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容积率?
容积率指的是项目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通常是以小数来进行表示的。
2.什么是建筑密度?
建筑密度指的是项目总占地基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间的比值,通常是以百分数来进行表示的。
3.什么是绿地率(绿化率)?
绿地率指的是项目绿地的总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间的比值。通常是以百分数的形式来进行表示。
4.什么是日照间距?
日照间距指的是前后两栋建筑之间的距离,此距离是根据日照时间的要求来确定的。日照间距的计算通常是以冬至这一天正午时分,正南方向房屋底层窗台以上的墙面能够被太阳照到的高度作为依据。
5.建筑物与构筑物有何区别?
供人们在其中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被叫做建筑物,例如公寓、厂房、学校等;人们不在其中进行生产或生活的建筑被叫做构筑物,像烟囱、水塔、桥梁等。
6.什么是建筑“三大材”?
答:建筑“三大材”指的是钢材、水泥、木材。
7.建筑安装工程费由哪三部分组成?
答:建筑安装工程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三部分组成。
8.什么是统一模数制?什么是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
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所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用 M 来表示,且 1M 等于 100mm。应为某一扩大模数的倍数。分模数是另一种导出模数。它的数值是基本模数的分倍数。分模数一共有三种,分别是 1/10M 等于 10mm,1/5M 等于 20mm,1/2M 等于 50mm。在建筑中,像缝隙、墙厚、构造节点等较小的尺寸,应该是某一分模数的倍数。
9.什么是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实际尺寸?
构造尺寸是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的设计尺寸,它与标志尺寸相比,要么小于标志尺寸,要么大于标志尺寸。一般情况下,构造尺寸加上预留缝隙尺寸等于标志尺寸,或者构造尺寸减去必要支撑尺寸等于标志尺寸。实际尺寸是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的实有尺寸。实际尺寸与构造尺寸的差值,应该是允许的建筑公差数值。
10.什么是定位轴线?
定位轴线还可以标志建筑物主要结构或构件的尺寸。
11.什么是横向、纵向?什么是横向轴线、纵向轴线?
答:横向指的是建筑物的宽度方向。纵向指的是建筑物的长度方向。沿建筑物宽度方向设置的轴线被称作横向轴线,其编号方法是用阿拉伯数字从左至右编写在轴线圆内。沿建筑物长度方向设置的轴线被称作纵向轴线,其编号方法是用大写字母从上至下编写在轴线圆内(其中字母 I、O、Z 不被使用)。
12.什么是房屋的开间、进深?
开间指的是一间房屋的面宽,它是两条横向轴线之间的距离;进深指的是一间房屋的深度,它是两条纵向轴线之间的距离。
13.什么是层高?什么是净高?
层高是指建筑物的层间高度,也就是本层楼面或地面到上一层楼面或地面的高度;净高是指房间的净空高度,即地面到天花板下皮的高度。
14.什么是建筑总高度?
答:建筑总高度指室外地坪至檐口顶部的总高度。
15.什么是标高?什么是绝对标高、相对标高?
(3)相对标高是以建筑物首层室内主要房间的地面作为零点(+ 0.00),用来表示某处距离首层地面的高度。
什么是建筑面积?什么是使用面积?什么是使用率?什么是交通面积?什么是结构面积?
答:建筑面积是由建筑物长度与宽度的外包尺寸相乘再乘以层数得到的。它由使用面积、交通面积和结构面积共同组成。使用面积是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的净面积,而净面积是通过轴线尺寸减去墙厚所得的净尺寸相乘得到的。使用率也被称作得房率,它表示使用面积占建筑面积的百分数。(5)结构面积指的是墙体以及柱所占据的面积。
17.什么是红线?
红线指的是规划部门批给建设单位的占地面积,通常是用红笔在图纸上圈出来的,并且具有法律效力。
18.建筑物如何划分等级?
