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三季度全国电力安全形势报告:事故起数减少,电力建设事故增加

   日期:2025-03-1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02    
核心提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生较大电力人身伤亡事故1起,死亡5人;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发生电力人身伤亡事故3起,死亡3人;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发生电力人身伤亡事故1起,死亡1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生电力人身伤亡事故1起,死亡1人;

12 月 30 日电,据国家能源局网站消息,2020 年三季度,全国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的电力人身伤亡事故。同时,全国也未发生电力系统水电站大坝垮坝、漫坝的情况,以及未发生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相关事件。

三季度,全国出现电力人身伤亡事故 9 起,有 12 人死亡,1 人重伤。事故起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 3 起,死亡人数比去年同期减少了 2 人。其中,电力生产方面的人身伤亡事故有 5 起,导致 4 人死亡和 1 人重伤,事故起数同比减少了 5 起,死亡人数同比减少了 6 人;电力建设方面的人身伤亡事故有 4 起,造成 8 人死亡,事故起数同比增加了 2 起,死亡人数同比增加了 4 人。电力设备事故未发生直接经济损失 100 万元以上,且与去年同期持平。电力安全事件发生了 1 起,比去年同期减少了 1 起。

事故事件排序

1.企业

(1)全国电力安委会成员单位: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生较大电力人身伤亡事故1起,死亡5人;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发生电力人身伤亡事故3起,死亡3人;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发生电力人身伤亡事故1起,死亡1人;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现了 1 起电力人身伤亡事故,其中有 1 人死亡。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出现了 1 起电力人身伤亡事故,其中有 1 人受重伤。同时,还发生了 1 起电力安全事件。

(2)其他单位

国投生物吉林有限公司的梅河口市阜康热电有限公司发生了 1 起人身伤亡事故,其中有 1 人死亡。

中铝宁夏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的阿拉善新能源分公司出现了 1 起电力方面的人身伤亡事故,其中有 1 人死亡。

2.区域

湖南省境内发生较大电力人身伤亡事故1起、死亡5人;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出现了 4 起电力人身伤亡事故,导致 4 人死亡,同时还有 1 起电力安全事件。

吉林省境内发生电力人身伤亡事故1起、死亡1人;

上海市境内发生电力人身伤亡事故1起、死亡1人;

山东省境内发生电力人身伤亡事故1起、死亡1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发生电力人身伤亡事故1起、重伤1人;

贵州省境内发生电力安全事件1起。

事故原因分析

三季度事故起数比去年同期少 2 起,死亡人数同比少 2 人。其中,中毒和窒息导致 2 起事故且有 6 人死亡;触电引发 3 起事故,2 人死亡且 1 人重伤;物体打击造成 2 起事故,2 人死亡;高处坠落致使 1 起事故,1 人死亡;起重伤害造成 1 起事故,1 人死亡。人的不安全行为引发 5 起事故,8 人死亡;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 3 起事故,3 人死亡;环境原因造成 1 起事故,1 人死亡。

上述事故事件显示出部分电力企业职工在安全防范方面意识不够且技能欠缺,作业前的风险辨识只是做做样子,误操作、走错间隔、盲目施救以及只看重工期而不顾安全等现象一直都存在且难以禁止,对于高危作业的方案审核、论证和现场监护都只是走个过场,对外包单位的安全管控存在宽松、软弱的情况。

事故事件简况

(一)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

7 月 25 日,国投生物吉林有限公司旗下的吉林省梅河口市阜康热电有限公司出现一起人身伤亡事故,导致 1 人死亡。阜康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作人员依据指令前往水源地关闭 3 号井阀门。1 名进行下井作业的人员在穿戴长管呼吸器后,在下井操作阀门的过程中突然倒在井底,随后经医院抢救但未能挽回生命。

8 月 9 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大唐山东发电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出现一起人身伤亡事故,其中 1 人不幸死亡。在大唐烟台金岭风电场,1 名作业人员在对场内 35kV 集电线路进行巡线作业时,当使用园林伸缩锯这一工具时,由于安全距离不够而引发感应触电情况,后经抢救但最终无效死亡。

8 月 9 日,中铝宁夏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阿拉善新能源分公司出现一起人身伤亡事故,导致 1 人死亡。巴兴图风电场的运维检修单位东方电气新能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有 1 名作业人员,在处理风机导电轨变形的问题时,于爬梯过程中,由于未正确悬挂安全带,从第三段塔筒距离该段塔筒底部检修平台约 10 米的高度坠落,经抢救后无效死亡。

9 月 21 日,中国南方电网广西电网桂林临桂供电局出现一起人身伤亡事故,其中 1 人受重伤。在开展 10 千伏茶冷水线配网线路运维作业时,1 名作业人员登上了临近带电运行的 10 千伏茶慈洞线 06 号杆,导致触电受伤。

