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 70 年代,有 3 万余名建设者参与其中,他们分别来自省直机关、企业、部队以及当地。这些建设者在荒山野岭中建成了当时山东最大的钢铁基地——莱钢集团,“十里钢城”自此开始崛起。历经 50 年的起伏变化,半世纪的沧桑巨变,莱钢把握住了中国经济高速腾飞以及钢铁产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机遇,曾经创造出了令业界瞩目的辉煌成就,成为山东省重工业发展史上的一段“传奇”。
如今,这个传统重工业企业正处于艰难的蜕变过程中。在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的大趋势之下,莱钢集团剥离了其主业,开始探索发展的出路。“没有钢铁该如何发展”这一问题像一块大石头一样压在所有莱钢人的心头。“涅槃重生,再创辉煌”是他们共同的心声,也是他们热切的期盼。
全面激活莱钢,这是“两参模式”下新山钢的战略选择;打造山钢集团利益共同体,这也是莱钢集团的历史使命。莱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洪建信心坚定,他表示将举好这块牌子,扛起这份责任,努力蹚出一条路来济南莱钢钢结构,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聚势:产业为核,再造莱钢
激活莱钢集团,破题的思路在于立足当下的资源条件。要盘活已有的存量,培育新的增量,把总量做优。需在传统产业当中去寻找新质的生产力,当存量市场达到饱和状态时,沿着产业链的方向去开拓发展的空间。
李洪建向记者表示:山钢的战略意味着莱钢迎来了机遇。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包括,围绕主业来强化产业链并延伸产业链,实现降本增效;围绕市场进行服务定制以及价值增值;围绕产业开展分类整合并为其赋能发展;围绕未来培育龙头企业并推动集群发展,从而打造出一个能够实现双赢、多赢以及共赢的产业生态。
莱钢集团确定了这样的愿景: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钢铁业综合服务商,并且要打造山钢非钢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其使命是构建优质产业空间,繁荣钢铁产业生态;四大业务分别是钢铁服务、产业链延伸、园区开发运营以及存量资产盘活;发展目标是紧紧锚定山钢集团“扭亏增盈、归母为正”的根本目标,推进钢铁主业外委业务的替代工作,盘活存量资产,延伸产业链条,打通服务客户的“最后一公里”,以此推动莱钢的转型发展。
力山特公司建设了山钢集团日照公司的冷轧原料库以及酸洗成品库的无人行车。
服务主业,聚量降费,是莱钢转型的“核心之要”。
今年上半年,莱钢集团研究并确定了 6 项行业绝活绝技。其中,已有 2 项被列为山钢集团与宝武的首批协同支撑项目。从 4 月份开始,莱钢集团有 4 个协同项目在服务主业方面得以落地济南莱钢钢结构,这些项目涉及的合同额超过 700 万元。
莱钢集团与山钢股份是一种契合紧密的关系。莱钢集团长期为钢铁主业提供产品、服务或满足需求的单位有 17 家。其中包括 1 家直属机构,3 家全资、控股公司,13 家参股公司。
莱钢集团以及其权属单位与山钢股份存在较大的协同空间潜力。实现钢铁主业的外委社会业务由莱钢进行承揽,且承揽比例要达到 80%以上,按照市场化价格或者低于市场价给予适当的让利,这样做有助于钢铁主业实现降本增效,在当前的形势下,这更是一种双赢的局面。莱钢集团副总经理孟宪俭做出了这样的表示。
补齐短板,培育提升,莱钢还要“练好内功”。
今年是第八个年头,中国首套新型焦油渣无害化处理工艺设备应用在了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的焦化厂,并且运行稳定。山东蓝天商旅车业董事长苗成立介绍说:“这一新型焦油渣无害化处理工艺设备是我们依据钢铁主业的需求自主研发出来的,它已经经过了国内外市场的检验。”焦化行业一直以来处理焦油渣的方式主要是将其运往煤场,与炼焦煤进行掺混后配煤入炉使用。这种方式不仅会降低化产品的收益,还会产生环保隐患。而该设备应用到莱芜分公司焦化厂之后,填补了行业的空白。
我们针对现阶段自身协同能力存在的不足,着力弥补短板。同时,利用协同资源来开发新项目。我们不但要把现有的产业做强,还要发力去培育新的产业。要将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进行配置,进一步提升协同供给的能力,让产业价值增量得以做大。孟宪俭表示。
