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
《中国自然资源报》以
《改出新气象 展现新作为——
河南开封局深化"放管服”改革
[id_1916930136]
在头版头条
对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
进行了专题报道,
宣传我市的好做法、好经验。
01
翔实报道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深化“放管服”改革稳定经济促增长的措施和成效。
02
《中国自然资源报》如同我们自然资源系统的“《人民日报》”。此次它聚焦开封并报道开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工作,这对我们而言既是荣誉,也是激励。这种激励促使全市资源规划系统能够进一步开拓创新,勇攀高峰,勇当新时代全省自然资源系统以及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开路先锋和“排头兵”,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李一凡说。
报道全文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改出新气象 展现新作为
——河南开封局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稳经济见闻
近日,记者步入河南省开封市的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接着,记者翻开了该局今年上半年的“成绩单”,在这份“成绩单”中,看到了一系列亮眼的数据以及一系列有力的举措。
支持保障的交通项目全部达效,水利项目全部达效,能源项目全部达效,这些全省“三个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项目都达到了良好效果。累计完成了 108 个重大项目的用地审批,资源要素保障非常坚实且有力。
“首席服务官”和“助企服务员”对口联系了 652 家企业,他们主动上门提供服务 58 次,帮助解决了 109 个土地和规划问题,目前用地服务下基层活动正在热烈开展。
率先在全省实施了“净地出让+预审批”制度,并且制定了“标准地+承诺制”的实施办法。目前已经出让了 16 宗土地,共计 669 亩,达成了“拿地即开工”的目标。
重大项目用地要确保得到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在特殊情况下,是允许先行用地的,也可以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还能延长项目的开竣工时间。同时推出了 15 条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措施,用一揽子超常规的强硬措施来帮助当地稳定经济、促进增长。
开封局办公区走廊里有一个“办不成事曝光栏”。它时时提醒广大干部职工,要秉持一种态度,即有无熟人都一样,大小企业都一样,投资前后都一样。同时要坚持一个原则,符合政策就马上办,疑难复杂就推动办。并且要做到每件事都有落实,每一件事都有结果。
不少群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是那样说的,也是那样做的。深化“放管服”改革,这是国家的要求,是群众的期盼,也是开封局的工作着力点。
流程再造,跑出审批"加速度”
过去办理土地报批手续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而现在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办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办事效率非常高,从而为项目建设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日前,在开封市第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开工仪式上,奔腾(河南)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对其进行了称赞。
河南省、市重点扶持该项目,一期用地面积大概 600 亩。开封局组建了工作专班,安排专人进行对接,实施跟踪服务。从企业提出用地申请之时起,到项目开工建设之际,该局仅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办理完了所有的土地规划手续。
高效保障用地,这背后是开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掀起的一场改革。这场改革就如同风暴一般,是向内进行的。为解决审批环节多、时间长的难题,开封局派人前往南京、上海等地去学习先进经验,还向有关部门和企业征求意见。历经 3 个月,多次修改稿件后,出台了《深化项目审批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并且制定了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业务流程图。以减少环节、减少材料、减少时限为重点,对土地报批、土地储备、规划条件、土地供应、不动产权证等环节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实现了“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多验合一”。把出让类项目审批从 114 个工作日压缩到了 16 个工作日,将划拨类项目审批从 116 个工作日压缩到了 10 个工作日。
开封局行政审批科科长邢有林进行介绍。在现行法律以及审批体制的框架范围之内,该局对材料提交和审批流程进行了改革,实施了并联审查以及容缺办理。具体来说,就是当企业作出承诺之后,倘若所提交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等内容符合其承诺的内容,那么就会颁发许可证件,以此来确保项目能够尽早开工。
开封局推行了“标准地+承诺制”模式,这是又一项改革举措。项目方提出开工申请后,自然资源规划部门、发展改革部门等通过提前介入、全程代办以及“一站式”服务,使得项目能够实现“拿地即开工”。在尉氏县拿到开封市首块“标准地”的河南德霖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服务非常好,办事很便捷,让他们吃下了“定心丸”。
下沉基层,精准服务"零距离”
走进开封华瑞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开封钢结构公司,记者注意到门口挂着的“助企联系卡”。这张卡上写明了开封局对口该企业的“首席服务官”以及“助企服务员”的姓名、联系方式和工作职责等内容。
该公司负责人称,多年来,诸多原因致使公司的土地证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因为这宗土地的性质较为复杂,并且他们对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并不清楚,所以陷入了办理、等待、产生疑问、解决、再度等待、再次办理这样的怪圈。得知相关情况后,“首席服务官”李一凡来到公司,对其用地手续办理的难题进行了详细了解,还组织了相关科室人员进行商讨,仅仅用了十多天就将问题解决了。