9 月 25 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的华东分公司,也就是上海石洞口第一电厂,发生了一起人身伤亡事故,其中有 1 人不幸死亡。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在上海石洞口第一电厂煤场封闭工程项目中,国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 1 名作业人员,在对用于桁架提升的专用提升架进行拆解工作时,被失稳倾覆的提升架钢结构部件砸中,经过抢救但最终无效死亡。

(二)电力建设人身伤亡事故

7 月 2 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湖南衡阳供电公司的衡南(堆子岭)220 千伏输变电线路建设工程出现了一起事故。在这起事故中,有 5 人不幸死亡。湖南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作为总包单位,其专业分包湖南泗联电力建设公司在 G30 号塔基础浇筑施工期间,有 1 名作业人员进入深 13.2 米且入口直径 2 米的基坑去绑扎固定探测管,之后该作业人员发生窒息。接着,又有 4 名作业人员依次进入该基坑实施施救,这 4 名作业人员也发生了窒息。最终,这 5 人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7 月 8 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的锡林郭勒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胜利电厂建设工程出现了一起人身伤亡事故,其中有 1 人不幸死亡。施工单位黑龙江华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的专业分包单位黑龙江省建筑安装集团有限公司的作业人员,在吊装 2 号机组锅炉 15.5 米层 8 号抽炉烟管线左侧附近的弹簧吊架时,悬吊定滑轮的钢丝绳出现断裂情况。定滑轮与弹簧吊支架一同坠落,并且与正在 20 米脚手架作业平台上的一名工人发生碰撞后继续坠落。安全带将该名工人悬挂在 15.5 米层护栏外侧的空隙处,经过抢救但无效,最终导致该工人死亡。

7 月 24 日,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胜利能源分公司的胜利发电厂建设工程出现了一起人身伤亡事故,其中有 1 人不幸死亡。专业分包单位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的劳务分包公司是安徽翰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该公司 1 名施工人员在脱硫综合楼外墙脚手架外侧进行清理作业时,被 12.95 米处掉落的一根脚手管砸中。之后经抢救,这名施工人员无效死亡。

8 月 20 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内蒙古通辽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开鲁建华后续 200MW 风电建设工程出现了一起事故,该事故导致 1 人死亡,是人身伤亡事故。施工单位中电大型设备工程安装有限公司的作业人员在吊装 106 号风机机舱。在作业过程中,当作业人员牵引缆风绳时,由于突发风力的影响,导致缆风绳摆动靠近了高压电线,使得缆风绳瞬间带上了电。在最前面牵拽缆风绳的 1 名作业人员因此触电死亡。

(三)电力安全事件

此故障致使广东省能源集团贵州粤黔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盘南电厂全厂对外停电。2 时 7 分,3 号机并网运行,全厂恢复对外供电。

近期事故有其特点,下一阶段安全监管有重点工作,国家能源局结合这些情况提出以下要求:

强化深基坑作业施工安全管理,这是工程参建各单位必须做的。施工前,专项施工方案需通过专家论证,同时要进行现场安全技术交底。还要制定防范事故的应急预案。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审定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不能随意变动。监理单位应对深基坑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理,要杜绝违章作业和盲目施工的情况。施工中要加强对深基坑的检查观测工作,包括对其沉降、变形等方面的观测;也要加强对四周环境的检查观测工作,涵盖对其沉降、变形、通风、地下水位变化以及毒气等方面的观测。若有异常情况,应当及时进行报告,并且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要坚决避免走错间隔等低级违章行为的出现。需科学合理地控制工作节奏,做好作业前的现场勘察、方案审查、风险辨识、风险管控以及现场工作组织等工作,严格按照《安规》、“两票”等规章制度的要求去执行,以保证作业风险处于可控制的状态。结合现场作业来开展基本安全技能以及安全意识的教育培训。对于那些不严格执行“停电、验电、挂接地线”这些措施的违章行为,要从严问责。同时,对于登杆前不核对杆塔编号等情况的违章行为,也要从重问责。

要有效防范因“抢工期”而引发的安全风险。建设单位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工期的规定以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关于工期的要求,对工程展开充分的评估和论证工作,从而科学地确定项目的合理工期,并严格地组织实施。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致使工程无法按照原定工期完成。在此情况下,建设单位需要重新对工程建设工期进行组织论证和评估,合理地对工期进行调整,同时要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投入,坚决不能出现未经评估和审批就擅自缩减工期的情况。风电工程项目中“抢工期”的现象较为普遍。重点排查整治作业人员行为不规范的问题,排查整治安全措施不到位的问题等事故隐患。加强对风险的辨识分析与管控。强化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要做到在整个过程中都有人进行监督。

加强对事故的预想,对运行方式进行合理安排。调度机构和发电企业要与气象部门加强联系,以便随时能够掌握水情、雷电、风级等气象资料,并且及时安排与气象相适应的运行方式。需要认真执行巡回检查制度,一旦发现设备存在缺陷或者出现异常情况,就应该及时汇报并进行处理。当出现气候异常、自然灾害以及系统运行方式薄弱的情况时,要加强对设备的巡回检查次数,同时做好事故预想。

