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夫妻改造山村老宅,80㎡变160㎡,打造家庭聚会新天地

   日期:2025-03-0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158    
核心提示:2021年,夫妻俩找到了已经在京郊山村改造过多套老房的设计师成直。“还在施工的时候就有不少村民跑来围观,特别好奇:’你们家房子怎么造的,怎么长成这个样子?村民们,包括二人的家人都不理解:大家都是去城里买房,才是有出息。“我们的房子像是一个样本,让村民们看到了新的居住可能。

90后夫妻王美超和宋帅

都是在北京郊区的小山村里长大的,

对山村生活很是怀念与喜爱。

2019年,他们意外继承了老家一处破败的小院,

拿出多年工作积蓄进行改造,

想为家人和朋友打造一个聚会场所。

小院位于太行山腹一个谷底村落中,

虽青山环绕,但视野极差,

设计师成直不得不让建筑向上生长——

在原有体量上“摞”一个新的“房子”。

改造后,这个全村地势最低点北京钢结构加层搭建

竟能看到最开阔的山景,

还在80m²的占地上塞进了160m²的内容:

三个带独立卫浴的卧室,

和一个集影音、餐厨于一体的超大公共空间。

.01

带着童年记忆

改造山村老宅

王美超与宋帅在大学时结识。他们两人都源自北京西郊的小山村落。由于相似的成长经历,使得他们彼此心意相通,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美超和宋帅在村中

北京钢结构加层搭建_楼层钢结构搭建_钢结构加层

我们对村子的记忆十分美好。我们会和小伙伴一起爬各种小山头,一起玩沙子,一起捉蜻蜓,还会在河里玩水。每年山上的果子成熟了,我们就会去摘杏,去采桑仁……心中一直怀着深深的怀念。

谈恋爱期间,宋帅常常带美超回村里。美超会陪陪在老家的父母,也会和村民们聊聊天,还会去地里摘新鲜的蔬果尝尝。美超说:“那种熟悉的感觉就如同回到了儿时,我特别喜欢。不过,唯一的一点不足就是居住条件不太方便。”

小院原始的模样

宋帅家的面积约为 100 平方米,而真正的房子占地面积大概只有 80 平方米。房子被压缩成一条窄窄的长条,后面还留下一块 4 米乘 5 米的小院子。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在院子中,都能让人感觉到拥挤和闭塞。房子是由石头垒成的,门窗是木质结构,窗户是用纸糊的,到了冬天就会漏风,让人冻得睡不着觉。

小时候家里遭遇了大变故,他们家的房子在村里一直处于很破旧的状态,这就是我们想要好好对其进行改造的最初想法。

改造后的小院

2019 年,宋帅的父亲离世。他的母亲改嫁并离开了。于是,那个小院便空了下来。他们二人决定拿出这几年工作积攒的钱,经过一番拼拼凑凑,凑出了 100 万的改造费用。

父母一开始劝我们,说像其他村民那样简单翻新一下就行,没必要大动干戈。然而我们始终很坚定,期望能建造一个尺度舒适且能欣赏风景的理想山居。它承载着我们共同的、关于家的美好记忆与愿望。

.02

从低处“长上去”的山景房

2021 年,夫妻俩找到了设计师成直,他已经在京郊山村改造过多套老房。夫妻俩特别喜欢他设计的台上之家,还反复嘱托,他们最期待的就是能够拥有一处类似的平台,能够在高处看风景。

成直在附近村设计的“台上之家”

这个事儿确实比较难。村子处在两座山中间的谷底,而这个院子位于整个村的最低点。尽管被青山环绕着,但很难察觉到周边的景致北京钢结构加层搭建,目光所及之处只有周围密密层层的屋顶以及一小片天空。成直进行了回忆。

房子向上生长,人们就能与周边进行对话,进而感受到山野之间的模样。 房子向上生长,人们就可以与周边展开对话,从而体会到山野之间究竟是何种情形。 房子向上生长,人们便能够与周边产生对话,进而感知到山野之间到底是怎样的。

