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法施工技术详解:适用于中小跨度连续箱梁的现浇施工方法

   日期:2025-01-2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169    
核心提示: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有限元法的推广和应用以及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复杂结构分析计算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变宽桥、弯桥等复杂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支架现浇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钢、木模板,支架及拱架的设计,可按《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的有关规定执行。

1.支架简介

(一)概述

现浇是一种传统的施工方法。由于施工需要大量模板支撑,一般只用于小跨度桥梁或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有限元方法的推广和应用以及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复杂结构分析计算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变宽桥、曲线桥等复杂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目前支架浇注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

支架法的施工过程比较清晰,易于控制,设计计算也比较简单。

该工法适用于施工工期紧、高度小于20m、跨度48m及以上且施工条件配套的中小跨连续箱梁施工。

(二)脚手架法施工的优缺点

优势

梁体混凝土浇筑和预应力张拉可一次性完成。连续梁整体性好,施工稳定可靠;

施工时无需系统转换,不会产生恒载或蠕变二阶矩;

对机械和起重能力要求不高,不需要大型起重设备;

可采用强大的预应力系统,施工方便。

缺点

施工需要大量脚手架,可能影响通航和排洪;

对于桥墩较高、水深较深的桥梁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支护施工不方便;

设备周转频率小,施工周期长;

建设成本高

(3)支架类型及结构

混凝土梁桥上部结构现浇时,应先在桥孔处搭设支架,以支撑模板、新浇混凝土等自重和施工荷载。

1. 立柱支架

柱支架结构简单,常用于陆地或不通航的河流、桥梁上。

公路桥涵钢筋施工技术规范_结构公路钢木规范桥涵设计要求_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

一座小跨度、低墩的桥梁。其特点是桥跨下有支撑柱,模板直接支撑在柱上的方木或钢材上。

支架组成

车架+纵梁等部件

Φ48×3.5mm钢管安装

2. 横梁支架

梁式支撑两端有立柱,上方有承重梁,模板直接支撑在承重梁上。根据跨度的不同,承重梁可采用工字钢、钢板梁、钢桁架梁、贝雷梁等。梁可以支撑在桥墩旁的托架上,也可以支撑在桥墩上预留的或临时安装在桥墩上的托架上。横梁上。

3、梁柱组合支架

当梁式托架跨度较大时,在跨度中间增设数根立柱,将梁支撑在多根立柱或临时桥墩上,形成多跨梁柱托架。通常用于大跨度桥梁。

4.门支架

当现浇梁跨越既有道路时,采用柱支撑时,必须安装满足道路通行(行人或车辆)净空要求的门式支撑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以保证施工时既有道路的畅通。

门式托架在结构上采用梁式托架(单跨结构)或梁柱式托架(多跨结构)。

巷道上的门式支架还需设计防撞设施、警示装置等附属设施。

5、部分风险较大的项目

安装高度5m及以上;安装跨度10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m 2 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m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相对独立,无关联构件。

在编制施工组织(总体)设计的基础上,建设单位应当对危险性较大的子工程单独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6. 高模板支撑系统

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_结构公路钢木规范桥涵设计要求_公路桥涵钢筋施工技术规范

高模板支撑系统是指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安装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线荷载为大于20kN/m。

建设单位应当组织高模板支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会。实行施工总承包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组织专家论证会。

高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应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和专项方案规定,严格组织,落实责任,确保施工过程安全。

(四)常用设备

1、钢管紧固件支架

它由钢管、紧固件和可调支架组成。

可调节支撑

可调支撑分为底支撑和顶支撑,分别设置在支架钢管的顶部和底部。一方面作为支架、模板分布梁与基础之间的连接构件;另一方面具有在一定范围内调节高差的功能。

2.碗扣支架

它由碗扣接口、立杆、横杆、顶杆和可调支架组成。

WDJ碗扣支架模块

它由立杆、横杆、斜杆、可调支架等组成,各部件模块如表所示。

碗扣钢管规格为Φ48×3.5mm,壁厚应为3.5-3.75mm。

可调底座底板钢板厚度不应小于6mm,可调支撑钢板厚度不应小于5mm。

可调底座、可调支撑螺杆与调节螺母的啮合长度不应小于6扣,插入立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50mm。顶部支撑和底部支撑的突出量控制在30cm以内为宜。

纵向扫地杆与立杆底部的距离不应大于200mm。

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_公路桥涵钢筋施工技术规范_结构公路钢木规范桥涵设计要求

通过垂直和水平水平杆和剪刀撑的安装来确保支架的完整性。

4 列及以上列的模板支撑,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垂直和水平剪刀撑:

(1) 剪式支撑应沿外立面的整个长度和高度连续安装在脱模器支架的外围;沿纵向和横向的整个长度和高度,应在支架内每隔5-6个立杆或5-7m处连续安装剪刀。支持。

(2)当模板支架高度大于8m(含8m)时,除在底部和顶部设置水平剪式支撑外,还应在模板支架垂直剪式支撑的顶面设置水平剪式支撑。模板支架的中间。对于立杆数少于4排的模板支架,应沿外围纵向外立面的整个长度和高度连续设置垂直剪式支撑;模板支架周边水平外立面(即两端立面)及沿纵向每4根立杆,在立杆上自下而上设置连续的垂直剪式支撑;当剪刀撑架设困难时,可采用锯齿形斜杆支撑。

