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杨立展 |机电网编辑
#1 支吊架制作安装规范及设计要求 电气专业要求:
1、电缆桥架水平安装支架间距1.5m~3m(合同标准要求1.5m);垂直安装支架间距≤2m。对于大跨度桥梁钢结构管道支架图集,应每隔3~4m安装一个支撑吊架,并在拐角处加装支架。 。
2、母线槽支架应在结构封顶、室内底层完工或确定地面标高、清理场地、审查层间距离后安装。安装应牢固,无明显扭曲。用金属吊架固定时,应有防摇支架。 。
3、配电母线槽圆钢吊架直径不应小于8mm;照明母线槽圆钢吊架直径不应小于6mm。
4、水平或垂直敷设的母线槽每段应设置1个固定点,每层不应少于1个支架。间距应符合下表要求。支架应设置在距离拐角0.4~0.6m处,固定点的位置不宜设置在母线槽或分接头单元的连接处。
空调通风专业要求
1、水平安装的风管,直径或长边尺寸≤400mm时,支架间距≤4m;当直径或边长≥400mm时,支架间距≤3m。螺旋风管的支吊架间距可分别延长至5m和3.75m。
2、如果是钢板法兰连接,风管的宽度
3、垂直安装的风管,支架之间的距离应≤4m。
4、排风口、阀门、检查门及自动控制机构处不应设置支架、吊架,且距排风口或插接管道的距离不应小于200mm。
5、支架间距符合规范,指定位置加防摇支架。
6、水平支架安装高度:4m以下楼层支架间距距地面1.5~1.8m。一般以1.65m为宜。如果高度超过4m,支架将按地面比例均匀分布。
给水、排水、供热专业
水管支架之间的间距必须根据用途、材质、管径、方向变化、是否保温等因素确定。管道固定支架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30m,两个固定支架之间必须安装补偿器。
塑料给水管支吊架最大间距
钢管支吊架最大间距
铜管支架和吊架之间的最大间距
塑料排水管支吊架最大间距
质量控制点 #2 支撑和吊架表格
倒装式——适用于DN≤25&DN32~DN50的管道
龙门式——适用于DN≤25&DN32~DN50的管道
适用管道DN≤25&DN32~DN80&DN100~DN150
适用管道DN25~50&DN60~DN150
(左)卧式龙门式-适用管道DN65~DN80
(右)卧式单角钢组合型-适用于DN≤50&DN60~DN100的管道
适用管道DN25~DN50&DN60~DN150
L型适用于DN≤50的管道,三角型适用于DN60~DN100的管道
#3 管道建设避免原则
机电管道综合避标原则:
1、大管优先。由于小型管道价格便宜,安装方便,而大截面、大管径的管道,如空调通风管、排水管、排烟管等占用空间较大,因此应先布置在计划;
2、临时管道应避开永久性管道;
3、压力和非压力是指物理管道和非管道。无压管道,如生活污水、粪便污水排水管、雨水排水管、凝结水排水管等,均为重力排水。因此,水平管段必须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坡度是排水顺畅的充要条件,因此与压力管道穿越时,应避开压力管道;
4、金属管道应避开非金属管道,因为金属管道更容易弯曲、切割和连接;
5、电热避水不应布置在热水管上方和水管垂直下方;
6、消防水管应远离冷冻水管(同管径)。由于冷冻水管是保温的,有利于工艺和成本;
7、低压管道应避开高压管道,因为高压管道建设成本高;
8、强弱电线路分离。由于电信、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建筑智能线路等弱电线路容易受到强电线路电磁场的干扰,因此强电线路和弱电线路不宜敷设在同一电缆槽内,应留有余地。在同一个电缆槽中。一定的距离;
9、配件少的管道应避免配件多的管道。这将有利于管道配件的施工、维护和更换。各种管道布置在同一地点时,应尽量平直、相互平行,不得交错。还应考虑预防措施。留出施工、安装、维修、更换的操作距离,以及设置支撑、立柱、吊架等的空间。
10、所有机电管线尽量平面布置,各主要交叉点尽量少。每条主线应尽可能铺设在车位上方。如果必须铺设在车道上方,尽量避免铺设在车道中间;
11、机电管线复杂的区域钢结构管道支架图集,管线交叉检查尽量保持在车位上方,且在车道上方有足够的距离,避免机电管线大面积弯曲。车道上的部分转弯是不可避免的。尽量利用风管的安装层或梁座进行弯曲。内翻弯曲;
12、冷水管要远离热水管,因为如果不断调整热水管的高度,很容易造成积气等现象;
13、大面积专业管道不重叠时(如车库等):水管、桥布置在上层,风管布置在下层:若有重力水管同时,风管布置在最上层,水管和桥梁布置在上层。设置在下层,考虑重力水管出屋高度,并保证能与市政室外井连通;
14、专业管道大面积重叠时(如走道、核心管等),由于平行管道较多会堵塞出风口,专业管道从上到下的布置顺序为:通风管道、桥梁不需要出风口。 、需要出风口的水管、通风管道;
15、地下车库一体化时,车道最小净高须大于2400mm;停车位不应小于2200mm;货运通道或其他运输通道必须符合专业施工图纸的要求;
16、管道通过防火卷帘门时,在满足最小净高的前提下,可通过防火卷帘门。若无法避免,可在满足净高的前提下从防火卷帘门上方通过,也可与其平行放置,并适当进行相关防火密封,保证防火门隔离防火区域的功能。 。
17、风道应尽量布置在梁跨中部。若无法避免,直接布置在梁下时应充分考虑水电管道的弯曲空间;
18、机电管道与梁平行布置时,管道与梁边缘的净距应大于400mm,以保证大部分管道在梁腔内交叉、弯曲。尤其要注意风道;
19、机电管线应尽量避免在斜梁正下方穿越;
20、电气管道应尽量避免同一区域内有多个三通(大于等于4个)和多个四通(大于2个);
21、电桥内(平面、立面)严禁布置给水、排水、消防管道、空调水管道;
22、在机房内关闭管道或调整标高时,应充分考虑阀门附件的安装空间要求;
23、公共区域管道优先布局,满足桥梁、全空调管道布局;其他消防水管、消防排烟管、空调水管、空调新风管,如布置空间不足,可考虑布置在后院区域或商铺;
管道敷设优先级:空调管>电桥>水管。
24、公共区域的桥架应尽可能设置高,并考虑桥架有不小于350mm的空间,以便维修和布线;
25、公共区域局部管道交叉口较多的区域,采用水管穿梁,预留桥梁穿梁套管;
26、车间内所有管线、管道应布置在平坦的表面上。各部门主管人员应避免重叠,尽量减少交叉。使用梁插座在交叉点处弯曲:
27、对于管径小于DN50的喷淋支管、空调水管支管,本模型管道一体化没有重点考虑,可能会与管道或梁发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