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夹芯保温墙体的设计包括节能、结构、施工等方面。其中,节能是按照《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要求设计钢结构女儿墙做法,以复合保温结构(防护层+保温层+结构层)为基础,根据热工情况确定保温层厚度。每层材料的电导率。本文不会过多介绍,而是重点介绍呼吸夹芯保温墙体的建筑结构和结构设计。包括防火要求、通风装置、砌块布置方式、外叶墙支撑、拉杆布置等。
夹芯墙防火要求
模块化建筑呼吸夹芯墙在外叶墙采用90mm厚混凝土空心砌块、保温层采用100mm厚苯乙烯板、内叶墙采用190mm厚混凝土空心砌块的条件下可达到复合A级防火。要求并符合相关国家现行标准。图1为防火测试报告。当内叶墙为铸铁砌块墙时,其性能更佳。
图1 耐火性能测试报告
通风孔设置要求
为保证空腔内保温层干燥,需要在每面墙上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采用三通孔呼吸块。进风口设置在墙的底部,出风口设置在墙的顶部。为保证通风效果,通风孔间距不应大于1.2m,如图2、图3所示。
图2 通风孔设置位置
图3 墙底通风方式
注:图中未显示外叶壁通风腔。
块排列要求
当保温层厚度不同时,外叶壁和内叶壁的砌块很难匹配。更合适的方法是对角块进行切割,使内外叶墙块的筋可以相对,这样便于安装。应使用拉杆,防止拉杆穿过砌块内的孔,影响孔的平整度。参见图 4 和图 5。
图4 在太阳角布置方块
图5 在内角布置块
窗户是节能的关键部分。需要考虑冷桥隔离、防水、防护等要求。图 6 显示了一种方法。外叶墙窗台还有许多其他方法。水平测量是根据破桥效应等性能要求进行的。
图6 窗台上的做法
夹芯墙支撑结构
外叶墙需要支撑结构支撑。呼吸夹芯保温墙技术采用点支撑+支撑梁的方式,减少冷桥影响。如图7所示,可在点式悬梁上设置支撑。梁承受外叶墙的荷载。
图7 钢筋混凝土梁支撑
当建筑外立面有要求时,也可采用钢支撑,外叶墙的支撑梁采用型钢,见图8。
图8 钢梁支撑
墙体保温层和屋顶保温层应在屋顶女儿墙处封闭。此时女儿墙结构柱(核心柱)处采用点支撑,如图9所示。
图9 女儿墙处如何断桥
拉杆结构要求
由于外叶墙高度和厚度较大,不能满足稳定性要求,需要设置拉杆与主体结构(内叶墙)连接。可排列成梅花形钢结构女儿墙做法,如图10所示,开口要适当疏密。
图 10 系带件的布局
结论
呼吸夹芯保温墙体的技术设计需要满足建筑要求并保证结构安全。同时,堵住冷桥是提高节能效果的关键。现有工程实践表明,采用点式支撑断桥、利用砌块空腔排水是节能的关键。尤其是在严寒地区,对保证墙体的耐久性有显着效果,经受住了恶劣气候条件的考验。 (大成绿色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