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河北推动310余家配套企业恢复生产

   日期:2025-01-2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187    
核心提示:河北省主动服务对接京津,在打通产业链条上联动发力,推动京津龙头企业在冀310余家配套企业复工复产,通过“点对点”服务协同,全力推动京津冀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

京津冀地区产业链企业加紧生产,“抢回”进度,“压紧”预定任务。河北省主动与京津对接服务,合力打通产业链,推动河北310多家配套企业和京津龙头企业复工复产。通过“点对点”服务协同,全面促进京津冀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

“自2月22日复工以来,我们已向北汽福田发运了880套制动盘,刚刚接到3000个制动鼓的订单。”近日,河北振东制动有限公司总经理尹爱军表示,该公司已与北汽福田进行对接。在中国等大企业带动下,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已基本贯通,生产逐步回归正轨。

连日来,河北省主动与京津对接服务,合力打通产业链,推动北京等310多家河北配套企业复工复产。奔驰和京东方。通过“点对点”服务协调,全面推动京津冀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

产业链企业共生

北京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_北京钢结构公司名单_北京联东钢结构有限公司

“前段时间,我们分两批向天津客户发了2000套负压设备外壳,导致生产线高度紧张了一个月,还没等我们喘口气,新订单又来了。” 3月19日,走进河北省永清县华兴五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东正在安排订单生产。 “我们刚刚收到了北京一家生产证卡机的客户的订单,以及天津一家生产色谱分析仪的客户的订单。”

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堵点”也被陆续清除。在京津冀地区,越来越多的产业链企业加紧生产,“追回”进度,“赶上”预定任务。收紧。

汽车行业,北汽福田、北京现代等龙头企业带动河北省6市33家配套企业复工复产。累计为京津汽车工业企业生产冲压焊件11000件、配套软管4200件。套、油封保护套总成1350套、油变压器配件2700套。

在电子信息产业,京东方科技集团领跑,带领河北保定、廊坊、雄安新区10家企业紧急复工,为京东方科技集团提供液晶显示配件1.1万台、EPE纸垫300万片、40万片拉伸膜垫片和20万片纸板。

北京钢结构公司名单_北京联东钢结构有限公司_北京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六年来,河北沧州积极承接北京汽车搬迁项目,带动一批世界知名汽车配套企业落户,已建成汽车及零部件项目200多个。 2019年,国家汽车及零部件检测中心与沧州签约,汽车新技术研究中心、取证技术鉴定中心、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中心全部落户沧州,形成了完整的汽车产业链。

记者了解到,2014年以来,河北省累计承接京津地区转移基层单位9773户,有力促进了全省产业结构优化。数据显示,2018年,河北省三大产业结构由2013年的11.9:52:36.1调整为9.3:44.5:46.2,实现了从“231”到“321”的历史性转变; 2019年,河北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51.3%北京联东钢结构有限公司,创历史最高水平。

承接平台共同努力

“公司已从北京大兴区全面搬迁至联东U谷廊坊国际企业港,未来产值将突破5000万元。”去年,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兴机场片区正式开工建设运营,让蓝胜宇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文胜显得格外兴奋。

北京钢结构公司名单_北京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_北京联东钢结构有限公司

周文胜认为,除了区位优势外北京联东钢结构有限公司,选择搬迁的最重要原因是联东U谷在产业研究和企业服务方面的专业能力。 “尤其是管家式服务,解决了公司的后顾之忧。第一次联系我们不到半个月,我们就决定正式签约并入驻。”

截至目前,联东U谷已在河北省廊坊、石家庄、保定、唐山等地投资建设了10多个产业园,引进企业200多家到河北,其中企业80%以上来自北京和天津。产业融合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物质内容和关键支撑。加强重点承接平台建设是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重要抓手。

2016年,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与京津冀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联合成立京津冀中小企业服务一体化协同发展小组,重点开展园区建设、企业服务、投融资三大服务功能。 ,积极服务京津冀中小企业发展。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已有15家驻京机构在天津、河北等地提供企业孵化、人才培养、国际对接等各类企业服务,累计服务企业超万家,助力企业在全球发展壮大。

记者从河北省发改委获悉,京津冀协同发展六年来,河北牢牢抓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窄鼻子”,立足北京“三区一基地”的功能定位,以雄安新区集中托管区为核心,曹妃甸区、博海新区、津冀鲁台、汉谷,配套4个特色专业平台和33个个性化平台,重点打造承载能力强、吸引力不断增强的“1+5+4+33”重点承接平台体系。

北京联东钢结构有限公司_北京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_北京钢结构公司名单

同时,拥有河北·荆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以及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科技园、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曹妃甸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成果转化孵化示范园等科技平台完善,协同创新步伐也在加快加速。截至2019年,河北与京津共建省级以上研发平台98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76个。 “十三五”以来,河北累计吸收北京技术合同交易额662.9亿元。

政策机制共建共享

作为中关村在北京以外建立的首个创新中心,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经过五年的运营,在打造“中关村式”创新生态圈方面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路径。

“通过一系列产业对接和创新创业服务,将高端人才、科研院所、金融资本、技术成果、龙头企业等要素引入创新中心服务平台。”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负责人胡德辉表示,2015年截至2019年,通过各类活动共推介82家企业,45家国内外企业在技术、市场等方面达成多重合作,合作伙伴规模超过5亿元。

六年来,京津冀深化体制改革,创新行政、执法、税务、统计、生态等政策措施,推动资质互认和资源共享,促进人才、资本、资源融合。京津冀能源、数据等要素市场。改变。河北与北京共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与天津共建芦台汉沽协同发展示范区。开展其他方面全方位合作。

北京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_北京钢结构公司名单_北京联东钢结构有限公司

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绊脚石”。中关村科技租赁有限公司推出的创新融资租赁服务模式,成为该公司加速与京津冀地区中小企业合作的“拿手好戏”。

“我们推出‘租赁+投资’等模式,通过搭建投资租赁联动平台,帮助客户发展。针对京津冀地区的中小企业,公司提供低准入的信贷门槛优惠”。中关村科技租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文介绍,该公司已为天津、河北地区共计89个项目提供融资支持,融资金额达20亿元。

2016年以来,北京市通过股权投资、担保融资等形式,为600多家津冀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数据显示,北京市认定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中,共有10家企业建成并落地。在河北、天津经营园区20个,总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平方米,入驻企业超过550家,还有300家北京企业同时落地产业园。 (记者陈发发通讯员米彦泽)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