北京钢结构加层搭建_钢结构加层_楼层钢结构搭建

在一个空间较为狭窄的场所内,怎样既不侵犯邻居,又能获得良好的体验并让其向上生长,这便是设计的一个目的。

房子“长上去”的过程演示

最初,成直特别期望能够保留砖木结构的旧有房舍,于是打算在西侧搭建一个两层加露台的新结构,使其与老房子相互穿插。然而,这样做会导致室内空间被分割得很零碎,仿佛生活在梁柱森林的夹缝之中,所以只好放弃这个想法。不过,他还是保留了一些原来的石头来建造院墙。

拆除老屋后,成直在原来的位置搭建了新房子,这个新房子的体量与原来的老屋完全一致。通过钢结构轻建造的方式,将整个建筑统一在了一起。

这样,从外观上看,似乎是一个房子叠加在另一个房子之上,并且两个坡屋顶相互搭接,从而在高处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空间。

施工的时候就有很多村民跑来观看。他们特别好奇,问道:“你们家房子是怎么建造的呀?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呢?”原本以为他们会接受不了,然而没想到建好之后,大家都特别喜欢,并且成为了村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美超说道。

坡屋顶的设计,人身处院中上方无遮挡

房子在村中并不显得突兀。坡屋顶是当地民居的建筑形式,同时也在表现一种向后退却的姿态,这样一抬头就不会有一个庞然大物压下来。

这是为什么呢?改造后的院子在面积、布局上与原来完全一样,然而在感受上却开阔了许多。成直觉得这个房子有点像义肢,它把人从山谷中举了起来,让人能够看得更高、更远。

.03

小户型塞进两条楼梯

公共与私密空间完全分离

公共空间对于作为家人和朋友的聚会场所来说至关重要。其中一块是位于一楼的影音区和餐厨空间,另一块是在三楼的露台,而在它们中间夹着一层卧室。

在这么小的地块,成直做了一件违背常规的事:他牺牲了一部分空间,设置了两条独立的楼梯。其中一条是常规的从一楼通往二楼的楼梯,不过它只连接三个卧室;另一条则直接把一楼客厅和三楼的露台连接了起来。通过这样的设置,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得以完全分隔开。

两处楼梯构造示意

钢结构加层_北京钢结构加层搭建_楼层钢结构搭建

开始时曾担心会太复杂,然而真正使用后才发觉确实很方便。尤其是在很多人到来的时候,有的人想要早点休息,而其余的人则不用担心会打扰到他们,还可以继续玩闹。

暴露在外的屋梁展现了西边房子原来的层高

除此之外空间内没有任何阻挡物

餐厅与厨房之间未做隔墙和门,餐厅与影音区之间也未做隔墙和门。餐厅与院子之间使用玻璃墙,光线较为充足。所以,尽管每一块功能区的面积都比较小,但是给人的感受却是一个通透开阔的整体。

白天,美超喜欢坐在“大踏步”上看书

这里正对户外小院光线极好

房子西侧与北侧之间原本有 70 公分的高差。他灵机一动,把这高差化解成了三个大踏步。这些大踏步既可以当作一个下沉的客厅区域,又能变成像电影院那样的上下排座椅。夜晚,大家可以在这里看片、唱 K。

大旋转楼梯被藏在厨房后

内置储物空间

地面存在高差,上面的天花顺势向下延伸,形成了一个更大的坡屋面,它指引着人们持续往上行走,一直到厨房的尽头,而通往露台的大旋转楼梯也在向上延伸。

天花上,将构造的缝隙尽量制作成透光的开口。不经意间抬头之时,能够看到窗外的远山。

白天能把天光引入屋内,夜晚屋内的光可以照到外面。特别是当天色暗下来的时候,屋顶的金属板会泛出冷光,而屋内的木板会将暖光透过开口反射出去,这种冷暖的对比有着独特的韵味。

“最终形成一个弥漫在一起、特别通畅的建筑。”成直解释道。

.04

逼近极限的尺度感

因为聚会来的人会比较多,所以夫妻俩期望能有三个带有独立卫浴的卧室,这就意味着要把 160m²的功能区安置在 80m²的占地面积内。

这个房子的另一个特征是逼近极限的尺度感,体验颇为有趣。二层的卧室因大的坡屋面而显得很小,只能长出两个壁龛样的块体,以此将床对应的位置拓展出去。仿佛睡在老北京土炕一般。