路径清晰,莱钢集团的干部职工开启了追求振兴发展的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的征程。“热爱钢铁、懂得钢铁、拼搏钢铁。凭借着这份热爱、这份懂得以及这股拼搏的劲头,我们必定能够激活莱钢,达成涅槃重生。”莱钢智慧供应链公司的职工宫鹏向记者说道,莱钢的干部职工都怀揣着一股劲头,发誓要做出一番事业。
聚能:服务增值,成链起势
莱钢集团的转型思路是专注于钢铁主业,并且竭力向产业的上下游进行延伸,而不是盲目地去“跨界”进行多元化的操作。莱钢集团致力于打通服务客户的“最后一公里”,将市场下沉。通过整合资源,打通那些阻碍服务的点,让渠道更加畅通。以此为客户提供仓储、贸易、加工、配送、金融等多种业态融合的服务。这样一来,不仅实现了从一端到另一端的全流程服务,还形成了连锁的态势。并且推动了全新的深加工生产制造以及现代服务体系加速形成,最终实现了为发展赋能的目标。
这一情况表明,莱钢集团与钢铁主业已经打通了服务客户“最后一公里”的协同业务,并且该业务正在实质运行。
莱钢集团智慧供应链公司总经理王琛向记者表示:这批 H 型钢的钢材定价销售由营销总公司负责,而仓储加工配送等专业化管理则由他们负责。这样做不仅能够提高直供比例,还能够为客户创造服务并实现价值增值。
并且会是钢铁配套制造业的培育孵化中心。
泰东公司钢铁工业园固废综合利用基地效果图
打造“四个中心”并非虚无缥缈。当下,莱钢仓储物流园包含莱钢仓储物流港西区、特钢区以及日照广盈这 3 个基地已经投入使用。在 2023 年,其仓储吞吐量达到了 53 万吨,并且吸引了国企、平台公司、期货公司、贸易商这 4 大类共 71 家优质用户。今年上半年,仅仅是莱钢仓储物流港这一个地方的吞吐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提升了将近 100%。
莱钢集团做好主业增值服务,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依靠主业但不依赖主业,积极去拓展外部市场,开拓服务的蓝海领域。莱钢集团凭借市场化的定价机制,能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也能为客户提供多场景的解决方案,既服务“头部企业”,又兼顾“蚂蚁客户”。
山东某公司近年在沿海有两个产业园项目陆续开工。这些项目钢材需求的品种规格众多,总量也很大。然而施工单位多达 80 多家,配送需求各不相同,这使得管理服务的难度很大。2023 年 3 月,莱钢集团获得了该项目的独家供应商资格。莱钢集团靠前成立了 24 小时服务团队,为用户提供全方位个性化增值服务。当年,莱钢集团向该用户供货 9.6 万吨,“一根钢筋送现场”的故事在业内成为美谈。
今年 6 月,莱钢集团与某电器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他们配送了 H 型钢 108.77 吨。通过这次合作,实现了“蚂蚁客户”从 0 到 1 的突破。莱钢集团做到了抓大不放小。
为客户提供配送和深加工服务,此服务兼具双重地位作用,一是服务客户打通“最后一公里”,二是非钢转型“最先一公里”。李洪建告知记者,打通服务客户“最后一公里”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能为钢铁主业的服务质量做增量、做加法,增加客户黏性、塑造品牌,更能集聚整合产业链下游资源,从而形成主辅相互依托、相得益彰的良性互动发展格局。
聚力:股权为带,协同收益
2005 年,莱钢集团的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总体方案获得正式批准。11 家单位陆续进行挂牌改制。其产权制度从由集体经济占主导地位转变为多元资本结构。他们告别了过去,开始接受市场经济的洗礼。
19 年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广阔领域里,11 家改制单位展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和坚韧的品质。它们实现了资产总额增长到原来的 6 倍,净资产增长到原来的 9 倍。
莱钢旗下 11 户重要参股公司自改制之初起,到 2023 年末这段时间,所获得的分红是其出资成本的 7.55 倍。5 月 17 日,莱钢集团的参股公司管理经验在全省国有产权管理工作会议暨业务培训班上进行了交流分享。莱钢集团在股权管理方面取得了成功实践,成为全省的典范。其主要做法是以“新设投资控增量、运营管控控质量、存量退出控数量”。通过这些做法,形成了“战略统一、补强产业、独立运营、共赢发展”的管理体系。并且实现了资本高效、资源高配、价值高显。
