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光明的我们
在人生的广阔天空下,“追光的我们”在平凡的日子里,勇于冲破生活的束缚,用汗水和坚持书写自己的辉煌篇章。
在这里,我们就是火种,点燃你我心中尊重生命的熊熊之火!请跟随我们一起寻找光、追逐光、在人生的旅途上一起成为光。
英山县最大垃圾回收站站长——蒋宏奎
英山县红山镇黄泥岗,拥有全县最大的废纸回收处理站,钢结构厂房200多平方米,半自动打包机6台,全自动打包机1台,小货车3辆,1辆拥有叉车一台、汽车一辆,每年回收废纸5000吨,占全县废纸量的80%以上。该站现有职工14人,其中残疾人4人。这名年轻人戴着一副黑色宽框眼镜,右腿有残疾。他就是这个废品回收站的站长——蒋宏奎。
开始了“寒门生意”
1987年,蒋洪奎出生于杨柳湾镇一个贫困农民家庭。他出生后不久,一次意外摔倒使他的右腿永久残疾。 2004年,刚刚读完高一的姜洪奎因家庭贫困不得不辍学。为了赚钱养家,他当过瓦匠,还学过泡茶。 2006年10月,蒋洪奎租了一套房子,买了一辆破旧的三轮自行车,开始挨家挨户收集垃圾。
蒋洪奎还清楚地记得自己收获“第一桶金”的那一刻:将一个月收集的废品卖掉,扣除成本后净利润300多元!一年后,他不仅还清了几千元的债务,还存下了2000多元。
两年后,他带着辛苦赚来的3万多元积蓄,来到英山县孔家坊乡,租了一个店面,重新开始了废纸回收工作。但当他兴致勃勃地把一卡车的废纸板送到安徽一家造纸厂时,蒋宏奎又傻眼了:厂家见他是外国人,借口要除去水分,想方设法压低价格。消除运输成本。别说损坏,一车货物居然损失了1000多元!
痛定思痛后,蒋宏奎决定自己寻找市场。经过多方打听,他提着几车货物来到了武汉帅轮造纸厂。但对方一听说他是山区人,却像拨浪鼓一样摇摇头。
原来,山区的一些经营户为了赚更多的钱,在出售的废纸制品中总是夹杂着石头和红花砖。因此,原则上所有送厂的废料都会被拒绝。毕竟,好心的买家看到自己是残疾人,终于同意收下第一批货。经过多次互动,他的真诚和良好的信誉给工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凭借稳定可靠的销售渠道,蒋洪奎的业务越做越大。 2010年下半年,他贷款10万元,租下了红山镇黄泥岗村的老房子,开始了新的创业之旅。
就这样,蒋洪奎拖着病腿,忙着回收、分类、包装、转运,度过了创业最艰难的时期。但无论生活多么艰难,蒋洪奎始终坚持诚信经营,从不请假,从不拖欠顾客和工人的工资。
阳光总在风雨后。三年来,蒋洪奎的废品回收站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他本人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废品大王”。如今,他的“破烂王国”已成为全县最大的废纸回收处理站;拥有钢结构厂房200多平方米,半自动打包机6台,全自动打包机1台,小货车3辆,叉车1辆,汽车1辆;年回收处理废纸5000吨,占全县废纸回收量的80%以上。创造就业岗位14个,人均工资达到2100多元。感恩与报答也深深植根于他的内心。他的废纸回收处理站雇用了14名工人,其中4名是残疾人。虽然雇用残疾人的成本要高很多,但蒋宏奎还是乐在其中。
砖茶助力贫困户脱贫
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姜洪奎认识了从新疆来到英山寻找砖茶物资的吴老板。吴老板想和当地茶商一起投资建砖茶厂。创业让蒋宏奎眼光敏锐。虽然他是茶界的外行,但他铁了心要留住吴老板。英山修剪的老茶叶大部分都当柴火用了,他想变废为宝。至诚所至,金石所开。接到订单后,蒋洪奎用不到五个月的时间旧钢构厂房,在自己的采购站附近建起了工厂旧钢构厂房,并从外地聘请了制茶师傅。
湖北万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9月,计划投资3000万元,一期投资1500万元,生产茯砖茶。万和农业生产的砖茶已成为新疆消费者的热销商品,还通过新疆口岸出口到俄罗斯和中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2020年销售收入超过1600万元,2021年销售收入近2000万元。蒋洪奎的万禾农业为当地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40个(其中残疾人8户、定点扶贫户30户),人均年收入4万多元。已帮助贫困户70户(其中残疾人户10户),每户年增收2万元。帮扶贫困户80户,户均年增收3500元。他还连续两年向附近贫困村捐款5万多元。姜洪奎华丽转身,从破烂王一跃成为砖茶新星。
经过13年的努力,残疾人蒋洪奎获得了成功和财富。 2016年,蒋洪奎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优秀农民工称号。 2017年当选县政协委员、县工商联执委、县残联副主席,并被县科技委聘为科技专员局。如今,他创办的湖北万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事茶叶加工项目,年产砖茶2800吨,年产值2500万元。公司聘用的员工优先考虑残疾人和附近就业困难家庭的人员,旨在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