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械设备安装要求
1)设定设备安装基线和参考点要求
(二)设备安装永久基线和参考点的设定要求
① 如果需要长期保留基准线和基准点,应设置永久中心标记和永久基准点。最好使用铜或不锈钢。制作普通钢材时应采取防腐措施钢结构无垫铁安装,如喷漆或镀锌。
④对于重要、重型、特种设备,需要设置沉降观测点,监测和分析设备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地基的变化。如汽轮发电机组、透平压缩机组、大型储罐等。
2)喇叭的设置要求
(1)垫铁与设备基础应接触良好;每组垫铁应放置整齐、平整、接触良好。
(2)每个地脚螺栓旁至少应有一组垫块,并应靠近地脚螺栓放置,且位于底座主要受力部位下方。
(3)设备底座接缝两侧应安装一组垫铁。每套垫铁数量不应超过5块。
(4)放置扁垫铁时,厚的放在底部,薄的放在中间。垫铁的厚度不应小于2mm。设备调平后,每组垫块均应压紧。
(5)垫铁端面应露出设备底部外缘。平垫铁应露出10~30mm,斜垫铁应露出10~50mm。垫铁组伸入设备底座底面的长度应超过设备地脚螺栓的中心。
(6) 除铸铁垫块外,所有垫块必须在设备调整后用定位焊焊接牢固。
5)无垫板设备安装施工要求
使用无收缩灌浆材料或环氧树脂进行二次灌浆的机械设备,应安装无垫块。
(3)采用无收缩混凝土或自密实灌浆材料对灌浆层进行夯实。当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拆除调整工具,重新拧紧地脚螺栓,检查设备精度,对临时支撑间隙进行灌浆。将材料填充紧密。
2.设备安装精度的因素
2)影响设备安装精度的因素
(一)基本装备因素
设备基础对安装精度的影响主要是强度不足、沉降和抗振等。
(2)角铁的埋藏
垫铁嵌入对安装精度的影响主要是承载面积和接触情况。
(3)设备灌浆
设备灌浆对安装精度的主要影响是强度和密实度。
(4) 锚栓系数
地脚螺栓安装的垂直度和拧紧力影响设备的安装精度。
(五)装备制造
设备制造对安装精度的影响主要是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
②拆装设备的装配精度将直接影响设备的运行质量,包括运动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精度、配合面之间的配合精度和接触质量。
③现场组装的大型设备运动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精度包括直线运动精度、圆周运动精度和传动精度。
(6) 设备参考部分
(7) 测量误差
测量误差对安装精度的影响主要是仪表精度和参考精度。
③主要形状误差包括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等;主要位置误差有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同轴度、对称度等。
(8)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安装精度的影响主要有基础温度变形、设备温度变形和恶劣环境地点。
3)如何控制安装精度
(1)提高安装精度的方法
②根据设备的设计精度和结构特点,选择合适、合理的装配和调整方法。调整可补偿部件的位置或选择安装一个或一组合适的固定补偿部件,以抵消过多的安装累积误差。
④ 必要时采用修复方法对补偿部位进行附加加工,以抵消过多的累积安装误差。当调整方法无法解决问题时使用此方法。
(2)设备安装偏差方向的控制
①补偿因温度变化引起的偏差
例如,蒸汽轮机和干燥机在运行过程中输送介质或材料,其温度高于与其连接的发电机、鼓风机和电动机。此类机组联轴器装配和对中时,应考虑和控制温差的影响。安装方向偏差。调整两轴径向位移时,运行时温度高的一端(汽轮机、干燥机)应低于温度低的一端(发电机、鼓风机、电动机)。调整两轴倾斜度时,上间隙应小于下间隙。调整 选择较大的两端面间隙值,以补偿运行过程中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偏差。
②补偿因力造成的偏差
例如,带有悬臂旋转机构的设备受力后向下、向前倾斜,安装时应控制悬臂轴线水平度的偏差方向和轴线与机组中心线的垂直度方向,以便补偿力造成的偏差。偏差变化。
③补偿使用过程中磨损造成的偏差
齿轮的啮合间隙、可调轴承的间隙、轴封等密封装置的间隙、滑道与导轮的间隙、导键与沟槽的间隙等,装配时应选择较小的值。
④设备安装精度偏差相互补偿
机械设备试运行
一、设备试运行步骤
设备试运行应遵循安装后调试、单机试运行、联动试运行和负载试运行四个步骤。
2、设备试运行前应完成的工作
1)设备、附属设备、管道等安装已全部完成,施工记录及资料应齐全。
2)与试运行相关的工艺管道和设备均已吹扫、清洁、密闭。
3)除妨碍试运行检查部位外的保温、保冷、防腐工作已基本完成。
4)与试运行相关的土建、水、煤气、蒸汽等公用工程以及电气、仪表控制系统建设已完成。
5)试运行人员钢结构无垫铁安装,熟悉设备结构、性能、设备技术文件、试运行流程,掌握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