钢结构加层_楼层钢结构搭建_北京钢结构加层搭建

增加的体块为三楼的露台拓展出了额外的面积,由此产生了自然的分区,其中一块用于烧烤,一块用于泡茶,还有一块是观景台。在屋内,处处都能看到节省面积的极限操作。

灶台旁的小门通向藏在旋转楼梯背后的储藏间

楼梯口有一小块空间被利用起来,做成了洗漱区。台面连成一个整体,门被定制成 L 型,正好能咬合台面。打开门时,空间宽敞且体面;关上门后,私密性也能得到满足。

洗衣房被整合在直跑楼梯下方,储藏间则藏在旋转楼梯的背后……

两坡的屋面以及村里限高的要求,使得露台呈现出三角形的形状,并且空间被压得很低。将风景不好的方向全部封住,然后制作出一长条沙发,仅仅留下一面可以观景,这样的设计更像是一个瞭望台。

我们其实是反对这个做法的。我们觉得它会带来很强的压迫感,而且视线也不够开阔。然而,完工之后,这里却成为了最惊喜的地方。它的包裹性非常好,私密性也很强。一上来,人们就会不自觉地坐下来,望向远山和天空。美超这样说道。

成直对露台很满意,尤其是在下雨的时候。人被包在里面,不会被雨淋到。然而,看着面前云雾缭绕的景象,听着噼里啪啦的雨声,闻着泥土的气味,就仿佛自己身处雨中一般。

.05

把好的居住体验带回村子

宋帅是一名火车司机。他平时在城里工作。只要一有休息时间,他就会带着家人和朋友来到山里的院子。在露台上,他们可以烧烤喝酒,也可以喝茶聊天。天气好的时候,他们就去爬山,从山上俯瞰整片谷地。周边的小溪都非常清澈,他们会捉些小鱼小虾带回来做着吃。

宋帅带着母亲和朋友在露台烧烤

美超如今是自由职业者。平日里,她和老公居住在五环外面积为 64 平方米的小公寓里。她没事就喜欢前往村里。一周当中,她要回来三四天。一进入村口,有时能看见爷爷在种地,爷爷会给她摘果子吃。有时会碰到奶奶在遛弯,奶奶会和她聊会儿天,还特别热情地邀请她去家里吃烤鱼。

那种感觉十分美好。在城里住楼房时,与邻居之间可能连点头之交都难以达成。

夫妻俩回村,一路和每个碰见的村民都要聊上半天

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去了城里打工。年轻的小两口回来后,老人们格外高兴。他们的生活圈子就是那村子,其实特别渴望能与年轻一代有接触,想听他们讲讲外面形形色色的事情,或者只是教他们使用使用手机也好。

楼层钢结构搭建_北京钢结构加层搭建_钢结构加层

美超在山村生活后,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她 2 年前从国企辞职,就是期望能够去做一些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回村后的生活日常

夫妻俩盖房时正赶上疫情,各类材料都在涨价,预算变得很紧张。村民们,还有他们的家人都不明白:大家都去城里买房,那才算是有出息。而你们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钱回到村子里盖房子呢?

房子造好后,大家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大家来看的时候,都觉得房子好看且舒服。

很多村民的子女都希望把他们接到城里生活,因为城里的房子更好,生活也更舒适。然而,他们实际上并不愿意离开,因为山里的生活能让他们感到快乐,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平淡却充实。就像我的婆婆一样,房子改造好后,她是最高兴的人。

我们的房子成为了一个样本,村民们通过它看到了新的居住可能性。如今,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找我寻求建议,他们都希望能把自己的院子好好改造一下。

夫妻俩城里的朋友都争相想来游玩,许多朋友都成了村里的“常客”。现在大家都很向往山村,尤其是在疫情之后。我们希望房子的尺度舒适,能让更多的人喜欢上这个地方,让村子越来越好。

(文章图片摄影:朱雨蒙)

点击观看横版全屏视频

筑客设计师·每日推荐

↑点击上图,预约设计师↑

爱生活,爱工作!

让设计提升生活品质,用生活感知设计温度。

我是朱磊,我在筑客

合作联系

广告合作:QQ 2376181903
咨询&找设计师:微信 zhuke345
作品投稿邮箱:578809721@qq.com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