山冶设计总承包的山钢集团日照公司5100立方米高炉
当前,莱钢集团完成主业分离后,改制公司具备优良的家底,同时拥有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这些成为激活莱钢集团内生动力以及增长潜力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今年 5 月,山钢集团的党委书记和董事长张宝才带领队伍到莱钢进行调研。他提出了以“市场换效益”的理念,打算对与钢铁主业关联度紧密且黏性强的企业实施股权优化,给参股企业增加资金投入,适当提高在协同企业的股权比例,以此进一步提升协同效益。
方向明确了,“顶格谋划”成为莱钢集团的具体举措。莱钢集团进行了多轮商讨。在 6 月 26 日,莱钢集团理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两个议案,即《关于修改〈莱芜钢铁集团章程〉的议案》和《关于调整集团副理事长、常务理事、专业委员会主任的议案》。这标志着全新的莱钢集团联合体正式组建并成立。“山钢集团利益共同体有了具体的依托。”孟宪俭满怀希望地说。
聚变:企地共建,集群发力
实体经济呈现出隆起的态势,龙头企业像林立的高峰一样,专精特新不断涌现,中小企业如同铺天盖地般……李洪建对未来莱钢集团的蓝图愿景充满了憧憬。
莱钢集团计划把钢铁服务、产业链延伸以及存量资产盘活这三大转型业务放置在一个平台上进行统筹运营。同时,建设莱钢基地产业园区,以此来改变区域内散杂弱小的产业布局。并且,培育以“钢+”为特色、规模效益较为突出的高水平产业集群。从聚链开始,到聚能结束,龙头、链条、集群、园区都共同发力,推动莱钢实现转型上台阶以及永续发展。
鲁欣科技公司银山公司球团生产线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一同快速发展。近日,济南市钢城区委书记郅颂在谈及对莱钢未来发展的支持时说:“钢城区会尽全部的力量,拿出所有的能力,强化保障,把服务做扎实,将环境打造得更优良,与莱钢集团展开全方位的合作,全面地支持莱钢基地工业园的规划与建设,企业与地方携手共同建设,一起创造美好的未来!”
莱钢基地产业园区打算由莱钢集团、政府平台以及社会资本共同出资来设立园区运营公司。管委会承担着政策落地方面的支持工作。项目公司则负责园区的运营开发事宜。并且管委会和项目公司会联合起来进行招商工作。重点构建“1+6+N”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 1 大基础产业,也就是金属加工配送产业;有 6 大主导产业,分别是装配式建筑、高端装备制造、精密金属加工、汽车零部件、新材料以及新能源和环保;还有 N 个新兴产业,像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质产业项目。
产业引育壮大能铺就“金融跑道”。莱钢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黄振辉称:要借助山钢集团“旭日计划”,全面深化改革,瞄准莱钢定位,核定莱钢目标,将莱钢产业做大,聚合莱钢资源,优化莱钢资本,赋予莱钢优势,为未来 5 至 10 年甚至更久进行谋篇布局,使未来的莱钢重新展现家大业大的景象。
莱钢集团推动产业资源向产业园区聚集。
灵活招商的目的是催生“群峰竞起”的局面。在 7 月 5 日这一天,济南市钢城区政府与莱钢集团的招商引资联合工作站正式举行了揭牌仪式。
莱钢基地产业园通过政府与企业联合进行招商。它依托区域内的钢铁资源基础,凭借山钢的需求来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园区。并且通过给予用地保障支持、代建厂房支持、提供财务和税收优惠、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发放用电补贴支持、实施税收奖励政策以及对人才引进和创新投入进行奖励等方式,引进上下游项目或者合作伙伴企业。目前已经对接了 13 家意向合作方。同时,还对接了钢材深加工、机器人、军品加工等 11 个产业项目。
发力产业园区建设,需要政府给予护航,业界保持耐心,资本加以呵护,技术进行沉淀,这是不可能一下子就完成的。李洪建表示,对于莱钢而言,让传奇能够延续,让辉煌能够再次呈现,让企业能够长久保持活力的探索,永远不会停止!
文字:党 浅 张 胜
出品:山钢集团新闻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