国家能源局提出要求,要深刻铭记山东泉城站“11·22”爆燃事故的教训,并且强化设备质量安全管理。在 2019 年 11 月 22 日 16 时 36 分这个时间点,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旗下山东省电力公司所管理的 1000kV 交流特高压泉城变电站的 3 号主变,其 B 相在正常运行期间出现故障并爆炸燃烧,B 相的变压器被烧毁,这起事故导致 1 人死亡,2 人重伤。经调查认定,泉城站“11·22”爆燃事故是一起一般电力设备事故。事故是因变压器高压套管电容芯体存在质量缺陷而引发爆燃的,这导致了设备损坏和人身伤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高压套管电容芯体的质量缺陷,此缺陷引起了局部放电,进而导致下瓷套损坏爆炸、对地电弧放电,接着变压器油气化,油箱内压力急剧增加,油箱爆裂,大量可燃油气喷出,最终引发了爆炸燃烧。事故将 1000 千伏网侧套管电容芯体内部存在的质量缺陷暴露出来。变压器箱体的压力释放装置未能起到防止其严重变形爆裂的作用。设备监造记录以及现场隐蔽工程的监理存在不规范的情况。特高压变压器的监控手段不够完善,无法在故障初期迅速将故障设备隔离,也难以快速控制故障的扩大钢结构公司安全生产部工作职责,并且难以有效地开展对设备异常状态的远方检查确认。

国家能源局称,各相关单位需深刻记取本次事故的教训,在以下几个方面强化设备安全管理:其一,要强化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其二,要加强对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其三,要建立健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规范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流程;其四,要加强对设备的定期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隐患;其五,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做好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电力企业需进一步强化电力建设项目设备的设计选型与采购管理,明确设备质量方面的要求以及性能指标,对于重要设备要预留足够的安全余量。要完善设备招投标制度,把好设备准入的关卡,在招标投标过程中要明确要求设备厂商汲取相关事故的教训,并落实反事故的防范措施。需要建立设备供应商的信用评价机制,针对设备质量问题实施高效的追溯机制钢结构公司安全生产部工作职责,坚决将质量和信用不良的设备制造厂商排除在外。

最后,电力企业需严把验收关,对设备安装完成后的验收工作进行严格执行,确保设备符合验收标准。全面加强设备开箱验收工作,加强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加强工程分部及整体检收工作。督促设备供应商加强现场安装的专业化技术指导,以此来提高建设质量和工艺水平。要加强隐蔽工程的旁站监理工作,强化各级质量验收工作,强化各级消缺工作。

强化设备的运行管理、检修管理以及改造管理。对于特高压输变电以及交直流输变电设备等在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及时制定相关设备的技术标准,并且对交接试验、检修运行规程进行修编,切实把电力新型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升上去。以此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加强设备的运行工作并做好维护。加强对设备状态的监测,进行分析以及管理设备设施的缺陷。推广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和设备智能诊断技术。开展集中式的检修工作以及专项整治行动。提升设备运行的可靠率。

提升应急处置的能力。构建并完善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有关单位以及周边企业之间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举行火灾反事故方面的演习,增强人员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处置能力。依据特高压设备的特性,对消防设施设备进行改造,提升消防设施的建设标准。对于事故报送程序,必须严格遵守,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完善安全信息报送制度。要理顺信息报送的流程,用心做好电力安全信息报送工作,以此确保电力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准确且如实地上报。

建立并健全设备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需把技术监督工作当作发现以及消除设备隐患的关键手段,深入地开展设备可靠性信息的分析与应用,强化对主要设备运行趋势的分析以及全面的状态评估,以此来指导设备的选型采购、日常维护、隐患管理以及技术更新改造等工作。地方电力管理部门要落实属地管理职责,地方各级政府的电力管理等相关部门需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电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发改能源规〔2018〕1986 号)的要求,依据法律法规履行地方电力安全管理责任,做好安全监管工作。充分发挥本地的优势,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推动企业将设备安全管理水平提升上去。

电力企业需加强对特高压设备运行原理的研究,同时也要加强对电力安全事故事件直接原因的技术分析。要对有故障的设备型号、制造单位以及设备隐患等情况进行披露,并且要强化对设备典型性隐患和“家族性”隐患的评估认定以及统计分析,以此来加强对特高压新技术、新设备的安全管理。要对在运行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进行全面的隐患排查工作,同时进行缺陷治理。要建立起安全隐患管理台账,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将整改责任、整改资金、整改措施、整改预案以及整改期限一一落实到位,按照规定期限将设备安全隐患整改完毕。要加强对设备的监测力度,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检修或者更换等措施,坚决防止设备带病运行这种情况的出现。推广使用大数据技术,同时推广设备智能诊断技术,要将在线监测仪器的预警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