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重点统计中国钢结构行业市场需求预测,钢铁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6.39%,平均利润率下降至0.64%。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伟16日在第二十届中国钢铁产业链市场峰会暨兰格钢铁网2024年会上表示,钢铁行业进入放量阶段的特点减量发展和库存优化更加明显。为应对行业下行压力,企业必须加大技术创新,持续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坚持自律控生产、降库存。
他还提到,节能投资、废钢资源布局等都是值得关注的领域。国际化一直是中国钢铁从小到大成长的关键,目前东盟是国际化的重要目的地。
目前,钢铁行业需求不足的问题依然明显。前三季度,粗钢表观消费量下降6.2%。 8月、9月粗钢表观消费量分别下降13.5%、11.1%,连续两个月降幅两位数,供需动态平衡压力明显加大。根据世界钢协发布的短期需求预测,预计2024年中国钢铁需求同比下降3.0%,2025年同比下降1.0%。
姜伟表示,我国钢铁行业国内表观消费量首次连续三年下降,下降趋势已形成。这将是该行业首次面临发展的真正缩减,挑战是巨大的。尽管钢铁企业有意识地控产限产,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但阶段性表观消费降幅明显高于产量降幅,钢铁企业动态调整生产节奏的难度明显加大。
在房地产行业需求疲软的背景下,钢材需求结构重心逐渐从建筑业转向制造业。 2023年,制造业和建筑业对钢材的需求量将分别占48%和52%。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预计,今年二者将各占“半壁江山”。制造业用钢需求占比甚至可能进一步上升中国钢结构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尤其是新能源和高端产业。装备制造、光伏等领域将有力拉动相应品种钢材的需求。
需求结构的变化给钢铁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姜伟表示,随着房地产行业的深入调整和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的持续推进,工业材料的需求增加。每年新增设备更新规模约3000亿元。按万元固定资产投资用钢量计算,设备更新投资可带动用钢量增加约500万吨。加之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拉动中高端钢材消费年均增量超过800万吨,拉动不锈钢、电工钢等品种的消费。
在减量发展阶段,控制企业库存是关键且可行的举措。姜伟指出,根据钢铁协会收集的钢厂库存数据,今年钢厂库存持续高位。虽然较历史高位有所回落,但与往年正常水平相比仍处于较高水平。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对2022年7月至2024年5月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钢材产量、钢厂库存与销售利润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产量越高,库存越高,销售价格越低,销售利润率越低。因此,控制产品库存水平是钢厂的首要任务。
姜伟再次强调,“三做三不”是行业应对当前下行阶段的底线思维。所谓“三确定、三不”,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倡导的企业经营原则。具体来说,就是以销定产,不将现金转为库存;将现金变成应收账款。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