领着项目团队。他们带领近 100 名工人,抓紧工期、加快进度。经过历时 4 个多月的大力改造,在河北吴家村的旧址上,筑起了一个人人都向往的“诗与远方”。

威海钢结构加工厂_威海钢结构_威海钢结构公司有哪些

当年建设龙山湖水库时,河北吴家村进行了全村整体拆迁安置,其中有 42 户民房被保留未拆除。孙海洋介绍说,他们的任务是对这 42 户民房进行改造提升,将其建成一处龙山湖文旅休闲综合体。该项目占地约 30 亩,改造后总建筑面积为 5578.38 平方米,总户数是 32 户,分为东西两区,东区面积为 1842 平方米威海钢结构,西区面积为 3736.38 平方米。西区包含接待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还包括 20 栋新民居。在现场,有两座门楼被保留了下来,这体现了胶东民居的建筑传承。

在改造过程中,我们竭尽全力进行保护性拆除。即便只是一段由黄土夯筑而成的墙体,或者是门楼上的一件莲花纹雕件,只要能够保留的,我们都会尽量予以保留。这样做既传承了威海农村原本的建筑风貌,又能够推陈出新,将现代建筑风格融入其中。孙海洋引以为傲的,并非是这个项目本身,而是对未来乡泊居创意生活的期待。

龙山湖的创意生活是怎样的呢?威海经开区有着这样的看法,那就是唤醒乡土文化的关键在于人。而乡泊居项目威海钢结构,毫无疑问是能够吸引人才的地方,就如同“引凤之巢”一般。

瞄准人才这一关键要素,我们将人才与项目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当下,乡泊居项目的一期改造正在进行,新民居建设了 20 栋,招募了 20 多名新农人,还带来了 8 个乡村振兴项目。谈及这些,经开区泊于镇党委书记辛泓洋充满自信。越来越多怀揣着乡创梦想的人才踏入龙山湖,凭借创意之光照亮了龙山湖片区的乡村振兴之路。

乡泊居仅是龙山湖创意农业样板片区“创意生活”规划蓝图中的一部分。当下,经开区泊于镇与社会资本合作,投入 3000 万元对红酒庄项目进行改造,该项目建设正热火朝天。这是经开区在实施闲置资产“变废为宝”方面的探索实践。眼下,各项基础工程已完成六成,预计在明年 10 月项目将全部竣工。

威海钢结构加工厂_威海钢结构_威海钢结构公司有哪些

乡泊居的北面是总种植面积将近 400 亩的 F6 蓝莓种植园。这个园区预计每亩的收入能够达到 5 万元以上。它可以吸纳 150 多位闲置劳动力。并且能为村集体每年增加 40 万元的收入。它成为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

从红酒庄项目往西行走数公里后,有两座“蜂巢”状的玻璃暖房进入视野,这两座暖房就是蔬菜坊项目的智控中心和品蔬市集。其中,位于左侧的智控中心借助数字化技术手段,能够对整个园区进行智能化控制。而位于右侧的品蔬市集汇聚了研学、观赏、生活、市场等多种多元化服务,将会打造出威海市首座蔬菜主题的博览馆。

玻璃暖房的后面,11 座日光温室的框架已经初步呈现。有 40 多名施工人员正在努力地搭建主体钢结构。

威海钢结构公司有哪些_威海钢结构加工厂_威海钢结构

今年 7 月,蔬菜坊项目在威海经开区开始落地启动。这是威海的首个项目,是由寿光市政府引导的“寿光模式”对外输出的项目。该项目计划流转 2000 亩土地,投资 1.8 亿元,要建设成片区的高端品牌蔬菜基地。投产后,基地每年能生产 1 万多吨蔬菜,能够保障在极端天气情况下威海市区“菜篮子”的有效供应,同时还能带动周边 11 个村集体的村民增收 2000 多万元。

一期建设的面积为 220 亩。这个项目在今年 10 月开始动工,到 12 月底,11 座日光温室将会投入使用。目前,已经完成了工程进度的 30%。当说起蔬菜坊项目时,威海广安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企业发展部部长王金明对其情况非常熟悉,他从创意棚体建设、品种定位以及运营模式等方面,一下子就列举出了三四条亮点。

王金明说,日光温室引进的第九代棚是目前全国最为先进的棚,它就如同一个农业数字化车间。并且,棚体采用了纳米材质以及控温隔层等技术,能够有效地防止雨雪吸附在大棚的表面,从而解决了“雨雪压棚”的问题。在品种选择方面,该项目引入了寿光拥有自主产权的奶油黄瓜、口感番茄等品种,能够实现特菜特种特卖。以口感番茄作为例子,预计它的亩产能够从 1 万斤提升到 2 万多斤,并且亩均的收入可以达到 10 多万元。

在运营模式方面,与寿光农控集团开展紧密的合作。采用“红色合伙人”模式,对本地农户进行种植培训。同时,依托寿光的销售渠道,销售所生产的蔬菜。这样就实现了投资方、种植方、运营方三方共同获利的局面。

下一步,我们要持续依照“做精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的融合可持续发展思路。要全要素地盘活乡村资源,全方位地塑造地域特色,全链条地升级乡村产业。让广大农民能够更多地参与到产业发展当中,并且能够分享到增值收益。

威海钢结构_威海钢结构公司有哪些_威海钢结构加工厂

今年开始,威海经开区一直秉持以文化当作灵魂,以生态当作媒介,凭借创意当作笔墨。它唤醒了人们对乡愁的记忆,引入了山水的神韵。如今的龙山湖水库波光闪耀,鱼虾繁多且茂盛,岸边是肥沃的良田和美好的景色,构成了“三生共融”的乡村振兴的美妙画卷。

日前,经开区泊于镇与山东大学艺术学院携手打造了“稻田音乐会”并在此举办。阳光倾洒在田野之上,风车随着风儿欢快地舞动。那旖旎的水光、金黄的稻田、葱郁的草坪以及白色的 T 台,在龙山湖畔共同组合成了一处仿佛能幕天席地的大舞台。这场音乐会为周边群众带来了一场弥漫着“稻香”的艺术盛会。

当前,威海经开区正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他们将龙山湖优质的资源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从而实现了“生态美”与“百姓富”的同频共振。通过挖掘中共威海特区委成立旧址以及英雄岭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传承资源,还策划并举办了历史重温、研学教育、文艺演出等一系列活动,共计 27 场次,以此推动了农文旅的融合发展。仅十一期间,吸引休闲打卡旅客1万余人次。

最终实现城乡融合以及共同富裕,书写好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辛泓洋表示。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