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市中心,盘坤大厦、华艺广场、致远大厦等昆明商务办公领域开创者的“老将”,与66广场、金阁购物中心等后起之秀,共同构成了东风上的商业CBD群像。西路。
不过,盘龙江似乎刻意划清了界限。新旧事物神奇的对比,就像南屏街上明媚活泼的少年和穿着水洗白翻领夹克的中年人的反复交流。
20世纪90年代的东风西路(图片来自网络)
20世纪90年代,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中小企业对昆明楼市写字楼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需求,催生了盘坤大厦、鸿城广场等最早一批写字楼。即将召开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吹响了城市发展的号角。外资和本土企业批量涌现。华艺广场、致远大厦等早期城市地标应运而生,开启了昆明写字楼发展的辉煌时代。
未来二十年左右,昆明的写字楼市场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从初级写字楼快速演变为甲级、5A甲级等更加智能化、精细化的标准。
昆明广场66号(图片来自网络)
2019年,66广场在东风西路拔地而起,总高350米的主办公楼。成为昆明首座超甲级写字楼,荣获“昆明第一高楼”称号。北京路对面的君发·春之眼也跃跃欲试,计划以总高度407米的办公楼和同样出色的硬件能力刷新昆明中央天际线。
充满戏剧性的是,以曾经代表昆明早期写字楼的华艺广场为首的一批老式写字楼群伫立在盘龙江畔,眺望对岸的一切。
昆明瑞丽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昆明写字楼市场供应量大幅超过销售量。整个市场有超过260万平方米的庞大库存,大约需要14年的时间才能消化。
昆明的写字楼市场就像一个气球昆明恒隆广场钢结构,日益膨胀,即将破裂。内部竞争环境激烈、严酷。新写字楼求变,老写字楼求生存。
企业喜新厌旧的同时,也在各具优势的新建高端写字楼中精挑细选,如66广场、昆明广场269、万达双塔等。老派写字楼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等电梯难、停车难、装修陈旧、布局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的困扰。一系列被诟病的问题逐渐淡出商务办公领域。美甲、美发、剧本沙龙等私人工作室以低廉的租金招收,逐渐与“写作”无关。
大量已抵达或即将抵达的写字楼已经让市场不堪重负,无暇考虑老写字楼的“生死”。然而,这些竞争力正在下降的老旧写字楼的数量也不容小觑。他们要去哪里?是脱离写字楼的初衷,开展多种业务,还是由内而外的升级,追求创新变革?
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毫无保留地奉献给20世纪末昆明漫长而激情的岁月。如今,古老的写字楼略显疲惫地伫立在这座城市明媚的春天里,与光芒四射的商业新人面对面昆明恒隆广场钢结构,各自上演着一段故事。一场无言的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