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填充墙材质与布置要求详解

   日期:2025-01-1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292    
核心提示:填充墙材质要求填充墙与主体结构柔性连接时水平系梁的设置:(P47)10.1.5后砌填充墙中水平系梁的构造要求当填充墙端部无主体结构或垂直墙体与之拉结时,端部应设置构造柱:3)填充墙长度超过5m或墙长大于2倍层高时,墙顶与梁宜有拉接措施,墙体中部应加设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m;

填充墙材料要求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GB 50011-2010

13.3.4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砌体填充墙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填充墙的水平和垂直布置应均匀、对称,避免形成薄弱层或短柱。

2 砌体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实心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2.5,空心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3.5;墙顶应与框架梁紧密结合。

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规范JGJ 339-2015

4.2.3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填充墙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层间变形较大的框架结构和高层建筑,宜采用钢龙骨或木龙骨的隔墙和轻质隔墙。

2 砌体填充墙应与主体结构采用柔性连接。采用刚性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填充墙的水平和垂直布置应均匀、对称,避免形成薄弱层或短柱。

2)砌体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实心砌块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2.5,空心砌块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3.5,顶部墙体应与框架梁紧密结合。

22G614-1 砌体填充墙结构施工

3种材料

3.1 填充墙宜采用轻质砌筑材料。填充墙砌体材料的强度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简称小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3.5,用于潮湿环境的外墙和内墙时不应低于MU5;全烧结陶粒保温砌块仅用于内墙(不用于外墙)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2.5,密度不应大于800kg/m3。

钢结构女儿墙包边_框架结构女儿墙钢柱_钢结构女儿墙做法

b) 烧结空心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3.5,用于潮湿环境的外墙和内墙时不应低于MU5。

c) 烧结多孔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

d)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A2.5,用于潮湿环境的外墙和内墙时不应低于A3.5。

3.2 低于建(构)筑物防潮层、长期处于水浸或化学侵蚀环境、砌体表面温度高于80℃或有振动源环境的填充墙。长期以来,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或蒸压砌块不宜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防潮层以下宜采用实心砖或预充孔多孔砖或带孔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耐久性规定。 GB 50003。

3.3填充墙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蒸压普通砖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s5;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a5;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b7.5。

3.4房屋顶墙、女儿墙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Ma7.5Mb7.5、Ms7.5)。

3.5 填充墙砌筑砂浆宜采用预拌砂浆或干混砂浆。

3.6 室内地面以下及潮湿环境宜采用水泥砂浆、特种砂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应采用专用砂浆。

3.7 结构柱、水平拉杆、过梁等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的穿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b20,且不应低于砌块尺寸强度等级的1.5倍;钢筋混凝土核心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b25。

系梁

22J102-2、22G614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填充墙施工及结构施工

填充墙与主体结构柔性连接时水平拉杆的设置:(P47)

1)墙高小于4m的砌块墙体,宜在墙中部或门窗楣、窗台高度处设置水平拉杆。

2)对于墙高4m~5m的填充墙,需设置两根水平拉杆,拉杆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2m。

钢结构女儿墙包边_钢结构女儿墙做法_框架结构女儿墙钢柱

3)当墙高大于5m时,宜设置多根水平拉杆,拉杆间距不宜大于2。当洞口处有过梁时,宜根据墙高设置水平拉杆。门楣在开口处的位置。填充墙高度不宜大于6m。

2、填充墙与主体结构常规连接时水平拉杆的设置:(P47)

1)墙高4m~6m的砌块墙体钢结构女儿墙做法,宜在墙中部或门窗楣、窗台高度处设置水平拉杆。

2)当墙高大于6m时,宜设置多根水平拉杆,拉杆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2m。当洞口有门楣时,应根据洞口门楣的位置设置水平拉杆。

3)墙高大于4m的夹芯墙,内外叶墙均应设置拉杆。

4) 系梁、加强带混凝土宜采用Cb25或C25,纵向钢筋宜采用EB400钢筋。系梁铜排应与结构墙柱连接。

12SG121-1:施工图结构设计通用说明(混凝土结构)

10.1.5 后建填充墙水平拉杆的结构要求

1)当后建填充墙高度超过4m时,墙体中部宜设置与框架柱、剪力柱、结构柱相连并贯穿墙体全长的水平梁。

2)水平拉杆截面尺寸为壁厚×100mm,纵筋2φ10(壁厚大于240mm时,纵筋3φ10),横筋φ6@300。

3)门窗洞口顶部水平拉杆与门楣标高相近时,宜与门楣组合。横截面尺寸和配筋应为水平系梁和过梁中较大的一个。做法参见国家标准图集12G614-1第19章。 20 页。当水平拉杆被门窗洞口截断时,水平拉杆的纵筋应埋入洞口旁的结构柱内或与洞口周围的框架紧密绑扎。

4)当墙顶为自由端时,墙顶宜设置顶环梁。

5)框架柱(或剪力墙)水平拉杆预留钢筋详见国家标准图集12G614-1第10页。盖环梁框架柱(或剪力墙)预留的钢筋,其直径和数量与盖环梁纵向钢筋相同。方法参见国家标准图集12G614-1第10页。

