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机械设备安装技术 1.1 工业安装工程项目划分:
九个项目包括土建工程、钢结构工程、设备工程、管道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仪表工程、防腐工程、保温工程、炉砌工程。
1.2 设备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要求
1)设备基础施工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验收规范
2)设备混凝土基础强度必须满足要求
3)设备基础的位置、标高、几何尺寸必须符合验收要求。
4)设备基本外观质量检验必须合格
5)预埋地脚螺栓检验必须合格
其中,质量证明文件由谁提供?谁干活谁提供,所以是建设单位提供。主要检查哪些内容?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养护和混凝土强度。如果对地基强度有疑问,可以请有检测资质的工程检测单位重新检测地基强度。重要设备基础必须进行预压强度试验,试验合格并有详细记录。
如何理解设备基本位置、标高、几何尺寸的检验?这么多,怎么记住呢? “凹”和“凸”两个字是两种基本形式,接下来我们看看需要检查什么! !坐标位置就不用说了。基础既然打好了,就必须有一个位置,那就是坐标位置。那么,这两种形式有这么多的平面,每个平面都必须有一个标高,这就是“不同平面和外部维度的标高”。然后我强调一下,凸台上平面的外部尺寸和凹槽的尺寸。如果飞机只有高度是不够的。如果它是平的,为什么不称它为平面呢?它必须是平坦的。 “平面的水平度”,平面已经讲了很久了,为什么不讲侧面呢?这就是基本的垂直度。说完了各方面,就不得不说一下基础和装备的联系了。预埋地脚螺栓和预埋地脚螺栓孔。预埋地脚螺栓是标高和坐标,但是这个坐标不叫坐标,叫中心距,所以是预埋地脚螺栓的标高和中心距,标高是在顶部测量的,中心距是从根部垂直和水平测量,从顶部两个方向测量。孔在哪儿?预埋的地脚螺栓孔又回到了“凹”字。第一个是深度,第二个是中心线位置,第三个是孔壁的垂直度。最后说一下活动锚栓锚板的标高、中心线位置和平整度。
说到外观质量检验,还是用“凹凸”这个词。如果有凸出的地方,就容易掉角、破洞、裂纹、露筋等。凹陷的地方很容易不干净,所以一定要清理干净。基础和设备前除地脚螺栓外,还有垫块。放置焊盘的表面必须平坦。最后,中心标记和参考点必须嵌入牢固、标记清晰、编号准确。
1.3 机械设备安装的一般程序
经过几次测试,这一点就成为了重点。如何记住这12个步骤?我们先来分析一下:
在开始工作之前,你必须准备好一切,所以第一步就是施工准备。准备好后就可以打开设备看一下了。这是设备开箱检查。由于设备必须有基础,所以首先要检查基础安装的位置是否可以接受,也就是测量和铺设基础。如果位置和数量足够的话,那就要看基础强度等等,所以需要基础的检查和验收。基础检查完毕后,再将垫片放在基础上,这样就是垫片的设置了。架好喇叭后,将设备吊装起来,即将设备吊装就位。设备吊装后,通常会出现不平整或位置精度达不到要求的情况,因此需要找平并找标高,这就是设备的安装和调整。这些都调整好之后,就是设备的固定,也就是设备的固定和灌浆。这样,设备的主体部分就完成了。你必须安装这些部件,对吗?所以就是设备零部件的清洁和装备。这样,整个设备就安装完毕了。安装完毕后,开始润滑和设备加油。然后,尝试一下,转动一下,试运行设备。如果没有问题,该项目就可以被接受。
这样,整个流程就完成了:施工准备→设备开箱检查→基础测量放线→基础检查验收→垫铁固定→设备吊装就位→设备安装调整→设备固定灌浆→零件清理及装配→润滑及设备加油→设备试运行→工程验收。 12步,没有更多的步了。
1.3.1 施工需要准备什么?
为了工作,你必须知道如何去做,对吗?什么可以告诉我们该怎么做?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钢结构无垫铁安装,因此有必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你知道怎么做,但你需要人员、材料和机械,对吗?专业点是编制设备到货计划、人工、材料、工具、测量检测设备等资源使用计划。
然后呢?现场必须能够工作,所以现场设施必须满足开始工作的条件。要有道路、有场地、有水、有电、有wifi。
1.3.2 设备开箱时要检查什么?
首先,开箱检查不仅仅是施工单位的事。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都要参加,然后检查什么。
具体步骤是3观看1记录。
先不要打开,先看一下,确定箱号、箱数、包装都没有问题,再打开。
再看,看随机文件(如使用说明书、合格证、装箱单等)钢结构无垫铁安装,看专用工具
然后,按照装箱清单,按标准核对设备名称、规格、型号、重要零部件。
那么你就不能只是看,还要记录你所看到的一切。
1.3.3 基本测量与放样
测量放样是确定设备基础的平面和空间位置。首先根据工艺布置图,相关建筑物的轴线、边线、标高线(这个东西比较稳定,不太可能改变),划定设备安装的基线和参考点。然后根据确定的基线和参考点确定设备安装的平面位置和标高。生产线纵横中心线和主要设备中心线上应埋设永久性中心线标志牌,主要设备旁应埋设永久性标高基准点,以便有可靠依据。安装过程和生产维护。
1.3.4 基本检查与验收
之前就说过了。
1.3.5 喇叭设置
角是用来做什么的?垫铁用于调平和对齐设备。就像家里的桌子凹凸不平,木块都是一样的。那么它还有一个更高级的功能,就是通过地脚螺栓将设备的重量、工作载荷以及拧紧地脚螺栓产生的预紧力均匀地传递到基础上。
1.3.6 设备灌浆
设备灌浆分为一次灌浆和二次灌浆。初次灌浆是在设备粗略对中(这是时间)后对地脚螺栓孔(这是位置)进行灌浆。二次灌浆是在设备准确对中、地脚螺栓牢固、检测项目合格后(此时)在设备底座与基础之间进行灌浆。
1.3.7 为什么需要润滑?