建筑物的等级是根据耐久等级(使用年限)以及耐火等级(耐火年限)来进行划分的。其一,按照耐久等级进行划分的话,总共分为四级,其中一级的耐久年限在 100 年以上;二级的耐久年限是 50 到 100 年;三级的耐久年限为 25 到 50 年;四级的耐久年限是 15 年以下。其二,按照耐火等级划分,也是共分为四级,从一级到四级,建筑物的耐火能力逐渐降低。
19.什么是砖混结构?
房屋的竖向承重构件是砖墙或砖柱,水平承重构件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屋顶板,这种结构形式被称作砖混结构。
20.什么是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是由柱子、纵向梁、横向梁、楼板等构成的骨架来充当承重结构,而墙体则是围护结构。
21.什么是剪力墙?
剪力墙是在框架结构内增设的用于抵抗水平剪切力的墙体。高层建筑所要抵抗的水平剪力主要由地震引发,所以剪力墙也被称作抗震墙。
22.什么是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意味着竖向荷载由框架和剪力墙一同承担。水平荷载方面,框架承担 20%至 30%,剪力墙承担 70%至 80%。剪力墙的长度按照每建筑平方米 50 毫米的标准来进行设计。
23.什么是全剪力墙结构?
全剪力墙结构利用建筑物的内墙或者内外墙当作承重骨架,用以承受建筑物的竖向荷载以及水平荷载。
24.什么是筒体结构?
筒体结构是框架 - 剪力墙结构与全剪力墙结构综合演变和发展而成的。它把剪力墙或密柱框架集中到房屋的内部和外围,从而形成空间封闭式的筒体。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剪力墙集中,能获得较大的自由分割空间,并且多用于写字楼建筑。
25.什么是钢结构?
答:钢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是由钢材构成的。这种结构具有自重轻的特点,同时强度高、延性好,施工速度快,抗震性也很好。钢结构常常被用于超高层建筑,不过其造价相对较高。
26.与砖混结构相比,框架结构有何优、缺点?
(2)房间布置较为灵活,因为框架结构的承重结构是框架本身,墙板仅起到围护和分隔的作用。(3)部分柱子的截面尺寸过大,会凸出墙外,从而影响美观。
27.地基和基础有什么区别?
答:地基是位于基础之下的土层,其作用在于承受由基础传来的全部荷载。基础是建筑物埋设于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属于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为承受建筑物传递下来的全部荷载,并且把这些荷载以及自身的重量传递给下方的土层。
28.什么是基础埋深?什么是深基础、浅基础?
答:室外设计地坪到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被称为基础埋深。埋深大于或等于 5 米的基础叫做深基础;埋深在 0.5 米到 5 米之间的基础叫做浅基础。基础埋深不能少于 0.5 米。
29.建筑物的基础可按哪三种不同的方法分类?
答:按使用材料来划分,可分为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等;按构造形式来划分,可分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井格基础、板式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等;按使用材料受力特点来划分,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30.什么是防潮层?
为防止地下潮气沿墙体上升以及地表水对墙面的侵蚀,会使用防水材料将下部墙体与上部墙体隔开,而这个起到阻断作用的层就是防潮层。防潮层的位置通常在首层室内地面(+0.00)往下 60mm 到 70mm 的地方,也就是标高-0.06m 到-0.07m 处。
31.什么是勒脚?什么是踢脚?其作用各是什么?
外墙内侧以及内墙两侧与室内地坪交接处存在一种构造叫踢脚。它的作用是避免在扫地时污染墙面。踢脚的高度一般在120mm~150mm。
32.什么是散水?什么是明沟?其作用是什么?
散水是靠近勒脚下部的排水坡,其作用是迅速排除从屋檐滴下的雨水,防止积水渗入地基导致建筑物下沉。明沟是靠近勒脚下部设置的排水沟,同样是为了迅速排除从屋檐滴下的雨水,防止因积水渗入地基而使建筑物下沉。
33.什么是横墙?什么是纵墙?
