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支撑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重要性及施工深化设计指南

   日期:2025-03-2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206    
核心提示:2、当吊顶内部空间大于3.0m时,(或反支撑垂直长度>1500mm时)应该设置转换层;2、当吊顶内部空间大于3.0m时,(或反支撑垂直长度>1500时)应该设置转换层;

一、什么是反支撑

《GB 5021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第六章吊顶工程,其中 6.1 一般规定的 6.1.11 规定:吊杆长度若大于 1.5m,就应当设置反支撑。

《GB50210-2018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规定,当吊杆的长度超过 1500mm 时,就应当设置反支撑。

吊顶反支撑一般由刚性材料制作而成,或者通过斜向支撑来进行固定。

什么是反支撑呢?为何要设置反支撑呢?在施工中具体怎样进行深化设计呢?在施工中具体怎样进行施工呢?在施工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在天棚吊顶工程里,吊杆的作用主要是承受垂直吊挂在它上面的吊顶龙骨、面板以及轻型灯具设备的重力,在垂直方向承担向下的重力。反向支撑构件的作用主要是承受吊顶面板因受到外力作用,或者在室内有负风压作用时产生上下位移的情况,通俗来讲就是承受面板向上的推力。在垂直方向承受向上的力,因此被称作“反向支撑”,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反支撑”。

反支撑是一种建筑构件形式。其目的是防止吊杆过长而使吊顶不稳摆动。通过角钢将吊顶龙骨固定在原地吊顶钢结构转换层,从而形成垂直对抗气压的力。

(一)、设置反支撑的原因

天棚吊顶施工时,常用的吊杆是Φ8全丝镀锌吊杆。要是吊杆长度超过 1.5m,那么吊筋就会过长,并且直径比较小,长度与直径的比例(长细比)就会失调。这样一来,吊顶骨架的稳定性就会降低。当吊顶面板受到向上的推力时,它会产生向上的位移(变形);室内有负风压的时候,吊顶面板也会产生向上的位移(变形),这会使吊筋容易产生一定的弯曲。撤去该力后,受重力影响,吊顶会恢复原来的垂直状态,如此周而复始,吊顶面板的平整度会受一定影响吊顶钢结构转换层,甚至会变形,其中大面积的石膏板平顶影响最为明显。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涂料工进行顶面抹灰作业会产生一定的向上推力;当在吊顶内安装灯具或其他具有一定重力的设备时;以及在吊顶内有阀门等需要进行检修时,这些情况都会使吊顶面板在垂直方向上承受力,从而产生一定的位移(变形)。有时在室内出现负风压的情况下,吊顶板面受到风荷载的作用,也会出现上下位移、浮动的现象,导致面板发生变形。所以在吊顶工程中当吊杆长度大于规范要求时必须加设反向支撑。

(二)、怎样加设反向支撑

1、“倒三角法”或“梅花形法!

做法是用角钢或者主龙骨来做反支撑。一端固定在楼板上,另一端固定在吊顶主龙骨上,并且是以 45°倾斜安装的(见图 1)。反支撑与楼板通常用膨胀螺丝进行固定,与主龙骨则用抽芯铆钉固定。由于反支撑与吊杆呈一定角度,所以通常将其称作“倒三角法”。为了让吊顶反支撑能均匀地传递向上的推力或者其他外力,反支撑的安装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间距要在 2 米以内,还要围绕某一中心呈梅花形分布,正因如此,它有时也被称作“梅花形法”。在实际进行施工的时候,为了不会对部分吊顶内的设备安装造成影响,通常会采用 90°垂直安装的方式(见图 2)。这种做法属于传统做法,在实际施工中已经很少被使用了。

2、采用吊杆通长拉结

在距吊顶主龙骨 450mm 到 600mm 的位置,吊杆与吊顶吊杆要在垂直于主龙骨的方向上进行通长焊接。并且吊杆与吊杆焊接后必须做防锈处理。横向吊杆需在末端与墙体固定,在间距为 2m 的地方加设 45°小斜撑。通过这些操作加强了吊杆在垂直方向的稳固性,同时也达到了反支撑的目的。(见图 3)。当吊杆长度处于 1.5m 到 3m 之间时,此方法较为实用。

3、在吊杆外加Φ16 镀锌金属套管

设置反支撑是为了增强吊顶在垂直方向上的稳定性,因为吊杆过长且直径较小会产生影响。我们需要努力加粗吊杆,同时不影响其受力强度。镀锌金属线管具有自重轻、承压、抗腐蚀和抗变形能力强的特点。在吊杆外加设金属套管可以达到反向支撑的目的,间距宜小于 2m。当吊杆长度大于 1.5m 小于 3m 时,此方法较为实用。

二、什么是转换层

《GB50210-2018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规定,当吊杆上部为网架时,应设有钢结构转换层;当吊杆上部为钢屋架时,应设有钢结构转换层;当吊杆长度大于 2500mm 时,也应设有钢结构转换层。

4. 钢结构转换层需要进行结构承载力计算。

当吊杆过长且反支撑无法满足规范要求时,需要用到吊顶内部钢架,即转换层;当吊顶空间过大时,也需要用到转换层;当吊杆与机电设备碰撞导致吊杆间距过大时,同样需要用到转换层。其目的是让吊顶避免因气流引起的动不稳定。

1、在吊顶内设置一道型钢转换层

吊顶以上的空间能够很大。然而,运用前面的几种方法来设置反支撑的范围却是有局限性的。当吊顶以上空间处于 3m 至 5m 这个范围时,使用以上这些方法就已经不是很实用了。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这样做会比较费工。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设置一道转换层,以实现吊杆在吊顶内固定点的转换。制作一道转换层需用型钢,将吊杆按规范间距焊接在转换层上,接着在此基础上进行吊顶龙骨及面板的安装(见图 4)。这种方式在空间较高时施工便捷,还能满足吊顶结构的要求,不过相对造价会高一些。

