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俊:用责任与坚持谱写山东新世纪钢结构的辉煌篇章

   日期:2024-12-2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239    
核心提示:用责任与坚持谱写精彩交响曲——记山东新世纪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继俊相信在他的带领下,公司、村庄、农场都将迎来一番崭新天地,他也将凭着一腔热血和一份责任,坚持走下去,与员工及父老乡亲共同迎接崭新的生活,共谱一曲精彩的交响乐章!

用责任与执着谱写美妙的交响曲

——山东新世纪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继军

王继军,男,46岁,中共党员,现任山东新世纪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他凭借顽强的信念、精准的眼光、创新的理念和高尚的品格十多年来,他打造了行业知名品牌,塑造了为民奉献、大爱的优秀企业家形象。

创业之初,创业艰难、发展艰难。

受时代背景和家庭环境影响,王继军高中毕业后未能继续学业。他热爱学习,但无奈选择了当时很多人从事的建筑行业。不久,他进入镇建筑安装公司上班。由于他的勤奋,他务实并迅速走上领导岗位。 1990年代初,年仅23岁的他出于激情就开始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在中国建筑业刚刚开始探索实行承包制的时代背景下,他毅然放弃了公司稳定舒适的工作,开始承包。他创业之初的第一个项目是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宿舍楼建设。这栋建筑从21栋宿舍楼中脱颖而出,因其过硬的品质成为唯一一栋被评为“省级优秀工程”的建筑,这坚定了他创业的坚定信念。

王继军年轻时

创业初期困难重重,各种打击接连而来。有一次,他因为没钱发工资,到麦地里哭。哭完后,他认真地给每个工人写了一张欠条,并郑重发誓:如果我不交钱,我会让我的子孙后代再还,直到全部交完为止!他曾因贷款问题,在寒冷的冬天与客户在楼下站到深夜,长达半个多月。最终,客户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同意合作。一系列的困难和挫折并没有击垮他,反而激发了他的创业热情。 1992年以来山东新世纪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他负责的施工队伍创造了多项省级优质工程,并在1999年建设部安全质量检查中荣获“优胜者杯”荣誉称号。正因如此,当时年仅二十多岁的他,被人尊称为“优质项目的青年领军人物”。

党的十六大后,王继军开始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在审时度势、经过考察论证后,他把目光投向了当时还属于新兴行业、涉足人数较少的钢结构行业。他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2003年,他毅然筹集1500万元,成立了山东新世纪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迄今为止,他用十多年的时间带动公司从一家小公司发展成为拥有国家钢结构施工一级资质、制造一级资质和专业一级设计资质的现代化企业,并拥有发展成为山东省钢铁企业。结构行业的龙头企业。

快速发展,创新引领

创新是王继军创业之路取得成功的法宝。他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保持活力,避免被市场淘汰。他始终将创新运用到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

创新理念

2008年,当北方钢结构行业对管桁架这一钢结构领域的新技术还抱有观望态度时,他已经抓住了趋势,迅速转变了发展思路,推出了国内一流的数控切割和弯管设备实现管桁架。大型桁架空间结构制造和施工技术取得新突破,填补了省内乃至北方管桁架技术空白。在他的带领下,公司顺利承接并完成了全运会重点工程淄博市体育场、综合体育馆、游泳池管桁架工程的加工制作,得到了淄博市委领导和领导的高度赞誉。市政府。

2010年,公司在原有生产规模的基础上新建了10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致力于管桁架的加工生产。正式进军管桁架领域,成为江北最大的管桁架制造基地。发展思路的快速转变,最终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赢得了出路。

管桁架加工制造

细节管理

在他“做一个项目、树一个品牌”的理念驱动下,公司始终把提高项目质量、打造精品工程、精品工程作为每个发展阶段的目标。他实行型号优先制度,从工程进厂到出厂,严格把控每一个细节的质量,努力做到“不合格产品不出厂”。

2008年4月,公司承建的一期工程竣工。但王继军并没有在交货单上签字,因为元件上的几个小焊点不够美观。由于工期紧张,客户自行决定将货物运出工厂。他得知后,立即打电话命令车辆返回,重新修复焊接点。直到他满意之后,才将其释放。 2010年8月,该公司在青岛加工一个项目时,价值近3万元的吊车梁因未按相关工艺加工而出现一些缺陷。虽然整改后问题不再严重,但王继军毅然要求报废原来的部件。材料在发货前严格按照相关流程进行采购和重制。原厂零件放置在车间显眼位置山东新世纪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用于生产警示。

他把这种严谨的态度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大力推进精细化管理。对员工的仪容仪表、待客之道、饮食起居等都有严格的标准。他经常教育员工,只有注重细节,才能留住客户,才能打造品牌。为此,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和淄博市“诚信企业”。还连续几年被淄博市政府授予“创业之星”、“优秀厂长”等荣誉称号。

人性化管理

王继军认为,企业最大的财富是“人”,想要留住人才,就必须进行人性化管理。他把员工培训学习、提高员工素质作为公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员工在公司得到最好的发展,感受到家的温暖,让大家快乐工作,享受生活。”王继军是这么说的,他也是这么做的。