剪刀撑与地面的角度应控制在45~60度范围内。

3.贝利梁

也称为贝利板或贝利框架,每个桁架板具有相同的形式并通过销或螺栓延伸。适用于不同长度和荷载的临时承重结构。常用的有门式托架、梁托架、梁柱托架等。支架的纵梁。

4.万向杆

由角钢、钢板和螺栓制成,运输方便,装拆方便,用途广泛。它常用于组装各种建筑结构或立杆。

5.军用光束

桁架采用销接头组装,主桁架为全焊接结构。

6、卸料设备

卸料设备用于将模板松开并下降至一定距离,以便将模板拆除。全层支撑方式中,千斤顶为卸荷装置。在梁式、梁柱式支座中,桥墩顶部常设有下列卸荷设备。

2. 支架设计

(一)概述

支架虽然是临时结构,但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承受桥梁的大部分恒载和施工荷载。因此,在受力和性能方面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同时,支架的基础应可靠,各部件之间的组合应紧密,并应有足够的垂直、水平和对角连接杆,使支架成为空间稳定的整体。支架受载后会产生变形和扰动,因此应设置合理的预弯度,使结构的总体尺寸和标高满足设计要求。

(二)总体要求

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_结构公路钢木规范桥涵设计要求_公路桥涵钢筋施工技术规范

1、模板、支架、拱门的设计应根据结构类型、设计跨度、施工组织设计、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型及相关设计、施工规范进行。

2、绘制模板、支架、拱门的总装图及详细结构图

3、制定模板、支架、拱结构的安装、使用、拆卸和维护的相关技术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4、准备模板、支架、拱门材料的数量清单。

5. 准备模板、支架和拱门的设计说明。

(3)设计荷载

1、模板、肘板、拱门计算时,应考虑下列荷载,荷载组合按表2-3进行。

(1)模板、肘板、拱门的自重;

(二)新浇混凝土、钢筋、预应力钢筋或者其他砌体结构的重力;

(三)施工人员、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等荷载;

(4)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振动荷载;

(5)新浇混凝土对侧模板的压力;

(6)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冲击荷载;

(7)放置在水中的钉子受到水压、波浪力、流冰压力、船舶等漂浮物的作用。

物体的影响;

(8)其他可能的荷载,如风荷载、雪荷载、冬季保温设施荷载等。

2、钢、木模板、支架、拱门的设计可按照《公路桥涵钢结构、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的有关规定进行。

3、计算模板、肘板、拱的强度和稳定性时,应考虑作用于模板、肘板、拱的风力。对于安装在水中的支架,还应考虑水流压力、流冰压力和船舶漂流等冲击载荷。

(4)设计计算内容

1、根据梁板结构平面图绘制模板支撑架杆平面布置图;

2、画出框架顶部的梁板结构和顶出截面;

3、面板、次波纹、主波纹等弯曲构件的计算;

4、计算最不利单肢杆的轴向力和承载力;

结构公路钢木规范桥涵设计要求_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_公路桥涵钢筋施工技术规范

5、绘制框架风荷载简化结构计算图,并校核框架倾覆情况

6、检查斜杆紧固件的连接强度;

7、地基承载力计算。

(5)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

1、校核模板、支架、拱门的刚度时,其最大变形值不应超过下列值:

(1)对于结构面外露的模板,挠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400;

(2)隐藏在结构面的模板,挠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250;

(3)肘板、拱受载后挠曲的杆(梁、纵梁)弹性挠度为相应结构跨度的1/400;

(4)钢模板面板变形为1.5mm,钢肋、柱箍变形为L/500、B/500(其中L为计算跨度,B为柱宽)。

2、拱架的强度校核应根据拱结构类型及其所承受的荷载进行。拱顶、拱脚和1/4跨截面的应力,铁件和节点的应力也应校核。分阶段浇注也应进行检查。或者砌体施工过程中的强度和稳定性。

3、计算抗倾覆能力时,无论板拱架还是桁架拱架视为整个断面,其倾覆稳定系数均不应小于1.3。

(6) 预外倾角设置

肘板、拱门应预留施工弧度。确定施工弯度值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 肘、拱承受施工荷载引起的弹性变形;

(2)混凝土收缩、徐变和温度变化引起的超静定结构的挠度;

(3)承受推力的桥墩,桥墩水平位移引起的拱的挠度;

(4)由于结构重力和1/2车重(不包括冲击力)引起梁或拱的弹性挠度造成的

梁或拱的弹性挠度;

(5)受力后杆件接头的挤压和卸荷装置的压缩造成的非弹性变形;

(6)加载后支撑基础的沉降。

根据混凝土浇筑方法,分为免泵送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并规定了不同的损失系数。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