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钢结构 北京春节景观布置亮点:传统文化与科技融合,26万灯笼灯饰点亮京城的节日氛围

   日期:2025-03-1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140    
核心提示:近年来,北京开展节日景观布置工作,坚持利旧为新、变废为宝、物尽其用。更重要的是,一次次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生动实践,形成了累累硕果,诠释了“善积微者能成著”的道理,产生了示范效应,更好引导全社会树立“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理念,推动形成崇尚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春节景观布置“利旧为新”的不只是北京一地。

1 月 22 日,北京全市的春节景观布置已基本完成。今年,北京悬挂了 26 万余件灯笼灯饰及各类装饰。同时设置了 256 处景观小品。并且在 10 处地标建筑播放春节主题光影艺术。全市开启了 2969 处景观照明设施。以此营造出喜庆热闹的节日氛围。

今年春节的景观布置很有新意且充满创意。例如,在景观设计方面融入了传统文化,生肖蛇、春联福字、年画窗花、京剧脸谱等民俗和传统元素被广泛应用,还利用传统非遗技艺打造出了各种彩灯、造型和装饰,以此来弘扬传统工艺,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例如,借助科技的力量旧钢结构,运用数字投影、全息风扇、智能彩灯矩阵以及智能花卉景观等技术,还设置了感应装置的互动拍照区,这样就增强了与公众的互动效果,同时也提升了景观的吸引力。

此次春节景观布置的亮点在于:充分运用以往的灯笼灯饰、部件材料、景观小品、框架结构等。通过改变布置点位、更换布置元素、增添灯饰投影、运用科技手段等方式,为节日增添了“新”的味道。全市景观小品的利旧率约为 58%,灯笼灯饰的利旧率约为 68%。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还要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同时,要健全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做事情的人常常能够成功,行走的人常常能够到达目的地。健全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这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凝聚心力、一步一步地推进、长久地坚持下去。

事实表明,这样做给公众带来了“绿意盎然”的良好体验。更重要的是,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实践一次次生动地展开旧钢结构,形成了丰硕的成果,这成果诠释了“善积微者能成著”的道理,还产生了示范效应,能更好地引导全社会树立“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理念,推动形成崇尚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

春节景观布置“利旧为新”的并非仅北京一地。近日,许多地方的政府部门表明,在营造春节氛围的过程中,注重对旧设施进行翻新改造,从而做到了节俭节约。内蒙古二连浩特市借助去年拆除的灯组骨架造型,重新进行设计并添加元素,达成了美化城市与实现绿色环保的双重目的;另外,郑州植物园将废旧钢结构骨架巨型灯笼和红圆环充分利用起来,经过翻新改造后运用到景点之中……这从一个方面体现出,各地政府过“紧日子”已成为一种常态,崇尚节俭过节的社会风气正日益浓厚。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在当前全方位扩大内需的这种背景之下,“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这一理念依旧是很重要的。厉行节约与促进消费能够同时进行且不相互抵触,还能相互增益、效果更好。关键之处在于,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牢固地树立起绿色消费的理念,并且积极地去践行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坚决向奢华和浪费说“不”。

近日,首都文明办发布了 2025 年文明过大年的倡议书。倡议书倡导市民朋友能够“度过一个欢乐的春节、一个祥和的春节、一个文明的春节、一个安全的春节”。其中提到: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变得节俭困难。简约且适度的生活方式体现了我们对自然的尊重与守护。从身边的小事开始节约,让“要我节约”转变为“我要节约”。坚持进行垃圾分类,践行“光盘行动”,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主动参与到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构建中,携手让勤俭节约、低碳环保在全社会更加深入人心,形成良好风气。

文/杨维立

图源/视觉中国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