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_211997[id_1200455403]95]
项目介绍
前海桂湾公园有步行景观桥工程,其中包含入海口处的 1 座桥,其形状为 S 型,还有 3 座桥,形状为 C 型。这些桥的结构形式都是钢结构,横跨在桂湾公园的南北两岸,并且嵌入到了公园的整体布局当中。建成之后,将会进一步把前海的交通网络完善起来。其中,有 3 座 C 型桥。这些桥以优美的 C 形弧线,与桂湾公园园路实现了顺畅衔接。在满足通航净空与衔接高程的条件下,它们宛若一道长虹,横卧在碧波之上。同时,为行人提供了舒适的无障碍游园体验。
01
技术难题和复杂边界带来施工困难
01
C1桥主梁外形需纤细、轻薄
本次首吊的部位是 5 号桥与 6 号桥之间的 C1 桥南岸。C1 桥的跨度布置情况为:35 米加上 75 米再加上 20 米等于 130 米。其标准宽度是 5.4 米,梁高为 1 米,高跨比达到 1 比 75。考虑到城市景观的需求以及前海对桥梁高品质的要求,C1 桥主梁的外形尽量做到纤细且轻薄。
02
斜腿、承台、桥台联合边跨需构成自平衡体系
C1 桥南岸与 5 米园路相衔接,北岸与 3 米路及淡水湿地相衔接。因为受到河岸两侧边界条件的限制,C1 桥采用了全桥无支座的斜腿刚构形式。前海的地基大多是淤泥,为了平衡斜腿的巨大推力钢结构景观桥,增设了地系梁来连接桥台与承台。斜腿、承台、桥台联合边跨共同构成了一个自平衡体系。
03
4个钢混结合段,钢筋密集,需避免碰撞
很容易发生碰撞。
04
斜腿钢构墩根部位于潮水位下,无法拔除钢板桩一次施工
钢混结合段施工的精确安装对于确保整体结构受力至关重要,并且它也是施工的重难点所在。所以,确保各类钢筋、预应力体系以及钢结构肋板之间能够精准定位是非常重要的。斜腿钢构墩的根部处于潮水位以下,其结合段的投影面已经侵入到河道中,无法拔除钢板桩后直接进行斜腿刚构墩的施工。
以上技术难题和复杂边界带来的施工困难亟需解决。
02
多次召开专家会 拆解技术难题
C1桥南侧首吊现场
首吊前钢结构景观桥,项目组组织召开了多次专家会。这些专家会涉及桥梁领域、结构领域、景观领域等。通过这些专家会,项目组拆解了技术难题,论证了技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为确保吊装结合段能顺利安装,中铁广州局借助测量仪器对钢筋的坐标进行精确测量,对预应力体系的坐标进行精确测量,对钢结构肋板的坐标进行精确测量。接着,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碰撞模拟。然后,针对那些可能存在冲突的部位提前进行避让处理。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在吊装过程中,由于各不同构件的位置关系而发生碰撞,从而确保钢混结合段能够精准到位。
斜腿钢构墩位于潮水位以下,存在无法拔除钢板桩一次施工的难题。项目经过组织论证后,最终决定将斜腿钢构墩混凝土段分两次施工。第一次先施工至日平均高潮位以上,接着拔除钢板桩,之后依次进行斜腿钢构墩钢混结合段定位以及剩余混凝土段浇筑。如此一来,既确保了钢混结合段与混凝土段的平顺衔接,又解决了潮水位以下部分墩身无法施工的难题。
03
严把品控关 铸造精品工程
为确保钢箱梁加工能达到高品质要求,项目组针对 C1 桥、C2 桥、C3 桥分别开展首件验收工作。并且每周都会对钢箱梁加工厂进行巡回检查。这样做能够做到在事情发生之前就进行干预,在事情发展过程中进行控制。在钢箱梁节段出厂之前,会严格把控品质。在钢箱梁发运之后到吊装之前,还会组织各方对钢箱梁的临时支架以及钢混结合段进行验收。这些举措为桂湾公园高品质慢行交通体系的打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通讯员:前海公共环境公司 吴川逸晖 张来福
编辑整理:胡洁贞 蔡雄彬
校审:姜媛媛 朱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