通过润滑,减少摩擦副的摩擦和表面损伤,降低温度,使设备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1.3.8 设备试运行
设备试运行应遵循安装后调试、单机试运行、空载联动试运行、负载联动试运行四个步骤。
1.4 机械设备安装方法
机械设备的安装分为整体安装、分体安装(因运输条件原因,无法整体运输到安装现场)、模块化安装。
1.4.1 机械设备典型部件的安装
典型的零件安装方法包括:螺纹连接器装配、过盈配合装配、齿轮装配、联轴器装配、轴承装配等。
有预紧力要求的螺纹连接常用的拧紧方法有:恒力矩法、测量伸长法、液压拉伸法、加热伸长法。顾名思义。
过盈配合的装配方法一般采用压入装配、低温冷装配和加热装配。主要采用现场加热装配方式。方便,我当然就用这个方法。
1.4.1.1 齿轮装配
1)齿轮基准端面与定位套端面应紧密接触,不能用0.05mm塞尺检查。基准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满足传动要求
2)啮合圆柱齿轮副的轴向不对中:当齿宽B≤100mm时,轴向不对中应≤5%B。当齿宽B≥100mm时,轴向不对中应≤5mm。
3)检查齿轮啮合间隙时,采用压铅法(因铅较软)。引线直径不应超过间隙的3倍,长度不应小于5个齿距,沿齿宽方向均匀放置至少2根引线。
4)检查传动齿轮啮合接触情况时,采用着色法。在小齿轮上涂上颜色,稍加制动,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使大齿轮旋转3、4圈。然后看小齿轮在大齿轮上留下的颜色标记。圆柱齿轮与蜗轮的接触点应朝向齿面中部;锥齿轮的接触点应朝向齿面中部并靠近小端。但齿顶与齿端刃之间不应有接触。对于可反转的齿轮副和齿,必须检查齿的两侧。
1.4.1.2 联轴器装配要求
联轴器装配时的测量包括三项:两轴的径向位移(以及两轴之间的垂直距离)的测量、两轴的倾斜度(可以理解为两轴之间的角度)和端面的测量清除。相关要求如下:
1) 第一步是将两个半联轴器暂时连接在一起,然后在圆周上画出对齐线或安装专用工具。
2)然后将两个半联轴器一起旋转,每隔90°测量径向位移值。记录5个位置的径向位移测量值和同直径两端测点的轴向测量值。然后计算径向位移和两轴的倾斜,并必须符合规范。
3)测量联轴器端面间隙时,两轴的轴向方向应相反,施加适当的推力,消除轴向窜动间隙后测量端面间隙值。
4)测量工具:可以用塞尺直接测量,也可以用塞尺和专用工具测量,也可以用百分表和专用工具测量。
1.4.1.3 轴承装配要求
滑动轴承:
对于厚壁轴瓦,在螺栓未拧紧时,用0.05mm塞尺从外侧检查上下轴瓦结合面,插入深度不得超过宽度的1/3。薄壁轴承装配后,用0.02mm塞尺检查,发现有故障。
轴颈与轴瓦的顶部间隙应采用铅压法检查。引线直径不应大于间隙的3倍。轴颈与轴瓦之间的侧隙应用塞尺检查。单边间隙应为顶部间隙的1/2~1/3。
滚动轴承:
装配方法采用压装法和温差法。加热温度不应高于120℃,冷却温度不应低于80℃。
1.4.2 机械设备的固定方法
主要采用地脚螺栓固定。地脚螺栓分为固定地脚螺栓、活动地脚螺栓和膨胀地脚螺栓。
其中,固定地脚螺栓用于无强烈振动和冲击的设备;活动地脚螺栓是用于具有强烈振动和冲击的重型机械设备的可拆卸地脚螺栓。
膨胀锚栓中心至基础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直径的7倍。基础强度不应低于10MPa,钻孔处不应有裂缝。钻孔时,防止钻头碰撞地基内的钢筋、埋地管道;钻孔的直径和深度应与膨胀锚栓相匹配。
1.5影响机械设备安装精度的因素
影响机械设备安装精度的因素
1.5.1 设备制造因素
装配精度包括运动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精度、配合面之间的配合精度以及接触质量。运动精度是指物理中学到的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加上传动精度。
配合精度是指配合面的间隙或过盈量的接近程度。
接触质量是指接触面积的大小和分布,即接触点的数量。
1.5.2 测量误差
测量过程包括测量对象、测量单位、测量方法和糖含量测量四个要素。
1.5.3 设备安装偏差方向的判定原则
1)有助于抵消设备配件安装后重量的影响
2) 有助于抵消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力的影响
3) 有助于抵消部件磨损的影响
4)有利于抵消摩擦面间油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