#建设专栏

22G614-1 砌体填充墙结构施工

4.10 结构柱设置原则

框架结构女儿墙钢柱_钢结构女儿墙做法_钢结构女儿墙包边

a) 当填充墙长度超过5m或2倍层高时,墙体中部宜设置结构柱,结构柱间距不宜大于4m;

b) 楼梯间、电梯间为砌体时,应在四个角设置结构。

c) 当填充墙有宽度小于2m的门窗洞口时,洞口旁宜设置支撑架。当填充墙有宽度大于2m的门窗洞口时,洞口旁宜设置结构柱。

d) 外墙L形角及内墙与外墙交汇处宜设置结构柱;

e) 当填充墙端部无主体结构或与之相连的竖向墙时,宜在端部设置结构柱:

f) 弧形外墙宜密集设置结构柱,墙体中部宜设置水平拉杆,间距不宜大于2m;

g) 隔墙(填充墙顶面与混凝土梁、板无连接)。结构柱设置详见本图册第26页。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

6.3.4 填充墙与框架的连接可根据设计要求断开或不连接。当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宜采用填充墙与框架脱钩的方法。

钢结构女儿墙做法_框架结构女儿墙钢柱_钢结构女儿墙包边

1 填充墙与框架分离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填充墙两端与框架柱之间、填充墙顶面与框架梁之间留有不小于20mm的间隙;

2)填充墙端部宜设置结构柱。柱距不大于墙厚的20倍且不大于4000mm,柱宽不小于100mm。柱的竖向钢筋不应少于10根,箍筋宜为5根,竖向间距不应大于400mm。

竖向钢筋与框架梁或其突出部分的预埋件或预留钢筋连接。绑扎接头时,不应小于30d,焊接(单面焊)时,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柱顶与框架梁(板)之间应留有不小于15毫米的间隙,间隙应用硅酮胶或其他弹性密封材料密封。当填充墙开口宽度大于2100mm时,开口两侧应增设宽度不小于50mm的单根钢筋混凝土柱;

3)填充墙两端应卡入位于梁、板、柱侧面底部的卡口铁件内。墙侧卡口板垂直间距不宜大于500mm,墙顶卡口板水平间距不宜大于1500mm;

4)当墙高超过4m时,宜在墙中部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拉杆。水平系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60mm。填充墙高度不宜大于6m;

5)填充墙与框架柱、梁之间的间隙可用聚苯乙烯泡沫板条或聚氨酯泡沫材料填充,间隙可用硅酮胶或其他弹性密封材料密封;

6) 所有连接钢筋、金具、铁件、预埋件等均应进行防腐、防锈处理,并应符合本规范第4.3条的规定。填缝材料应能满足变形和防护要求。

2 当采用填充墙与框架不分离的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沿立柱高度每隔500mm布置2根直径6mm拉杆(壁厚大于240mm时布置3根直径6mm拉杆)。伸入填充墙内的钢筋长度不应小于700mm,拉杆应错开,并按适当距离剪断。小于200毫米。 6度和7度时,应沿墙的整个长度连接,8度时,应沿墙的整个长度连接;填充墙顶部应与框架梁紧密结合。顶面与上部结构接触处应用皮砖或配套砖楔紧;

2)当填充墙有洞口时,宜在窗洞口的上端或下端以及门洞口的上端设置钢筋混凝土条。钢筋混凝土条应与门楣混凝土同时浇筑。门楣的横截面和钢筋由设计确定。 。钢筋混凝土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当填充墙有洞口端部至门窗洞口边缘距离小于240mm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门窗框;

3)当填充墙长度超过5m或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墙顶与梁宜相互连接,墙中部宜增设结构柱。结构柱间距不宜大于4m;

当墙高超过4m时,宜在墙中部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拉杆。当墙高超过6m时,应沿墙高每隔2m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拉杆,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60mm。 (砌体填充墙高度不宜超过6m)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GB 50011-2010

13.3.4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4、墙长超过5m时,墙顶与梁应采用绑扎;当墙长超过8m或层高2倍时,应设置钢筋混凝土结构柱;当墙高超过4m时,墙的半高应与柱和贯穿墙全长的钢筋混凝土水平拉杆连接。

钢结构女儿墙包边_钢结构女儿墙做法_框架结构女儿墙钢柱

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规范JGJ 339-2015

4.2.3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填充墙应符合下列规定:

3)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600mm应设置填充墙。

6、拉杆,拉杆伸入墙内的长度,应以6度、7度贯穿墙的整个长度,应以8度、9度贯穿整个墙的长度。

4)当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宜采用绑扎;当墙长超过8m或层高2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结构柱。结构柱间距不宜大于4m。框架结构底层两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柱应加密;当填充墙有宽度大于2m的门洞、窗洞时,洞口旁宜设置钢筋混凝土结构柱;当墙高超过4m时,应在墙高的一半处设置与柱相连、沿墙全长的钢筋混凝土水平拉系梁。

自承重砌体墙技术规范CECS 281:2010

5.2.6 对于填填洞口的墙体,当洞口宽度大于2.1m时,洞口两侧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框架;当洞口宽度大于3m时,洞口两侧宜设置结构柱。

5.3.10 对于有洞口的填充墙,当6°、7°设防洞口宽度大于1.5m时,洞口两侧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框架;当洞口宽度大于2.1m时,洞口两侧宜设置结构柱。

当8度设防开口宽度不大于1.2m时,开口两侧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框架;当洞口宽度大于1.5m时,洞口两侧宜设置结构柱。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

8.2.3 结构柱与墙体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墙体宜砌成马形木墙。马形木墙的凹凸尺寸不应小于60mm钢结构女儿墙做法,高度不应超过300mm。马形木墙应先退后进,砌筑要对称。每个结构柱的马形木墙尺寸偏差不应超过2。地方;

2 预留拉杆的规格、尺寸、数量和位置应正确。沿墙高每隔500mm设置2Φ6拉杆。伸入墙内不应小于600mm。钢筋竖向位移不应超过100mm,每根结构柱竖向位移不应超过2处;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