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日前,浙江省交通集团的杭绍甬高速杭绍段项目正在全力冲刺年度收尾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多个工程节点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此次的钢板桥面板共 120 片。项目指挥部和项目部精心进行策划。他们综合考量了工期、场地以及天气等因素。还优化了施工技术方案,进行科学组织以及周密部署。同时强化了现场的安全质量监督,认真贯彻质量创优原则,抓好关键性的施工工序,最终使得钢混组合梁得以顺利安装。接下来,项目会持续以高质量的状态推进钢混组合梁的安装工作。同时,通过这一过程为后续安装钢板梁以及桥面板积累相关经验。
11 月 10 日,杭绍甬高速杭绍段项目上虞 4 号桥第 17 联的钢混组合梁安装完工。
预制桥面板通过湿接缝区域的剪力钉与钢结构结合为一个整体。湿接缝施工具有多种技术特点,包括类型多、方量小、面积大以及不易振捣等。为确保大桥湿接缝混凝土能满足使用年限、强度等级和耐久性等指标要求钢结构节点板,桥面板之间的湿接缝都采用了 C50 微膨胀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这种混凝土具有微膨胀、增韧性和高纤维的特点。并且通过现场泵送浇筑的方式,借助吊模体系来进行施工。指挥部实行夜间轮流值班制度,扎根现场。项目部也实行夜间轮流值班制度钢结构节点板,扎根现场。他们顶着冷风奋战,严抓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同时结合大桥自身特点,制定了严格的施工工序,确保了浇筑工作顺利进行。
11 月 12 日,杭绍甬高速杭绍段项目的马鞍 1 号高架桥。首片钢板梁顺利完成了安装。这标志着该项目的桥梁上部钢梁安装正式启动。本次安装的钢板梁,属于马鞍 1 号桥第 10 联 40 - 43#墩右幅的第 43 跨大桩号的第 1 节段。单片的跨径为 36.6 米,重量约 30 吨。安装时采用了两台 80t 汽车吊进行双抬吊。为确保首片钢板梁能够顺利架设,项目部分部进行了科学的组织和周密的部署。他们提前制定了安装方案以及应急预案,并且联合项目指挥部、项目部总部和监理办对方案进行了再次优化和细化。与此同时,还对项目管理人员和班组开展了详细的钢板梁安装安全技术专项交底。在钢板梁安装之前,相关负责人对支座垫石、预留孔洞、机械设备以及吊具等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在安装过程中,项目的相关负责人一直都在现场进行盯控。各个科室之间配合得非常紧密,各个工序也都有效地衔接在了一起。这些措施确保了当天能够顺利地完成首片钢板梁的安装。而这一片钢板梁的成功架设,给后续的钢板梁架设工作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11 月 15 日,杭绍甬高速杭绍段项目的南阳隧道 H 基坑开始进行土方开挖工作。南阳隧道有 15 个基坑,其中 H 基坑是南阳隧道要开挖的第五个基坑。这个基坑的长度为 172 米,宽度为 36 米,开挖深度为 12 米,土方开挖量大约为 7.6 万立方米。该基坑涉及地铁保护区进行施工,地铁盾构区间所允许的变形仅为 3mm。面对如此苛刻的变形量控制标准,项目指挥部和项目部提前进行谋划。他们加大了科研力度,借助物联网、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并且利用地铁自动化监测系统,对地铁线路以及深基坑的状态进行盯控,做到了全天候、毫米级且智能化,从而确保了施工能够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