2、设置两道或多道型钢转换层

如果吊顶内存在上人型检修马道、灯光、音响以及其他较大的设备,那么很明显,设置一道转换层是无法满足功能需求的。这就意味着需要设置两道或者多道转换层,以转换吊顶吊杆的固定点,从而满足吊顶各种造型施工的要求。这种转换层在施工时较为复杂,对质量的要求也很严格,在选用相应型材时,必须经过受力计算和结构受力分析之后才能进行施工,施工难度较大。但在解决大空间吊顶问题上是一种较科学的施工方法。见图5。

综上所述,反支撑与转换层的关系近似相等(反支撑≈转换层)。它们的适用空间有所差异,然而目的均是为了:缩短吊杆长度,以确保吊顶安全;方便吊顶空间内设备管道的排布。

转换层大面积被使用,反支撑局部被使用,并且两者几乎不会在同一个空间里出现。

三、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到反支撑/转换层?

当吊顶的吊筋长度处于 1.5m 到 3.0m 之间时,就需要按照规范的要求来设置反向支撑。

当吊顶内部空间达到 3.0m 以上时,应当设置转换层;当反支撑垂直长度大于 1500mm 时,也应当设置转换层。

吊杆与设备相遇时需要进行调整并且增设吊杆。如果吊顶面积比较大,那么吊顶设备的排布会很复杂,这种情况下不建议使用反支撑。

四、反支撑和转换层的标准做法有哪些?

反支撑做法有:主龙骨拉结法、吊杆通长拉结法、倒三角法。

转换层做法有:钢架转换层、吊杆+钢架转换层。

1、反支撑做法

1)主龙骨拉结法

主龙骨拉结法

主龙骨拉结法适用于吊杆长度超过1.5m且小于3m时。

在 CS60 主龙骨的横撑底边,每隔主龙骨的间距进行打孔。将 M8 全牙吊杆穿过这些孔。确定好位置后,用上下螺母将其固定。

CS60 主龙骨的斜撑每隔两倍主龙骨的间距是相向设置的;当吊杆的长度处于 1.5m 到 2m 这个范围且小于 2m 时,会适当采用 CS50 主龙骨。

2)吊杆通长拉结法

吊杆通长拉结法

吊杆通长拉结法是在吊杆长度超过1.5m且小于3m时适用。

做法要求:斜拉钢筋需每隔两倍主龙骨的间距来进行设置。∅8 横向钢筋、斜拉钢筋以及它们与 M8 全牙吊杆的焊接处,都必须要做防锈处理。∅8 钢筋可以用 M8 全牙吊杆来替代,不过焊接处需要做防锈处理。

3)倒三角法

倒三角法

当吊杆长度处于 1.5m 到 2m 之间时适用倒三角法。其安装间距在 2m 以内,以某一中心为基准呈梅花形分布,同时不能设置在同一直线上。

2、转换层做法

1)钢架转换层

角钢转换层

转换层的吊杆是用角钢、槽钢这类刚性构件制成的,并且杆端与楼板的底面能够可靠地连接在一起。

为保障转换层的稳定,需要将斜向撑与混凝土梁的侧面以及墙的侧面进行可靠连接,并且在纵横向都应设置这种连接。

当无法与梁侧、墙侧进行连接时,需要在吊杆之间设置交叉拉杆,并且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都应该进行设置。

2)吊杆+钢架转换层

从前面提及的内容能够得知,反支撑/转换层的做法目的在于使吊杆的长度不超过 1500mm。所以转换层的做法可以是:吊杆加上角钢再加上吊杆。这种做法与全钢架转换层相比,更能节省成本,在实际应用中也更为灵活。

五、总结

反支撑和转换层是为了:

① 缩短吊杆长度保证吊顶安全;

② 方便吊顶空间内设备管道的排布;而设置的建筑构件。

其中:

1、当吊顶吊筋长度大于1.5m且小于3.0m时,应按规范要求设置反向支撑;

当吊顶内部空间为 3.0m 以上时,或者反支撑的垂直长度大于 1500 时,就应当设置转换层。

上文我们知晓了反支撑以及转换层,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讲“检修马道”。

六、什么是检修马道?

检修马道是为了便于维修检查而修筑的人行道。通常情况下,它只有单人能够通过。一般是用角铁焊制而成,也有使用其他材料拼接而成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如果吊顶空间比较高,像≥3000mm 这样的情况,又或者在吊顶上面有大型灯具等设备需要进行检修的时候,就需要预留出检修马道,以便于后期的检修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1、吊顶层内马道设置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普通商业区域进行上人吊顶时,应当使用上人龙骨,因为上人龙骨能够承担 80kg 的集中荷载。并且可以在承载龙骨上铺设临时检修马道搁板,需要注意的是,搁板的燃烧性能等级必须为 A 级。

2)规格要求

当需要设置马道且该马道为永久性时,马道需直接吊挂在建筑的承重结构之上,对于永久性马道,需要由结构专业进行计算以确定相关事宜。

宽度应不小于 500mm,其上空高度要能满足维修人员通过的需求,维修人员进行最小检修作业时的高度为 1900mm;并且两边需设置防护栏杆,栏杆的高度不应低于 900mm,栏杆上不能悬挂任何设施或器具。

马道的端头应该设置防护栏杆。

3)轻钢龙骨马道连接方式采用钢丝连接固定。

用一张导图来梳理一下: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