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开始,泰山区再次敲响转型发展的战鼓。泰华生物工程等 33 个项目集中签约进驻,这些项目的合同引资额高达 136.9 亿元。中央商务区等一批品牌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泰山养老中心等项目即将建成运营。
过去的一年,泰山区交出了一份令人愉悦的答卷:其生产总值达到 466 亿元,增长了 8.5%,成功跻身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区和投资潜力百强区。“十三五”开局之年,将以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为核心,以开展招商引资和推进大项目建设为主要举措,以进行片区开发建设为突破点,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标,全力推动经济社会进行转型升级并取得新的进展。
精准发力求突破
新年上班第一天是 1 月 4 日,泰山区针对服务业转型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群众满意度提升这“五大攻坚战”进行专题部署推进。以项目化模式开展工作,将方案细化分解,排出形象进度,明确专人负责,严格进行考核奖惩,并且坚持十天一调度、一月一通报。
2 月 15 日,春节后上班的第二天。泰山区针对确定的 200 个策划招商项目、156 项亮点工作进行了细化任务。这些项目包括建设推进和巩固提升项目。泰山区倒排工期,落实责任,强力推进各项工作。
今年泰山区面对宏观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泰山区将以“精准发力求突破”作为工作的总基调。泰山区会强化经济转型的规划、产业、项目、改革和片区这“五个指向”。从而形成竞相发展、奋力赶超的态势。
该区要把现代服务业做强做优。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朝着专业化以及价值链高端的方向延伸。还要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的方向转变,向高品质的方向转变。并且要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旅游休闲、家政服务、养老养生等这些朝阳产业。加快现代工业向高质量转化,秉持“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思路,着力打造智能制造品牌以及百亿级产业集群,推行“巨人成长”工程,激励康平纳、岱银、实杰生物等企业增强技术和管理创新的力度。加快现代农业提升效益济宁市泰山钢结构,充分运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引领带动作用,全力推动一产特色化、二产化、三产化以及信息化的进程。突出片区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要明确新华片区、七里片区、王家庄片区、灵山片区、五马片区、小井片区、南关片区等的产业功能,并且培育特色产业片区。
融合发展促共赢
传统商贸要“老树开新花”,一方面要依靠产业自身进行升级换代,另一方面借助电子商务的形势已成为必然。泰安淘你欢购物广场有限公司是泰山脚下商贸转型的又一优秀成果,目前它吸引了苏宁易购等 30 多家电商企业签约入驻。
当前,融合电子商务成为了我们产业链拉长的因素济宁市泰山钢结构,成为了我们产业链拓宽的因素,成为了我们产业链延伸的因素。在“互联网+”的新常态背景下,探索传统商贸与电子商务的融合之路,是实现服务业转型的新途径;探索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的融合之路,是实现服务业转型的新途径;探索诸多产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之路,是实现服务业转型的新途径。
如今在泰山区,“一核四园”的电子商务发展格局正在逐渐形成。梦想谷和泰山电商产业园已经顺利建成并投入运营,泰山智慧谷产业园的智慧大厦项目已经签约并落地,泰山云谷互联网产业园也在紧张地进行建设。据相关统计,在去年,整个泰山区的电子商务网络交易额达到了 131 亿元,第三产业的结构持续得到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中所占的比重达到了 57%。
现代物流业借助电子商务的东风发展迅猛,“二园区三中心”的物流集聚区正加快推进。其中二园区分别是国际综合物流园以及泰新路综合物流园;三中心分别是温泉路农副产品商贸中心、龙潭路家居建材商贸中心和瑞奥旅游文化用品商贸中心。今年内,该区要与中国供销集团签订商务合同。接着,要开工建设中国供销·鲁中农产品电商物流城项目,此项目总投资 20 亿元,建筑面积 30 万平方米。同时,还要落实占地 300 亩的澳泰冷储物流园项目的投资商,以建设一个服务功能齐全的大型综合性冷储物流、商品交易集散地。
创业创新蓄动能
康平纳集团的“染色智能工厂”被列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岱银集团被认定为全国纺织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天泰和公司的页岩气钻机通过国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盘点 2015 年,泰山区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泰山区立足高端,着力进行创新。它以科技创新作为驱动,在做大做强传统产业集群的同时,突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从而构建起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今年,华网电力装备项目总投资 10 亿元。该项目将与全球知名企业西门子合作,也将与德国菲尼克斯合作,还将与斯图加特航空自动化公司合作。并且会引进国际先进生产设备,同时引进自动焊接机器人生产线。进而建设国内知名的智能电力设备研发制造基地。
该区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对金融等支持创业创新的政策进行了完善。制定了扶持创新型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以“一企一策”的方式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企业建设技术创新平台。促使企业加快新工艺、新产品、新模式的应用。整合创新资源。集中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加快促使一批具有含金量的技术成果形成并实现转化。
目前,全区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的数量为 24 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为 20 家。去年,宝来利来企业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上市,普瑞特机械企业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上市,实杰生物制药企业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上市。
去年,在创新的拉动作用下,全区新兴产业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了 53.2%。同时,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了 51.1%,并且这两个比重在全市都位列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