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火间距
1、光伏组件应安装在《汽车加氢、加氢站技术标准》(GB50156-2021)附录C规定的爆炸危险区域外,且不应影响消防距离和原建筑间距(结构)。火灾疏散。
中国石化要求:(1)光伏组件安装位置应距离爆炸危险区域边界3米;
(二)加气站、加氢站顶棚不得安装光伏设施。
2、光伏幕墙邻近防火墙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当安装固定窗扇或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乙级防火窗时,该距离可不受限制。
2. 建筑物(构筑物)
1、既有建筑附设光伏发电系统的,应当按照《既有建筑鉴定加固通用规范》GB55021对既有建筑进行鉴定。
中国石化要求,在现有加气(气、氢)站建(构)筑物增设光伏系统时,应对建筑结构和电气安全进行审查,满足建筑结构和电气安全要求。使用5年以上的钢结构雨棚应进行审查,网格雨棚应进行审查。
2、现有建筑屋顶安装光伏组件时,应采取防水措施;屋面支架基础的布置不应影响屋面区域的建筑防水和雨水排放;影响现有建筑防水层的,应在原有防水结构的基础上重新防水,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及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55030的相关规定。
中国石化要求: (1)不得影响屋顶雨水排放;
(2)光伏组件底座与结构层连接时,支架及金属预埋件上部应铺设防水层,地脚螺栓周围应做好密封;
(3)在屋顶防水层上安装光伏组件时,应在支架底座下部附加防水层;
(4)光伏系统引线穿过屋顶、阳台、墙壁等处,应预埋防水套管并做好防水密封。穿墙管道不应布置在结构柱处。
3、光伏支架结构安全等级不低于3级,非抗震设防类别不低于D类。
注:建筑物根据其功能和重要性分为特殊设防(A 类)、重点设防(B 类)、标准设防(C 类)和中等设防(D 类)四种抗震设防类别。 D类是指使用人数较少、地震破坏不会造成次生灾害的建筑物。在一定条件下允许适度降低要求。
4、光伏支架基础应根据环境的腐蚀程度,采用合理的结构型式和适当的防腐措施。
5、同一光伏幕墙组件不应跨越建筑物的两个火灾区域。
6、光伏组件的耐火极限不得低于既有建筑的耐火极限。
7、硅酮结构密封胶用于玻璃与玻璃之间、玻璃与型材之间的结构粘接。
注:硅酮结构密封胶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耐老化性能和施工性能,应符合《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16776和《建筑幕墙用硅酮结构密封胶》JG/T475的要求。
3、防雷与接地
1、现有建筑增设光伏设施时,应验证建筑原有的防雷、接地情况。若不符合要求,应进行改造或增加新的防雷接地设计。
2、光伏发电机组的馈电线路应采取防雷、浪涌保护等防护措施。
3、光伏设施的金属外壳必须可靠接地,并与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连接加油站钢结构网架,连接点不少于2个。
4、并网点系统的接地方式应与接入点配电网系统的接地一致。
5、光伏系统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的焊接部位应采取防腐措施。
4.其他用电安全
1、连接光伏组件的电缆应采用C级及以上阻燃电缆。进入建筑物内部的电缆不应低于原建筑物对电缆的防火等级要求。
2、控制电缆或通讯电缆不应与动力电缆敷设在同一电缆沟内。不可避免时,可置于一侧,并用防火槽箱或防火隔板隔开。敷设电缆沟时,沟内应填沙并设置排水措施。不宜用作排水道路。
3、敷设电线的沟渠、电缆桥架或导管,以及不同区域之间墙壁或地板上的孔洞必须用不燃材料密封严实,防止油气逸出。
4、逆变器的环境温度应控制在设备允许的范围内;放置在室外的逆变器应放置在阴凉处或增加遮阳措施;逆变器机房应有通风设施,保证逆变器产生的废热能顺利排出设备加油站钢结构网架,出风口方向根据当地盛行风向确定,进风口和出风口应防尘。防雨、防花絮飞扬。
5、光伏系统应在供电负载与并网逆变器之间、公共电网与负载之间设置隔离装置。隔离装置应具有明显的断开点指示并同时具有切断中性线的功能:
6、安装在光伏系统并网地点的并网柜应设有手动隔离开关和自动断路器。断路器应采用断点可见的机械开关,不应采用电子开关。
5、其他安全要求
1、光伏阵列的布置必须有利于光伏组件表面的清洁。必要时,必须设置维护和人工清洁的设施和通道。
2、光伏发电设备周围不得堆积易燃易爆物品。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散热。光伏组件表面应保持清洁。严禁使用腐蚀性溶剂或用硬物擦拭光伏组件。
3、光伏发电主要部件上的各种警示标志应保持完整,各端子应牢固可靠,设备接线孔处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蛇、老鼠等小动物进入设备。
4、运维单位应当制定运维管理制度和火灾、雷电、台风等灾害应急预案。
5、操作维护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经过培训合格,持有特种操作证方可从事工作。
6、正常使用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因下列原因应切断供电:
(一)自然灾害已经发生或者预计会对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产生影响;
(2)修复基础设施或调整光伏支架朝向;
(3) 更换零件;
(4)接收电力管理部门的通知。
7、光伏发电系统必须每年至少检查一次。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发生前后必须进行专项检查。
8、光伏发电系统各部件必须按照规定的维护周期定期维护。
9、由专业机构或人员定期检查。
6. 引用参考文献
1.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NBT 11422-2023.pdf
2.建筑光伏系统应用技术标准GBT 51368-2019.pdf
3.《加(气、氢)站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施技术规范(试行)》(XS0003-2021)