每年,他都会组织员工到日本、香港、澳门、台湾、北京、上海、海南等地旅游,开阔视野。在日常生活中,他毫不犹豫地改善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安装空调,修建卫生间,为员工宿舍统一配备床单、被套、棉床垫,定期组织员工免费理发、清洁工作服,为员工发放牛奶、苹果,为员工提供免费三餐,确保每餐包括两菜一汤。每周都有鸡肉、鱼、排骨等。每到节假日,他除了给员工发放福利品外,还为员工免费订购往返机票。每年春节、中秋节期间,他都会亲自邀请不能回家的员工一起吃饭,十几年来他从未间断过这样做……2016年,他还实行了周日休息。带薪休息制度不仅保证了生产质量,也保证了员工的生活质量。 “这很愚蠢。如果员工离开公司,你的投资就会白费。”人们经常对王继军说这句话,但他从来不认真对待。 “只要员工素质提高了,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对社会有用的。” “他真诚地为员工的未来着想,正在兑现他对新世纪钢构每一位员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承诺。

不忘责任,回馈社会

在事业发展的同时,王继军始终不忘履行社会责任。他用多种形式回报社会,帮助邻居。

从2003年开始,每年春节,他都会向易家村60多名80岁以上的老人捐赠现金和油、蛋、肉等春节用品。此外,他还带领公司积极参与慈善筹款等社会公益活动。 2011年,当得知易家村76岁孤寡老人宋树栋身体残疾、无助时,他立即安排公司员工将老人送往医院,并陪同他完成骨牵引外科手术。考虑到老人后续照顾老人的问题,他安排人员将老人妥善安置在所镇镇医院敬老院,并承担了老人未来的全部生活费用。五年过去了,老人的精神面貌和身体状况都有了很大的好转。

公司连续多年荣获淄博市、桓台县最具爱心慈善企业荣誉称号。他还多次荣获最具爱心慈善个人荣誉称号。 2012年被评为淄博市第三届诚实守信道德模范。

回乡治村甘于奉献

十年来,王继军的生意越做越大,但他仍然坚持以一颗感恩的心面对社会。他对桓台县景家镇易家村的无私捐赠被大家称赞为“最美慈善”,他也因此被评为2015年“感动淄博年度人物”。

2011年,桓台县经家镇易家村举行新一轮党支部、村委会换届选举。经过村民和镇领导的多轮“游说”,王继军几经周折,最终决定担任村支书、村委会主任。 ,肩负起这一重任。

面对村集体经济一无所有的现状,他果断终止了公司规划的在沂水占地300亩的重钢项目,并以村书记的个人投入快速推进了易家村美丽乡村建设。模型。

他个人投入超过1000万元,基本完成了村庄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拆除乱建、清理乱植、整治主次街道、铺设排水沟、安装LED路灯、进行村内统一绿化、疏通修复万塘沟渠,建设村集体浴室,村内主要道路安装高清摄像头,建成淄博市第一个村级农机大院,易家村联合小学和幼儿园升级改造,建设高标准乡村餐厅,解决老年人卫生就餐问题,乡村旱厕改造工作更是开创了全国农村旱厕改造的先河。他必须亲自做好以上每一项工作,将公司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融入到村庄治理中,精准建设美丽新村。

一系列措施有序实施,易家村村民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4年顺利通过省美丽乡村验收。 2015年被评为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并成功入选第一批“中国乡村旅游示范村”并荣获山东省省级卫生村荣誉称号。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山东省委副书记王军民、淄博市委书记王浩、市长周庆利、桓台县委、县政府等领导莅临参观。怡嘉村里多次给予指导。

但由于过度劳累,王继军的健康状况不佳。出于担心,家人和朋友都劝他辞职,公司员工也不理解他这种不求回报的无私投入。然而,当他们看到村里一天天的变化,开始理解王书记的坚持。在2015年淄博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王继军说:“作为村长,我有责任带领大家一起进步,一起致富!只要我身体允许,村民们信任我,我将一如既往,让我们的村庄变得越来越好!”

未雨绸缪,谋划长远发展

改善村庄环境只是改变村容村貌。如何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王继军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改变村里环境后,他是否应该退出,专心经商?还是应该再向前迈出一步,谋求更大的发展?经过长期的思想斗争,王继军迈出了继续从根本上带领​​村民脱贫、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一步。为此,易家村于2013年9月顺利完成土地流转,王继军投资成立淄博百翠园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结合当地实际,确立了以乡村旅游为主的发展思路开发和农业自动化种植为补充。依托玛塔湖湿地生态环境优势,编制了伊家村及周边地区生态旅游发展蓝图。

百翠园的建立,一方面有利于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通过培训成为公司的员工,既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又让村民在土地流转后获得收益。双收增加了农民收入。如今,百翠园的发展模式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王继军回到家乡管理村庄时,想到的最多的就是如何让村民致富。围绕这个目标,他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逐渐赢得了党员和村民的认可。在他的带领下,易家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尊老、团结、和谐的和谐氛围越来越浓厚。但王继军明白,仅靠自有资金输血很难让易家村繁荣起来。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贫困落后的现状,就必须变“输血”为“造血”。他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为村民做好事、办实事,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对于企业和村庄管理来说,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诚意。他说:“脚踏实地,诚实守信,无论做什么,都要对得起良心。”他铿锵有力的话语,彰显了他朴实、真诚、大度的性格。相信在他的带领下,公司、村庄、农场一定会迎来新的天地。他将用自己的热情和责任,坚持下去,与员工、乡亲们一起迎接新的生活。谱写美妙的交响乐!

欢乐

花费

好的

节日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