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县新城历史悠久,毗邻雄安新区,地处京津雄国家战略发展高地核心腹地,占据“雄安东大门”区位优势。该镇推动钢铁产能启动和传统轧钢产业转型升级。未来将重点打造生态医疗、数字经济、仓储物流、文化旅游四大领域,已步入“高质量、高速”发展轨道。
俯瞰赵王新河。
“小保定”的涟漪
秋高气爽,空气清新。赵王新河自东向西流淌,波涛汹涌。连接雄安白洋淀和大运河天津段。它长20公里,宽500至600米。有芦苇、荷花、水鸟起落。西洋团村河边已建成住宅小区,河堤下规划有湿地养殖区。 52岁的村民宁小丹驾驶着自己的柴油铁船,带着记者上船。他从小在河边长大,熟悉水的性质。这些年来,随着水越来越充沛、越来越清澈,他从种地的农民变成了种莲、打鱼的渔民。按照政府规划,大运河至白洋淀必须满足游轮通航条件。两岸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已启动。国内顶尖开发公司欲打造西羊疃生态旅游小镇。宁晓丹未来还将从事相关旅游工作。
历史悠久的新镇,在宋代太平、兴国年间曾受平戎军统治。地处宋辽战略边界。取“保卫边疆、永远求太平”之意,平戎军改名为保定军。宋宣和七年,保定县比保定府早241年。又称“小保定”。有“先有小保定保定宏图钢结构,后有保定府”之说。综合规划后,将依托老城区建设“小保定”休闲养生小镇,占地8000余亩。建设内容包括温泉酒店、商业综合体、配套住宅等,康养组团涵盖生态水域、森林氧吧、养生谷、中医医院、公共服务及配套道路等。 59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将成为雄安东部的超级文化旅游小镇。
钢铁行业实现“强势转身”
为配合新发展规划,新城原有经济支柱产业新港集团已顺利完成产能退出。完成这一艰难转折后,镇委、镇政府把目光投向了“传统产业新出路”:以占地1470亩的新钢厂区为核心打造的文安县数字小镇已建成大数据、云计算为主导产业;投资120亿元的文安县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园是主体项目。投资者已完成现场勘察并签署框架协议。新港原有变电站的功能得到了延伸,劣势变成了优势。
根据《新镇镇发展规划》,位于文安县最北端的卢福庄村是一个从洼地起飞的传奇村庄。李玉增担任村主任40多年。 1990年,他开始“用三间平房经营废钢”。他与村支书谢国胜一起创业,现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板材专业市场——中国陆福庄钢材交易中心,占地400余亩,拥有市场员工3000余人,辐射周边人群超过30万,形成了以钢材加工为主导的多条相关产业链,年市场交易额达40亿元。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陆福庄将以轧钢产业为基础保定宏图钢结构,依托多年来建立的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打造商贸物流小镇。将对原有钢材市场设施进行改造,建设占地2000余亩的新工厂。新区推动传统五金建材产业,从“生产”到物流、研发、电子交易,一个占地800亩的物流中心,两个占地500亩的交易中心,作为建设电子商务大楼、金属建材研究所等设施。它将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金属联合体。原材料及五金建材集散地。
政府服务必须“跟上”
“小保定”休闲养生小镇、西洋疃生态旅游小镇、文安县数字小镇、新镇仓储物流小镇是雄安新区东大门及周边地区面临演变的传统生产小镇将形成京九、京雄城际(在建)、京港台高铁(规划)、机场快线((规划)、津保高速)铁路、津雄城际(规划)“四纵两横”铁路网,以及106国道、京台高速、大广高速、京德高速(在建)、津雄高速、津石高速高速公路在周边形成了密集的路网,面对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新城变得躁动起来。
土地管控、环境管理、原始设备、高新技术引进等相结合,形成了宏伟的发展规划。镇党委书记任孟焕告诉记者,新镇已完成重工业梳理改造,要跟上大环境转型发展,高标准对标。雄安新区。新城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产业结构吸引了众多国内顶级投资者的关注。党委、政府要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落实国家招商引资政策,积极落实“两个不见面”、“服务代办”“限时结算”等服务创造优化营商环境,为投资者提供安全无忧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实现“两高”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燕都融传媒记者 庞永丽 通讯员 王梦马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