纵墙是沿着建筑物长度方向进行布置的墙。
纵横墙混合承重有哪些缺点呢?有其特有的缺点。
答:(1)横墙承重是将梁或板搁置在横墙上。其优点在于横墙较为密集,能使横向刚度增大,抗震性能较高,外墙开窗的灵活性较大,也容易组织穿堂风;缺点则是用材量相对较多,开间尺寸不够灵活。(2)纵墙承重是把梁或板搁置在纵墙上。其优点为建筑物分间较为灵活,材料用量较少;缺点是刚度相对较差,外墙开窗存在较大局限性。纵横墙混合承重的方式是将梁或板同时搁置在纵墙和横墙上。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房间布置较为灵活,并且整体刚度较好;缺点则是所使用的梁、板类型较多,施工过程相对较为麻烦。
35.普通粘土砖的标准规格是多少?
一块普通粘土砖的标准规格钢结构温度缝,其长为 240mm,宽为 115mm,厚为 53mm。灰缝宽度按 10mm 来考虑,那么标准砖的长是 240mm 加上灰缝的 10mm,宽是 115mm 加上灰缝的 10mm,厚是 53mm 加上灰缝的 10mm,此时长、宽、厚度之比为(240 + 10)∶(115 + 10)∶(53 + 10),也就是 4∶2∶1 的比例关系。1 立方米体量的砖砌体,其中标准砖的用量为 512 块(包含灰缝)。
36.什么是顺砖、丁砖?什么是眠砖、斗砖?
答:顺砖,是指砖的长度顺着墙面;丁砖,是指砖的宽度顺着墙面。砖平着砌被称作眠砖;砖侧立着砌筑被称作斗砖。
37.什么是过梁?其作用是什么?
过梁位于门窗洞口的上方,它是一根横梁。其主要作用是承担门窗洞口上部的荷载,接着把这部分荷载传递到门窗两侧的墙上,以此防止门窗框被压坏或者发生变形。通常情况下,过梁的长度是门窗洞口的跨度再加上 500mm。
38.什么是圈梁?其作用是什么?
圈梁被称作“腰箍”。它是在墙身上设置的一种连续封闭梁,且处于同一水平面。其作用包括加强整个建筑物的整体性与空间刚度,抵抗房屋的不均匀沉降,提升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39.什么是构造柱?其作用是什么?
进而增加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40.什么是变形缝?
当房屋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时,会导致整个建筑的变形等破坏;当房屋受到相邻部位不均匀沉降的影响时,会导致整个建筑的开裂等破坏;当房屋受到地震引起的相互碰撞等不利外界因素影响时,也会导致整个建筑的变形、开裂等破坏。为避免房屋遭到这样的破坏,常把房屋人为地分成几个独立单元,这样能保证它们各自变形时互不干扰,而这些单元之间的缝隙就是变形缝。
41.变形缝分几种类型?其各自的设置原则是什么?
根据外界破坏因素的差异,变形缝可分为三种,分别是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其一,伸缩缝,又称为温度缝,是为应对温度变化对建筑物产生的影响而设置的。因为气候的冷热交替变化,会使建筑材料和构配件出现胀缩变形的情况钢结构温度缝,而过长和过宽的建筑物,都会因这种胀缩而导致墙体开裂甚至遭到破坏。沉降缝是因为考虑到房屋有可能在某些部位会出现不均匀沉降而设置的。当建筑物相邻部分在高差、荷载、结构形式以及地基承载力等方面有较大差异时,或者建筑物的平面形状较为复杂,又或者相连建筑物是分期建造的,相邻部位就有出现不均匀沉降的可能,进而会导致整个建筑物出现开裂、倾斜甚至倒塌的情况。所以,要设置沉降缝,将建筑物分割成若干个独立单元,以此保证每个单元能够各自沉降,且彼此不受制约。沉降缝的宽度通常为 30 至 120mm。(3)防震缝:防震缝是考虑地震对建筑的破坏而设置的。地震设防地区的多层砌体房屋,若房屋的立面高差超过 6 米,就会有情况出现;或者房屋存在错层,并且楼板高差较大;又或者房屋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差异明显。在地震中,房屋的相邻部分可能会相互碰撞从而导致破坏。因此,需要设计防震缝,将建筑物分割成若干个形体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以此来避免震害。防震缝的宽度一般为50~1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