如今,当地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称赞“首席服务官”和“助企服务员”。他们能想到我们想不到的办法;当我们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办事时,他们帮我们找到了;很多时候,在我们还没提出问题之前,他们就已经考虑到了。河南金安泰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感慨不已。
杭萧钢构(兰考)有限公司经理赵建彬印象中,以往办理土地规划手续很繁琐,需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如今办理起来速度极快,无需他们多跑腿,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工作人员直接到企业讲解政策、解决难题。赵建彬表示。
推行“首席服务官”“助企服务员”制度后,开封局的广大干部职工纷纷积极下沉到一线。他们主动采取行动,靠前提供服务,深入到田间地头以及企业车间。通过这些方式,去了解群众和企业的需求,并且积极谋划如何解决问题,为他们提供“零距离”的精准服务。
民有期望,政有指向。开封局大力开展用地服务下基层的活动,局班子成员分别分包服务县区以及重大项目,以确保全市的每一个企业都能拥有一个与之对应的“首席服务官”或者“助企服务员”,从而实现服务的全面覆盖。为解决项目审批“找着办、推着办、催着办”的难题,该局设定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三为“亲清政商关系”服务日,与企业进行面对面交流,为企业排忧解难,当场解决难题。
开封局研发了“汴地查”小程序,这样企业就能够远程查询用地规划惠企政策以及“助企服务员”信息。同时,还开通了政策服务“直通车”,初步达成了“不出门、少见面、网上办”的目标。
政策发力,惠企利民"及时雨”
稳经济和促增长是当前工作最为重要的方面。开封局推出了《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助力稳经济十五条措施》。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方式提升了要素保障的水平。为全市稳经济、促增长给予了有力的支撑。
十五条措施具有接地气且暖人心的特点。其中,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这一举措,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工业项目“零增地”改革这一举措,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不动产抵押融资这一举措,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同时,这些举措也为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
眼下,有不少企业正面临着发展方面的困难。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这一举措,无疑给这些企业送去了温暖和帮助。河南晋开美居置业公司的负责人向记者讲述,他们公司正在开发小李庄城中村改造项目开封钢结构公司,该项目竞得了 129 亩土地,出让金总计 3 亿多元。由于可以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所以公司每年仅仅在利息成本方面就能节省将近 1000 万元。该项目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时开竣工。新政策规定对此不作违约处理,并且还可以重新约定出让金缴纳期限。
开联收割机厂老旧工业区改造项目占地千余亩,它是开封市顺河区盘活低效用地的典型案例。当地采用“腾笼换鸟”的方式,引进了开封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布局了全钒液流电池、石墨烯导热膜等项目,建设高标准储能新材料产业园基地。不过,这需要对原有厂房进行“留改拆建”,还涉及土地价款增收等问题。新政策规定,对于符合相关规划且不改变用途的现有工业用地,通过厂房加层、老厂改造、内部整理等途径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幸亏有了这一政策,这大大减轻了我们的资金压力。该公司负责人说道。
开辟了不动产登记的“绿色通道”,企业的不动产抵押登记能够“当日即办”,并且实现了“交房即交证”。近日,开封汴京华庭房地产项目的 1100 余名业主享受到了这样的惠民政策。开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依据企业交房时间节点,提前 5 天展开对接工作。将登记办证窗口移至楼盘前方。连续一个月于现场为小区业主提供税务缴纳服务以及不动产登记服务。使得企业能够在当地完成办证,群众也能在现场拿到证件。实现了“零距离”为群众和企业服务。
特事特办,紧急用地"亮绿灯”
在尉氏县庄头镇,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的负责人向记者讲述,贾鲁河开封段的 48 公里河道已经被疏浚,81 公里的堤防填筑任务也已经完成,并且达到了能够安全度过汛期的标准。
2021 年 7 月,河南遭遇到了连续的强降雨天气。贾鲁河因这场降雨而暴涨,引发了灾害。这给当地带来了极为巨大的损失。在当年的 11 月 25 日,作为全省灾后重建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项目——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始动工建设。其中,开封段的项目包含占用农田 4643 亩,以及临时用地 3527 亩。
贾鲁河综合治理关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针对此情况,开封局秉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推出特殊政策,全力对防汛抢险及灾后重建项目用地予以保障。规定若属于临时用地,使用完毕后需恢复原状并交还给原土地使用者,无需再办理用地审批手续;若属于永久性建设用地,建设单位必须在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的 6 个月内申请补办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封段涵盖祥符区与尉氏县。此工程的征地任务较为繁重,且时间较为紧迫。开封市以及县的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组建了工作专班,抽调专门的人员来负责相关工作,从而加快了土地测量、附属物清点以及用地报批等工作的推进速度,最终保障了该项目能够按时开工。
目前,已完成市疾控中心迁建等 8 个重点医疗建设项目的审批和用地保障等工作。
下一步,我们要全力构建审批模式,使其时间最短、流程最优且环节最少。同时,要切实做好服务企业和群众的“店小二”工作。以高质量、高效率的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服务,来助力全市经济健康平稳地运行。开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李一凡作出了这样的表示。
全媒体记者:马燕 通讯员 张冰
值班编委:丁冠华
审核:杜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