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门、大院以及厂房,如今的永大路 32 号依然能看到钢构厂遗留下来的工业痕迹。随后,这里发生了转变,摇身一变成了综合体育健身中心。
《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 年—2035 年)》在 8 月底发布。该规划提到“鼓励利用老厂房、旧市场、地下空间等建设体育设施”。中央和地方都曾不止一次发文,鼓励利用老厂房等建设体育设施。
在北京,存在着不少由老厂房改建而成的体育设施。记者进行走访后发现,这些体育设施无一例外地受到了市民们的欢迎。然而,在疫情之后,它们的生存状况各不相同。这些体育设施的经营者们希望,在得到鼓励的同时,还能获得更多的帮助。
受欢迎——
一个场馆满足全家人需求
工厂腾退之后,大院被改造成了综合性的体育健身设施。
记者在上周日下午进行了到访。改建成停车场的厂房基本被停满了。大院中占地面积最大的那个单体厂房,据介绍其面积超过 1 万平方米,它被叫做红松果体育 TSC 运动中心。跟着人流走进运动中心后,立刻能感受到原先厂房所留下的开阔空间。一身篮球运动装扮的小豆拍着球,一边往前跑,一边回身招呼着落在后面的爸妈,说道:“你们俩快点儿旧钢构厂房,课就要开始了。”
有像小豆这样的篮球少年,在同一时间在此接受训练的大概有百人。“这里的培训,篮球方面的活动应该是最多的,有好几块球场。”小豆爸在场地边找了个长凳坐下,看着孩子训练,而小豆妈则挥挥手跟父子俩告别,接着去一旁玩起了迷你保龄球。
硕大的厂房内,除了篮球之外,还容纳了蹦床、排球、攀岩、射箭、足球、多米诺骨牌、滑雪、健身等二十多个运动项目。小豆爸说:“我们住得不远,今天主要是来陪孩子的。我没带球鞋,不过平时我自己也会过来打球,孩子他妈也会过来健健身。”他表示,这一个厂房内的健身项目,就能够满足全家的需求。
小豆运动了一个小时后,大汗淋漓。他喝了几口水,接着就和小球友们跑远了。孩子们说那边的足球场在铺新草坪,他们过去看看,等铺好后就可以去踢球。对于小豆爸这样的大兴区市民而言,这样一座综合性的大型体育设施,意味着不用进城,就能一次性满足健身需求,真的挺难得。
追新潮——
攀岩冰壶小轮车样样不落
东南五环内化工路附近存在一个工业大院,此地原本是兆丰陶瓷厂的厂区旧钢构厂房,如今已成为垡头体育文化产业园,其规模比永大路 32 号院要大。
上周六下午,记者走进院门。刚走进院门,就听到了引擎的轰鸣声。隔着铁丝网,能看见速度与激情的戏码正在卡丁车场上演。儿童乐园、水上乐园、蹦床馆以及大型综合体育场,在院里一样都不缺少。
有一个占地 3 万平方米的室内综合体育场,它叫博锐体育综合体。这个综合体里面包含了 30 余种运动和娱乐项目。其中有常见的足球、篮球、网球、羽毛球、棒球等项目。还有一些刚被国人熟知的项目,比如攀岩,它刚被列入夏奥会正式项目不久;小轮车,北京夏奥会才将其列为正式项目;冰壶,它将在北京冬奥会上被重点关注。
现在的潮流表明,单一项目的运动设施已难以满足市民的需求。相较于此,我们这种大型综合体更受大家的喜爱。孩子可以来玩小轮车,爸爸能够去打篮球,妈妈可以打羽毛球,老年人还可以玩冰壶,大家都能各取所需。博锐体育董事长董晓飞是一位体育人,他曾是什刹海体校武术专业的运动员,从北京体育大学毕业后投身于体育产业。当初选择化工路上这个厂房,主要是因其空间宽敞。一般而言,羽毛球运动对层高有 9 米的要求,篮球运动要求不低于 7 米,网球运动要求不低于 13 米。而 12.8 米的高度,攀岩就能够承办国内比赛。董晓飞表示,这个厂房 13 米的高举架能够使这些运动都达到较高的标准。
2019 年 7 月综合体经过精心改造后正式开业。董晓飞介绍,体育设施有其自身规律,平时人少,白天人也少,而周末和节假日人多,暑假时人最多。在去年暑期高峰时期,每天的客流量超过了万人。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不可避免地对这里的客流产生了影响,今年暑假未能恢复到去年的高峰水平。博锐体育在坚持中,于玉泉营利用老厂房改建的新综合体顺利开业了。体育正越来越被北京市民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同时,随着北京的发展,以往位于城郊的老厂房,如今很多都处在人口稠密区域。像我们垡头这个地方,到地铁双合站的直线距离还不到 500 米。
享成长——
十二年磨砺感受体育力量
石门中路的地理位置比永大路和化工路更佳。它紧邻东四环,处于 CBD 辐射范围内。早在十二年前,这里就有一家体育设施,它是从老厂房改建而来的,叫做奥莱体育。它的成长经历更能体现体育的力量。
奥莱体育在如今的北京业余足球圈和攀岩圈已小有名气。然而,在 2008 年它诞生之时,很少有体育设施开设在老厂房内。
小侯球龄超过 20 年,他第一次去印象深刻。至今他还记得从四惠桥下七拐八绕才找到石门中路,第一次来到奥莱体育。一进去,就看见了马拉多纳的大幅涂鸦。馆内是动感的音乐。一边有攀岩的区域,一边有踢球的区域。那时候,北京室内人工草皮足球场是稀罕物,这种带点工业元素且时尚的地方就更为罕见了。
十二年后,奥莱体育已从石门中路搬离,于北京发展出众多运动场馆。在酒仙桥京物大厦院内,记者成功找到了奥莱体育的负责人刘永。依旧是那老厂房,依旧有室内足球和攀岩项目,仿佛一切都回到了十二年前。
当时,我们是石门中路那个院子里最先入驻的。刘永虽非体育专业出身,但却体会到了体育的力量。那个大院先是迎来了运动人口,接着吸引来了更多的关注,最后吸引来了更多的机构,从而发展成了办公园区。
十二年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为了提升收入,刘永能够同时接纳羽毛球、篮球和足球等项目,他曾把足球场的草皮铲除,换成塑胶地面。他还曾打算把攀岩墙移走,改建成办公室用于出租。然而,有岩友对他说:“哥,你要是把这儿拆了,我们就没有地方可去了。”刘永表示,从事体育行业的人都有一种执着的劲头,这么多年过去,看到体育越来越融入大家的生活,他竟然产生了一种责任感。”
表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